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世界二(1 / 1)

大燕王朝第一百六十五年,时值延康年间,当今陛下继位整三年,又正逢明七之岁,刚刚长成,意气风发,憋足了劲儿想干一番大事业,然而朝廷这潭水深不可测,老谋深算者大有人在,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又如何玩的过这群老狐狸。

这日巳时,早朝刚散,众大臣三三两两从明政殿出来,当朝太傅、内阁次辅兼户部尚书温衡身边,围了两个同年的文官,三人时而点头,时而抚掌,不知在交谈什么。

不说旁人,只说这温衡,正是暗九的年纪,三十过半,却已是当朝次辅,位居一品,头戴展翅漆纱帽,身着绯色仙鹤袍,玉带束腰,文质彬彬,君子端方,往人前这么一站,便令人由衷赞叹。

三人正结伴往宫外走去,后头缀着的一个玄衣金冠男子突然快步赶上他们,口中呼道:“季平,且等我一等。”

三人停住脚步,同时望向这玄衣男子,左边那同着绯衣,胸前三品孔雀补子的中年男子上前一步,正要开口,却被温衡抬手制住,淡笑着问道:“将军唤我何事?”

季平,便是温衡的字。

被称为将军的玄衣男子勾唇一笑,直白说道:“无甚大事,不过想请季平一叙罢了。”

先前那性子颇急的中年男子一听之下,心道,这混不吝的人寻季平能有什么好事,没的带累了季平的名声,于是又要开口。

温衡却再度制住了他,温和一笑,对身边两人道:“伯达,景明,你们先行一步,将军既有所请,我自无不应之理。”

表字唤做景明的男子颇为沉得住气,见温衡行止镇定,知他心下自有考量,不想给他添麻烦,便一把拽上急性子的伯达,拉拉扯扯地往宫外走去。

见他们两人渐行渐远,温衡才转身问道:“将军欲在何处一叙?”

玄衣男子哈哈一笑,言道:“那倚红楼,琢玉阁皆是大门敞开,随意出入,季平想去哪家,我都随你。”

温衡心下暗道,这倚红琢玉是京师最大的销魂窝,倚红楼里的花魁娘子艳名远播,琢玉阁里的头牌公子风姿更盛,听说,眼前这人早已是那两位的入幕之宾,可让他从中选一去处,他却是万万不能的,文官最重清名,他沾上这两地的任何一处,都要背上洗不去的污点,会被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们指着脊梁骨骂的。

于是面色一肃,闭口不言,打定主意等着这人重选去处。

玄衣男子见温衡不答,果然笑道:“方才是开玩笑的,季平莫要见怪,这样吧,去你府上,还是我府上?”

温衡将衣袖一拂,淡淡说道:“便去我府上吧。”说完,当先转身,朝宫门口走去,玄衣男子见状,眸光一闪,急急追着他而去。

远处的墙角后头,奉旨前来请太傅大人留步的小太监见此情形,眉头微皱,在心里琢磨好说辞,便转回明政殿回禀去了。

温衡的太傅府与玄衣男子的将军府隔了不过一条街,阖府的规模却小了许多,布置也是雅致清幽,和他整个人的儒雅气质十分贴合,秋日的府邸少了几分沁人绿意,黄叶飘落在后院的石子路上,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两人相对落座于后院的一个凉亭中,伺候的老仆上了茶水以后,便不知去向,玄衣男子单手端起青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笑道:“季平府上的罗汉沉香果真不俗,我该早早过来讨一杯茶水才是,没得错过了许多辰光。”

温衡亦端起茶盏嘬上一小口,但笑不语,稳稳地坐在石凳上,等着对方道明来意。

玄衣男子也不拐弯抹角,直勾勾盯着温衡的眼睛,说道:“季平近日,似乎颇为疲累?”

温衡开口就将话茬抛了回去:“将军何出此言?并无此事。”

玄衣男子话语中不甚赞同:“听说季平医术不凡,可曾为自己诊过脉?”

温衡依旧回答得滴水不漏:“将军事务繁忙,此等小事便不劳将军费心了。”

玄衣男子眸光一转,又道:“如何能不费心?你我关系可不同旁人,两月前那夜,季平的滋味可让我好生想念。”

温衡掩在袍袖中的手微微一颤,面上却不露分毫:“将军风流之名早有传扬,那夜于将军而言,不过一件小事,何须记挂在心头?”他这话说的也算给面子,玄衣男子平日所为,又何止“风流”二字能够概括。

见他这一副撇清干系的模样,玄衣男子忽的站起身来,绕过石桌,走到温衡身边,俯身在他耳边说道:“季平与旁人怎么一样?依我看……这世上再无人品相貌能越过季平者。”不慎碰到帽上单翅,他双唇微抿,嘀咕着,“最讨厌这什劳子乌纱帽了,我就不爱带。”

说完,不等温衡反驳,便甩袖往亭外走去,没走上几步,他又转身说道:“季平若是自己拿不定主意,尽可来寻我,将军府大门随时为你敞开。”而后大笑三声,径直离开了太傅府,徒留温衡一人端坐在凉亭中,挺直的背脊有一瞬间的摇晃。

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这人何出此言?

