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盐山(1 / 1)

曹肃也是眼眶微红。

与这些农民接触后,便会发现,这些人固然有着自己的狡黠,但大多时候却是淳朴得感人。你给他们希望,给他们饭吃,他们便能全心全意地支持你。哪怕自己的实力在诸侯中还很弱小,但他们就是这般信任自己,坚信自己能结束这乱世。

多淳朴的感情!

自己这辈子,说句难听的,便是自己爹也没这么信过自己。小时候,自己说要干大事,爹也只是笑笑,觉得自己不好读书,难成大事。可眼前的这些人,与他无亲无故,却如此信任他,如何不叫人感动?

他一一将人搀扶起来,道:“这些年你们够苦了,去岁才被白巾祸害过,这两年别人不招惹咱们,咱们也不去招惹别人。我们就埋头苦干,好好将这两地经营好。届时,谁来打咱们,我们就一口把他吞下!”

“主公说得对!”

曹顺喊着,“谁来找咱们麻烦,要毁咱们辛苦建设起来的家园,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杨瑛望了一眼曹顺,见他冲自己眨眼,便立刻明白,这话是曹肃教的。心里不由暗暗敬佩:曹肃真是一个相当合格的领导,很会来事啊!

嗯,这要记下,以后碰上类似的事,我也能模仿下。

曹顺这一喊,显是挑起了大家某种敏感的心思。

他们咬着牙,恶狠狠地附和道:“对,谁敢来破坏,就打死他!”

袁家兄弟到处抢地盘,是诸侯中吃相最难看的。这些百姓也不是一点不知外面的事,毕竟总有外来的难民会带来外面的消息。所以,就讯息上而言,因着难民的流动,这些百姓并不闭塞。

这袁贞的地盘就挨着自家主公,此人野心又这么大,搞不好哪天就打过来了。所以,还是得加紧干活,成年的娃送去当兵,为了守住这乱世的一片净土,大家都豁出去命去干才行!

士气高涨也意味着曹肃的政策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在台风季来临之前,青州那边传来消息,用来晒盐的盐池能用了。

其实建造盐池并不难。无非就是挖几个池子,进行制卤、结晶等几个步骤。

问题的关键在于,池子好建,但想要将海水提到饱和水库却是一个难题。在现代,这个问题是通过海水自然涨潮来解决的,也就是纳潮。

问题是,以大昭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造出可以纳潮的水库。所以,这就牵涉到了一个海水提灌的问题。

如何将海水提灌到现有的饱和池里是一个难题。杨瑛为此也花了不少脑筋,但这个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再加之当时还有播种等事要做,便只得将这些事交给工匠想办法,自己先回兖州了。

现在青州传来消息,说是工匠发明了一种特殊轮式水车,可利用海上风力为动力,接上翻车(龙骨水车)就能自动提灌海水到饱和池。

杨瑛拿着信的手都在颤抖。

这些工匠!

真得是太聪明了!

有了这水车,海水就能提灌,他们就能晒盐了!

杨瑛立刻出发去了青州,曹肃也跟着过去。这可是大事!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依靠系统给出的现代物资弄钱,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杨瑛活着时还不要紧,可一旦杨瑛回到以前的世界了,那这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至于钢铁那些,那可是保卫家园要用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外卖。他们现在对外能输出的东西几乎没有。别看人工养鱼、养鸡搞得如火如荼的,但要供养这多百姓和军队,所以能往外发卖的农产品也是数量有限。

但盐就不一样了。根据杨瑛的预估,海水提灌到饱和池,饱和的时间大概需要一个月。海水一旦饱和,升华后,制卤等工作就能快许多。在气候好的时候,一亩盐池一天最少能产五六百斤盐,多的时候甚至能上千斤。

而海水饱和这事,也就第一次需要等待。后面每日不停地提灌,也就不需要等那么长的时间了。

曹肃与杨瑛骑马出行,很快便到了盐场。在水车轮被造出来前,其实工匠们已经靠手提肩抗的方式,依靠人海战术,将几个饱和池都灌满了海水。所以,等杨瑛到达的时候,盐田里已经出盐了。

负责盐田管理的是陈留跟来的老人,名叫严实。因着有挖井盐制卤的经验,所以便被杨瑛委派,负责青州盐场的事宜。

严实今年四十有二,因着过去吃了太多苦,所以看着像五十多人似的,比较苍老。不过这两年跟着杨瑛,生活安定下来后,身体倒还挺健康。

见到杨瑛快来,他飞快上前,躬身作揖后便激动地道:“主公,先生,昨个儿就产盐了,我们称了下,一亩地有八百斤盐!是先生老家那儿的八百斤!”

