这次定向增发,未央科技并没有斤斤计较,中芯国际被整体估值四十五亿美元。 虽然,这个市值是几个月来,微银不断收购中芯国际的股票,给顶上来的,但林睿认了。 本次中芯国际向星空科技集团定向发行了25的股份,融资十五亿美元。 增发前中芯国际估值四十五亿美元,增发后,随着十五亿美元注入,中芯国际的市值达到六十亿美元。 同时,由于增发了四分之一的股份,原先">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开挂的创业日常 > 第356章发展策略

第356章发展策略(1 / 1)

这次定向增发,未央科技并没有斤斤计较,中芯国际被整体估值四十五亿美元。

虽然,这个市值是几个月来,微银不断收购中芯国际的股票,给顶上来的,但林睿认了。

本次中芯国际向星空科技集团定向发行了25的股份,融资十五亿美元。

增发前中芯国际估值四十五亿美元,增发后,随着十五亿美元注入,中芯国际的市值达到六十亿美元。

同时,由于增发了四分之一的股份,原先的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都要缩水四分之一。

原先的第一大股东大唐电信,持有中芯国际19的股份,稀释14后,剩下1425。

原先的第二大股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6,稀释14后,剩余87。

而微银国际投资公司,通过公开市场吸纳的中芯国际24的股权,经过这轮定向增发,也稀释了14,剩下18。

原有的18,加上定向增发的25,如今星空科技集团,总共持有中芯国际43的股权,可谓是绝对的第一大股东。

持股额,比前五大股东里的另外四家加一块还要多。

通过这轮定向增发,林睿一定意义上已经获得了中芯国际的部分控制权。

甚至,他可以直接提名,更换现在的董事长,重组董事会。

但是,当进一步了解到中芯国际的资料后,发现这个担子可不好扛,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自从05年陷入和台积电的官司,中芯国际的状况就很糟糕。

这方面,其实也难免!

先不说,台积电的两次打压,搞的中芯国际元气大伤。

接下来,由于拿不到asl的高端光刻机,中芯国际一直只能接中低端的代工订单。又疯狂被台积电针对,好不容易缩小的差距,被甩开一大截。

资金和技术的打击不说,张汝京的辞职,又让中芯国际又陷入了管理和权利的混乱中。

本以为大唐电信进入,可以遏制外部股东,减少盈利需求,一心发展。

但,大唐也有自己的利益,想要利用中芯为自己服务代工芯片,这一下使得中芯国际里面,追随张汝京的那些台湾、外国技术人员不满,萌生退意。

中芯国际的董事长江上舟利用自己关系,找来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抗衡,投资了中芯25亿美元,获得116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大唐反过来又加注,将占股比例提高到19,牢牢把持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好在有江上舟坐镇把持,还算能够遏制住。

但是,随着国企纷纷入驻,中芯国际的性质已经变了。

与以前张汝京掌舵,中芯国际利用全球资本不同。如今,中芯的第一、第二股东,都是国企,这对于非常依赖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中芯国际,影响极为不利。

中芯国际若是外资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处境都不会这么差。

越是国企入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越会限制中芯国际的发展。

从这方面看,即便中国的民间资本,私企入驻中芯国际,也比国企入驻中芯国际,面对的形势好的多。

但是,面对中芯国际这个无底洞,而且技术上已经沦落到世界二流,哪家民企肯入场。

投的少了,根本溅不起水花,想要推动中芯国际的发展,最起码要百亿规模,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始。

先不说中国有多少家民企有这个实力,谁家钱多烧的慌,把自己的身家砸进这个无底洞。

说不定哪天被国外制裁,就玩完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民资接手,更有利于中芯国际的发展,但根本没有哪家民企有这个实力和胆魄。

只能国企接盘。

但国企接手后,西方对中芯国际的技术和设备限制会更大,发展环境会更恶劣,这仿佛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从这方面看,星空科技集团入场,是各方面都愿意看到的。

一是星空科技实力强悍;二是有林睿这个比较传奇性的掌舵人;三是由私企主导的中芯国际,比有国企主导的中芯国际,发展更灵活,外部的环境和限制也会更少一点。

……

虽然,有星空科技集团主导的中芯国际,比国企主导的中芯国际,受到的外界限制会更少。

但是,想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林睿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中芯国际的内部斗争,以及给中芯国际物色合适的掌舵人。