温衡面上虽镇定如旧,心下已是惊涛骇浪,莫非,那人知道了什么?

想到这种可能性,他右手指尖微颤,轻轻按在自己左手手腕上,依旧是圆滑如珠,回旋有力的脉象,再加上近日来的恶心呕吐、疲累嗜睡之症,错不了了。

可他的身体状况,只有他自己知晓,若非知悉内情者,怎会将这联想到那妇人之事上面,这人又怎会突然跑到他跟前言语暧昧,按理来说,不该如此!

心下一时复杂,温衡忽觉一股呕意涌了上来,赶忙端起茶盏喝上一口,这才感觉好一些,终于幽幽长叹一回,起身欲回书房,突然又有人来报,陛下传诏,请太傅即刻入宫,温衡微怔片刻,只得无奈地揉揉太阳穴,转而往府外走去。

与此同时,策马回府的玄衣男子忽而身形一滞,闭了闭眼,才继续赶路,回到府中,谁也不理,直接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此人就是叶卿,或者说,这两个月才成了如今的叶卿。

大燕王朝的镇北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名唤叶卿,表字子衍,手里掌握着能调动整个王朝三分之二兵力的虎符,权势之盛,一时无两。

早年,镇北将军还是老叶的时候,叶卿只是将军府里的小公子,比当时的太子楚河小一岁,因年纪相仿,便被送入宫中,做了太子伴读。

叶卿和楚河两人情谊甚笃,同进同出,一同调皮捣蛋,受太傅大人责骂,一同遛出宫去,被皇后抓住罚跪。

这般打小的交情,可想而知,等楚河继承了帝位,叶卿会受到何等重用。

年纪稍长,人事渐知,也曾一同混进倚红琢玉那等下九流的地方厮混,便是互相疏解,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是没有过,都是血气方刚的少年,最爱寻那等隐秘刺激的事情来做,从小亲密无间的两个人,最合适不过。

后来,北方夷狄犯边,镇北将军府上的所有男丁都死在战场,将军夫人受不了刺激,投缳自尽了,徒留一屋子哭哭啼啼的女眷,和一个十几岁,尚未上过战场的少年郎。

北部大乱,夷狄连克十六州,老皇帝被气得当朝呕血,一病不起,眼看就要龙御归天,楚河已经受了遗命,准备继位。

为了镇北将军一家满门忠烈,也为了让即将继位的新帝安心,十几岁的叶卿独挑大梁,收拢叶家残部,前往北疆抵御夷狄,收复失地。

浴血奋战,刀口舔血,花了近六年时间,才将北方十六州全部收复,留下亲信镇守北疆,叶卿终于凯旋而归。

那时,大燕战神叶子衍之名,遍传朝野,震慑四方!

回了朝堂,当年那两个一同长大的少年郎,也已不再年少,多年的分离,使他们各自有了心思。

叶卿手握重兵,早已放不开手,楚河多年权衡朝堂,心计颇深,两人互不相让,权力倾轧,亲密无间变成了勾心斗角。

后来……大约是一次醉酒,重拾了年少时的情谊,那时,情谊已经变成了情意。

前夜还能在龙床上抵死缠绵,隔日就能在朝堂横眉冷对,所谓相爱相杀,便是如此。

彼时楚河已经立了皇后,太子都到了上书房的年纪,叶卿却还是孤家寡人,早年战乱倒还说得过去,如今天下大定,没道理不为老叶家留一后代。

叶卿的几位寡嫂因没能为丈夫留下子嗣,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誓要为他择一贤妻为配,楚河却总是提前一步,将那看好的姑娘与旁人赐婚。

如是再三,叶卿也就绝了成亲的念头,能一直这么过下去,也挺好,成不成亲的他倒不在意,据他所知,宫里的后宫已形同虚设,皇帝和太子之间,也有了隔阂。

然天有不测风云,楚河刚过而立,本应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知怎的却身染重疾,病情急速恶化,药石罔效,天不假年。

驾崩之际,只有叶卿一人守在他床头。

两人不知说了什么,等到叶卿走出寝宫的时候,楚河已经成了先皇,隔日,十四岁的楚辞登基为帝,改元延康。

而当时的太子太傅温衡,也顺势成了太傅。

先皇驾崩得突然,新帝年少,手腕不足,与先皇之间又关系疏离,如何掌控得住朝堂。

文臣结党营私,已让人颇为头疼,武将的形势却更加不妙。

文臣几方争斗,新帝还能坐收渔翁之利,武将却以叶卿为首,皇帝手中没有兵权,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好在,楚辞身边还有一个忠心耿耿的温季平。