杨瑛往着严实黑黝黝的脸,道:“老严叔,你最近辛苦了,可要注意休息啊。”

严实心里一阵感动。没有急着问他盐如何,先关心他的身体,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不追随?

连连拱手作揖,“多谢先生挂碍。小人跟了您后,天天能吃饱饭,还有肉吃,这身体健得跟牛似的!”

说着还弯起手臂,用力拍了拍,惹得曹肃都笑了。

笑过后,严实便引着曹杨两人去盐田边,边走还边介绍道:“我们寅时中就起来收盐了,一直干到下午申时。太阳晒,就分了两班,都是按先生要求做的,没苛待这些来帮我们干活的乡亲。”

顿了顿又道:“就是青州这地方肉贵,所以小人就私自做主,三天吃一次肉食,平常时候吃海鱼。”

说着便拱手,“还望先生主公恕罪。”

曹肃点点头,“如今条件艰难,只能要保证干活的民夫都有荤腥就行。我与玉贞既将盐场的事交给你,这相关的人事、后勤安排上你看着调整就是,不必汇报。”

顿了下又道:“不过就一点,绝对不能克扣工人的伙食。干活辛苦,要保证能吃饱。”

“主公放心,小人也是贫苦百姓出身,知道大家的难处,定不会做这等下作事的。”

一路说着话,很快便到了盐田边。曹肃等人瞪大眼,只觉目光所及之处无词可表,唯有震撼二字在心间!

放眼望去,盐场仿似没有边际似的,仿似与海天相连了一般。明明烈日当头,可入目之处却宛若冬日雪飘。洁白的盐在阳光上反射着迷人的光芒,仿似一座座雪山。在“雪山”上,天空碧蓝,几朵白云掠过天际时,仿似整个盐田成了人间仙境般,美丽的同时又壮丽多姿得让人震撼。

“这,这都是盐?”

曹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盐堆成了山,这是什么概念?

“主公,这些都是盐。这处的盐池有一百亩,我们找了很多乡亲过来帮忙,光靠我们这些工人完全来不及做。麻袋已经全部准备好了,一些婶娘都来帮忙装盐……”

说起盐,严实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再也不见小民身上的畏畏缩缩。那张黑黝黝的脸上闪着自信的光芒,说话也略显有些激动。

“我们统计过了,平均亩产800斤,也就是咱们大昭的1600斤。”

“那,那一百亩得,得多少斤了?”

曹肃感觉自己又头晕了。他遇见杨瑛就老头晕,实在是经她摆弄过的东西产量超出自己想象太多。这心情老是这样飞升的,能不头晕吗?

“八万斤。”

杨瑛道:“也就是大昭的16万斤。”

曹肃咽了咽口水,再看眼前的盐山感觉已不是白色的了,是金色的。

金子的那个金!

“第二处第三处的盐田加起来有五百六十多亩。”

严实搓着手道:“这几日也在抓紧收盐,咱们现在这三个盐场一天能收50多万盐!”

杨瑛笑了,“你不能这样算的。”

顿了顿又道:“青州虽然气候温暖,但是一年中适合晒盐的日子也就只有四个月。所以平均下来,咱们一天的产盐量也就17万多……”

曹肃嘴角抽了下,很想打人。

“听听这话啊……”

他指着杨瑛,“也就17万多……哈,我大昭一年产盐你知多少?”