这几年,随着张汝京离职,江上舟突然因病去世,中芯国际更加混乱。

张汝京留下的负责人王宁国,则陷入无人支持的地步。

大唐电信力挺自己人杨士宁,通过股权操控,导致王宁国落选执行董事,从此中芯国际开始了混乱的内部斗争,人才流失率大幅上升。

其实王宁国和杨士宁,都是技术方面的顶级人才。

王宁国出生在内地,成长在弯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博士学位,曾服务于劳伦斯放射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随后追随张汝京来大陆任上海华虹集团ceo,拥有百余项专利,被誉为“应用材料专利之王”。

大唐电信力挺自己人杨士宁,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学专业博士,服务过美国英特尔、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原首席执行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两人都是技术方面的行业大牛。

幸好,在生命的最后一周,江上舟仍然为中芯国际接班人在董事之间斡旋协调。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会议主持了公司董事会,确保华虹集团董事长、中投公司香港董事长,入选中芯国际董事会。

江上舟随后请来了邱慈云当ceo。

邱慈云也是技术大牛,但,中芯国际在他的手中并没有发展壮大。

倒是在他的管理下,中芯各方面势力维持了平衡,内部的斗争终于消停了一些。

一直到现在,在中芯国际存在感越来越弱,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崛起。

这时候,星空科技集团突然入场。

他的入场,不但带来了大批资金,更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

虽然没有达到控股地位,但如今的持股额,已经远远把其他股东甩在后面了。

中芯国际因为股权复杂,领导权和控制权纷争导致的混乱,到今天终于可以消停了。

一家占有绝对优势的大股东终于入场了。

外界震惊于星空科技集团入主中芯国际的同时,也对接下来的发展开始期待。

作为中芯国际毫无争议的第一大股东,林睿将会为中芯国际,这家没落的国内芯片产业龙头,带来怎样的改变?

在外界一片议论纷纷的时候,林睿却过得颇为安静。说实话,他并没有把太多精力用在中芯国际身上。

现在的国际形势,和美国的限制。中芯国际的发展环境很恶劣,这是不可抗力,他也没办法。

浪费再多精力,也是白搭。

他可不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找没趣。

不过,要说完全不操心中芯国际的事情,那也不可能。毕竟这么多钱砸出去了,不能打水漂。

这次星空科技投资中芯国际的15亿美元,仍然是和工行建行合作,星空科技出资5亿美元,另外10亿美元有两家银行提供的融资贷款。

再加上前期在股市上吸纳的中芯国际股票,拿下中芯国际43的股权,成本不可谓不高。

真要打水漂了,可就太惨了!

如何协助中芯国际发展的更好,这是一个难题,林睿现在也有了一点想法。

芯片产业,人才很重要,特别是那种能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牛人。

比如,被三星挖走,让三星半导体体直追台积电的牛人梁孟松。

梁孟松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几十年,取得了四百多项发明专利;大半生都执着于技术突破,数次为摩尔定律续命。

他曾经是台积电保持“制程领先”的元老功臣,也是支撑起三星代工之梦的技术巨擘。

他的跳槽,不但改变了三星半导体的发展轨迹,也改写着行业的竞争格局。

2009年2月,在张忠谋极力挽留下,梁孟松还是离开了工作了17年的台积电。

由于他的离开,台积电28纳米制程的量产迟迟无法实现,从2010年拖到了2011年,比计划晚了一年多。

它的去向,自然不难猜。

当时三星被卡在了制程向下的过程中,技术上迟迟无法突破,研发陷入停摆,远不是台积电的对手。

为了获得梁孟松这个奇才,三星早在几年前对梁孟松就有了接触。

因为梁孟松的老婆是韩国人,三星就专门派私人飞机去台湾接梁孟松一家到韩国探亲,度假,游玩,并且全程高级轿车,顶级酒店一切包办,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梁孟松正式入职后,三星不仅开出了台积电3倍的年薪,还提供一切资源,让梁孟松继续自己的研究,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梁孟松也不负众望,一上来就叫停了28n制程研发,直接由28n跨越到14n制程,要一次完成三代四级的制程工艺迭代。

虽然,这在三星看来有点疯狂,但背水一战也别无选择,只能“赌命”似的全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星终于弯道超车,在技术上和台积电并驾齐驱,从台积电手里抢走了苹果和高通骁龙的大量订单,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收益。