温衡也是刚过而立的年纪,与先皇同龄,心计出众,谋略过人,说他能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亦不过分。

悉心教导楚辞的同时,还殚精竭虑,替他平衡朝堂,稳定政局,三年来,更是收拢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给叶卿造成威胁。

楚辞从小父爱缺失,温衡的到来,于他亦师亦父。

当年温衡刚满二十,头次下场便名列三甲,因他过于年轻,在主考官建议之下,点了探花,弱冠之龄的探花郎,又是这般的人品相貌,谁人见了不称赞一句。

机缘巧合之下,温衡结识了年少的楚辞,后来,皇帝竟直接给了他太子太傅之位,于是,他便成了楚辞年少之时唯一的慰藉。

这种感情发酵起来是很不得了的,楚辞像溺水之人一样,死死抓住温衡不放,甚至,认定了他是此生唯一的相伴之人。

眼看到了大婚的年纪,温衡和朝臣们张罗着为他选妃立后,楚辞如何愿意,咬咬牙,便给温衡下了药,甘愿成为承受那一方,换得温衡的怜爱与不忍,这份感情与日俱增之下,也就成了爱情。

先帝驾崩后这三年,叶卿一改往日的洁身自好,夜夜笙歌,花眠柳宿,当年威名赫赫的大燕战神,俨然成了个混不吝的好色之人。

在朝堂上,更是公然视皇帝于无物,难得上朝,不仅不俯身跪拜,连朝服都不穿,整个一副谋朝篡位的嘴脸。

他手握重兵,权势滔天,各处关隘要地的守将,全部是他的旧部亲信,对于这些人来说,皇帝的命令都不好使,他们只认镇北将军手里的虎符。

恰逢夷狄多年休养生息,再次挥兵南下,叶卿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然当仁不让,亲赴北疆,再次迎战夷狄。

楚辞早已将叶卿视为眼中钉,不杀之不能泄心头之恨,战局过半,温衡以监军之名去了北疆,与楚辞里应外合,一面暗中收拢兵权,一面费心与叶卿周旋,终于,成功将他弄死在战场上。

这本应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奈何叶卿在临终之际,亲手将虎符交到温衡手里,只留下一句:“他要我余生忠心于他的儿子,代替他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君王,哼,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如今这样,斗倒了狼子野心的镇北将军,这小皇帝,不也快速成长了么。温季平,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温衡紧紧握着染血的虎符,这才恍然大悟,叶家满门忠烈,如何就出了这样一个狼子野心之辈,只能说他演技太好,让所有人都相信,当年的大燕战神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混不吝之人。

便是这人手下的亲信,有那忠君爱国之人,也被自己暗中笼络了好些个,若非如此,这人如何会死得这样轻易!

叶卿一死,温衡以一介文人之身挂帅,击退夷狄来犯,凯旋回朝,亲手将虎符交到楚辞手上。

旁人只以为叶卿倒了,叶家这回肯定要大祸临头,虽则没有后代,可这阖府女眷遗孀,估计没有好日子过了,谁知皇帝并未降罪,叶家女眷依旧被好生荣养,先人的功勋依旧被承认,唯一被抹去一切痕迹的,只有叶卿一人!

众人都道今上心善,有明君之相,可除了温衡,谁又知道他心里真正的滋味。

再后来,就是君臣相得,共创盛世,史称“延康中兴”。

延康帝楚辞一生未娶,并未留下任何子嗣,不惑之年,从宗室挑选了一个聪慧孩童,悉心教养,立为太子,培养出一位守成之君,后世称之为“延康遗风”。

然而,在007的干预下,楚辞给温衡下药那日,温衡半道上被酒醉的叶卿撞上了。

叶卿那时已经放飞自我,心知自己迟早有那一天,便荤素不忌,来者不拒,月黑风高的,也没看清对方是谁,只使了几分力气,便把人给压了。

第二日,现在的叶卿就过来接手了这堆烂摊子,他一时没敢去接触温衡,把原主的一应人脉谋划全部摸清楚,便废了不少功夫,又要揣摩自己日后的言行,力求不出差错,再分析温衡的性格,寻找着手点。

等他全部计划完,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又缓了几天沉淀思绪,把之前缺失的睡眠给补上,这才重新现身上朝,下朝时,便找上温衡试探。

这温衡心思深沉,谋略出众,单单打感情牌肯定行不通,没看到原著里的楚辞,以帝王之尊做了一辈子承受那一方,才把这人绑在身边么。

他开局已经失了先机,必须要加上其他筹码,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最新小说: 我叫孙贼,不是贼 祭祀自己,我成为了神话? 开局枪杀上线,我不想当卧底 背靠黑暗,向阳而生 落地成盒之考公上岸版 战!必胜! 跨界商贸 不一样的中医 村村村村村村医 修成仙帝能无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