他摇摇头,叹息道:“整个大昭加起来也不过年产200万担盐。”

严实点着头,“先生,咱们这产量已很惊人了。这青州之民多有取海水煮盐的习惯,但辛苦熬制,一年到头所得也只够自家吃吃的。想要往外发卖却是难之又难。而像青州这样的靠海之民毕竟是少数,咱们现在就三个盐池产的盐就够供应整个大昭了。”

杨瑛点头,“人吃吃这点盐是足够了。不过,盐不光可以吃,还有许多工业用途。这样,大兄,我们再寻寻合适的地方,再建几座盐池。万一将来天下太平了,那些西域人又过来了呢?咱们大昭人吃不了,还能把盐卖给他们。”

曹肃心里暗暗感叹:这后世子孙就是想得长远,都想到西域去了,果然后世十分重商,连杨瑛这铁憨憨也能想这么长远呢。

“这盐怎么这么白呢?”

曹顺抓了一把盐,稍微舔了舔,“一点涩味都没有,比井盐都好!”

“这是自然。”

杨瑛笑着道:“这工序其实也不简单,都要经过多次过滤,蒸发后才能得出这样的盐。不过比起以前你们取盐的方式,这个真算是高效率了。好了,这下咱们也有个可以对外卖的东西了。下一步,就该造肥皂和玻璃了!”

曹肃眼前一亮,“就你给我用的那个皂胰子吗?玻璃你也能造?”

“肥皂很容易做,不难。”

杨瑛道:“以前我们那样有阵子特别流行做手工皂,我也跟风过,还试过用最简单原始的工具来造过肥皂。之前一直忙着打仗,抓农业,现在总算咱们能喘口气了,那也改造点能改善民生的东西了。

这肥皂用料可简单可奢华,咱们可以做成多个档次的。在满足百姓的需求时,还能往外发卖。至于玻璃嘛……”

杨瑛想了想,“我之前也研究过,有了坩埚做玻璃没问题。但是要做出平板玻璃和无气泡玻璃估计还有些难。”

“气泡?”

曹肃蹙眉,“就是你造出来的玻璃可能有气泡?”

“其实都有气泡。”

杨瑛道:“只是我们那儿的工艺好,气泡肉眼看不出了。但是我估计,以咱们现有的手段,造出来的玻璃可能会有气泡的。”

“那颜色还跟水晶一样吗?”

曹顺问道:“要气泡不多,颜色还跟水晶一样,那问题也不大。”

“玻璃的颜色其实跟投料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关。”

杨瑛手里有资料书,倒也不是两眼一抹黑的小白。其实就气泡问题,便是到了后世八十年时,也能在一些玻璃杯上看到。

这个问题要解决还需探索。因为,玻璃形成气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配合料中带入的空气;又或者是芒硝颗粒过大,又或者是玻璃与耐火材料的接触等……

她手里的书有说怎么造玻璃,但如何解决说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具体如何,还是得操作总结。

望着几人期待的眼神,杨瑛用力点头,“能做成水晶的颜色。”

三日后,杨瑛带着大批盐回了兖州。他们手里的钱都拿去买粮,买牛马了,所以现在能支付给民工的现钱很少。

现在青州能产盐了,那么就可以考虑多发一点盐给百姓。虽然这东西以后青州兖州是不会缺了,但是百姓也可以将吃不完的盐卖给商客。

为此,杨瑛准备在城里专门成立一个站点,百姓可以将盐放到这里代卖。其实随着系统给予的奖励传播开去后,有许多客商都会到兖州来寻找商机。

而随着青州盐的问世,杨瑛有理由相信,只要适当宣传下后,便会有大客商过来买盐。大昭是很缺盐的,要不然本来官营的盐也不会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民营了。

原因很简单。官方虽然不许百姓卖私盐,但是诸侯卖盐却是可以的。像这等硬通货,人人所需的必需品会有哪个傻子会交给朝廷?至于朝廷核定的量?不好意思啊,我们这里闹灾了,明年再交吧。

于是一年年拖欠下来,这官营也名存实亡,到后面直接就给废除了。

因此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世家的力量是多庞大。如果朝廷不用他们,他们真可以断了民生,挑动百姓反朝廷的。

当然,杨瑛就没这个烦恼了。世家想用这个掐她软肋,那是痴人做梦!

最新小说: 户外直播:开干!玩的就是真实! 卧底官媛,我走上权力巅峰! 浮生逍遥郎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魔都奇缘 梦回彼岸,重生之歌 悟道,寻女,一枪破苍穹 参加武考后,我一路无敌 我就打个游戏,怎么称霸宇宙了? 娱乐:我无名无姓,万千少女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