面对三星半导体的崛起,台积电曾用对付中芯国际的办法,对付三星。

在美国法院和美国贸易协会,起诉三星侵犯台积电的专利权。

可惜,三星后边是美国爸爸,并不鸟台积电,不但梁孟松过去了,随后还有一大批顶尖人才同样被挖了过去。

官司打到最后,台积电并没有像和中芯国际打官司那样受到优待,一直没有分出胜负。

没办法,弯弯只是美国的看门狗,论重要性,比不上韩国这个仆人。

再说,三星李家只是明面上的掌门人,掌握三星不到百分之十的股权,自从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三星多半股权都在美国资本手里。

这也是三星这么多年来,在全球突飞猛进,发展这么顺利的原因。

不然,一家纯韩资企业,即便给美国当小弟,也不会发展这么顺利。

……

不过,林睿不知道的事,随着中国的复苏,为了节制中国,台湾在美国心中的份量也在加强。

未来,2015年,梁孟松还是经受不住压力,从三星离职了。

他离职之后,刚刚在技术上赶上台积电的三星,渐渐又开始落后了,随后再次被台积电全面超越。

直至2017年,梁孟松受邀加盟中芯国际。

上任时,国际上的先进量产制程已经到了10n,中芯的技术还停留在28纳米,这已经是人家几年前就玩剩下的东西了。

即便如此,中芯在制程工艺上面还面临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28n制程良品率一直不稳定,二是在28n制程向下发展的过程中无法突破,举步维艰。

梁孟松率领团队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中芯国际28n制程良品率从60提升至85以上。

但和同行相比,中芯在28n领域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此时,梁孟松再一次选择了“跳代”的技术路线,建议跳过中间代次,直接发展14n。但相比于三星,中芯的技术积累要差得多,一步到位量产14n制程,所面临的难度也是之前三星的几倍。

但是,梁孟松信心十足,力排众议,向董事会保证对14n制程的改良能如期完成。

2019年6月,中芯14n制程正式量产,良品率从3巨幅提升至95以上。同时推进的12n制程也进入了客户导入阶段。

一年后,28n、14n、12n,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预计2022年就可以进入风险量产。

5纳米和3纳米的最关键和最艰巨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

如果说,中芯在没有梁孟松之前,是一步一步走的话。有了梁孟松之后,等于直接开始了百米冲刺,三年走完了台积电十年的路。

……

这些,林睿如今并不知道,但从三星半导体技术发展的脉络来看,梁孟松的加入显然起到了主要作用,甚至主导了三星半导体的发展。

这样的一位人物,显然非常适合此时的中芯国际,用来开疆扩土,大步追赶。

三星挖人时,开出了台积电的三倍年薪。

别的不说,林睿就不缺钱。

只要肯来,给他开出三星的三倍年薪,或者更高,也不是什么大事。

据林睿了解,梁孟松的年薪也并没有多么夸张,在台积电任职时,换算成人民币,年薪1000万左右。

被挖到三星,涨了三倍,年薪也只有3000万人民币左右。

就算年薪开到一亿,只要肯来,又算得了什么。

据林睿所知,目前台积电的总裁魏哲家的薪酬,是8000多万人民币。

只要能把人挖来,2亿的年薪他也敢开。

随后,林睿的意思被传达出去。

这成了星空科技集团晋升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的第一个动作,梁孟松确实也是公认的行业牛人,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这件事被迅速地执行下去。

同时,林睿也通过未央科技和星空科技的网络,一起向梁孟松发出邀请,只希望这次挖人计划能顺利达成。

不但如此,随着三年时间过去,张汝京的竞业协议到期。

林睿打算邀请他再次加盟中芯国际,这个他一手创办、发展的企业。

未来,张汝京作为中芯国际董事长,梁孟松作为执行董事兼ceo,两位芯片行业的大佬共同推进中芯国际的发展。

只要能把这两位请来,共同执掌中芯国际,那么中芯国际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绝对比他这个外行瞎指挥差不多了。

只是,张汝京还好说点,想把梁孟松挖过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好好规划一下。

最新小说: 战灵少女:开局契约帝皇铠甲校花 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 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 穿越后的我变成了男神 此婿不凡 肤施梦记 此间月夕花晨 重生之远见 陨现之日 风流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