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瘟疫(1 / 1)

见众世家纷纷表态,卫安拱手道

“仲道在此谢过诸位,诸位慷慨解囊,此事当立功德碑。”

“仲道会将诸位的功德一一铭刻于上,以供后世之人瞻仰。”

“另外,本郡守宣布,捐粮十万石以上者,可从其家族中挑选两名子弟出仕,郡守府自会量才而用。”

“以一月为期,若是本郡守在一月之内没能解决城内疫情,则诸位不用捐一粒粮食。”卫安补充道。

见卫安侃侃而谈,众人自然都是吃惊不小。

这疫情来势汹汹,一月之期解决疫情,这可能吗?

而且这郡守大人的胃口还真是够大的,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如果瘟疫不除,这常沙城就算是毁了,那自己家族的产业,即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

何况,若是疫情不除,那这粮草自然也就不用捐!

念及于此,魏和起身拱手道

“既如此,我魏家愿出粮二十万石!”

“我们甘家愿出粮草十万石。”

“我们史家愿出粮草十万石。”

“我们候家愿出粮草十万石。”

“我们韩家愿出粮草十万石。”

其余各家族也都纷纷响应,捐粮竟是没有低于十万石者。

此时的人比较重名誉,对于功德碑,自然也都很重视。

况且捐都捐了,达到十万石,家族子弟还有出仕的机会,那自然是不能低于十万石的。

卫安闻言大喜,命主薄一一做了记录。

次日,华佗在衙差带领下,来到前郡守张机府上。

这张机便是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十岁就开始学习医术,后举孝廉出仕,出仕后仍潜心钻研医术。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比如这瘟疫。

东洲末年,战乱频繁,导致瘟疫流行,很多人丧生,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

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两百多人,瘟疫发生后不到十年,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是死于伤寒病。

因此,张仲景决心要根治伤寒病,从此潜心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

华佗此行,正是受卫安所托,想请张仲景出任东洲医学院副院长之职。

“故友华佗来访,见过张常沙先生。”华佗拱手见礼道。

因曾经担任常沙郡守,张仲景又被友人称为张常沙。

张机正翻阅一卷名为《素问》的古籍,听闻故友华佗来访,连忙放下手中书卷,亲往相迎。

“哈哈哈,原来是华神医到了,快快里面请。”

“兄长见笑了,华佗当不得神医之名,上次一别,匆匆数年,张兄别来无恙啊。”

张机拱了拱手笑道

“青春易逝,年华易老啊。”

“兄长所言甚是,人生苦短,我辈当有所为啊。”

顿了顿华佗又道。

“兄长之魄力,华佗不及也,兄长为拯救天下苍生,不惜辞去郡守之职,专研医学一道,华某佩服之至。”

“哪里哪里,如今这常沙城在瘟疫中煎熬,愚兄痛心疾首,却又束手无策,实是惭愧之至。”

说着,张机长叹了一声。

“兄长勿忧,华佗此番前来,正是受郡守卫安大人所托,为东洲之民求医来了。”

“哦?为东洲之民求医?”

张机闻言煞是诧异,心道华佗这是唱的哪一出?

华佗看了张机一眼笑道

“无它,乃是请兄长出山来了,恳请兄长出任东洲医学院副院长一职。”

张机闻言顿时来了兴致,抬起头颇为矍铄的望着华佗。

“卫安?可是那个新晋状元郎?”

“东洲医学院?贤弟快请详细说说。”

“卫郡守以救人救天下为己任,还没上任便着手东洲医学院的筹建。”

“华佗此番前来,正是想请兄长出山相助。”

“嗯,眼下东洲所面临的最大敌人,非是灾荒,而是这肆虐的瘟疫,瘟疫猛如虎啊。”

“这卫安果然是有见识。”

迟疑了一下,张机又问:

“那这大汉医学院的院长又是哪位?”

“院长正是郡守卫安卫大人,兄长和华佗都是副院长之职。”

“哦,看来这卫安对医学院颇为上心啊。”

卫安以常沙郡守之身份,出任东洲医学院的院长,足见其对这东洲医学院的重视程度。

华佗又递上一封书信给了张机道

“这信乃是郡守卫大人亲笔所写,还请兄长过目。”

张机接过了华佗递过来的信,打开看了看,却见信上只有一个方剂。

此方正是《伤寒杂病论》里治疗伤寒病一个有效验方。

此验方在后世的中医门诊里应用甚广,只不过此时的张机还没有研究出此方。

“我观此方剂中的君、臣、佐、使几味药都有了,此方配伍颇为严谨,难道是华神医的验方吗?”

中药的配伍颇为讲究,讲求君、臣、佐、使相互配伍。

起主要作用的乃是君药。

协助君药发挥作用的是臣药。

制约药物毒性,或增强君、臣药疗效的被称为佐药。

而引导药物直达病灶,并起到调和诸药作用的被称为使药。

张机越看越觉惊诧,看似简单的一张方剂,却是颇为讲究。

不仅体现在配伍上,更体现在用量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张机通过这张方子,便能看出此人对各种药材的药性颇为熟悉。

“非也,此方乃是卫郡守所出,以供兄长参照之用。”华佗拱了拱手说道。

“卫先生真乃大才也,竟也精通医术,真乃吾之知己也。”

“只是此方实际疗效还需验证一下,贤弟还请先回府,三日之内,张常沙自有答复。”

华佗见状无奈,只得先回府禀报。

张机从医颇为谨慎,毕竟治病救人不是儿戏。

当然,对于那东洲医学院的副院长之职,张机也是颇感兴趣。

只是当下最急切的乃是常沙的瘟疫,城中每天都在死人,医者仁心,张机对此心疼不已。

张机得了卫安的方子如获至宝一般,内心激动万分,当下命徒儿按照配方配制了几副药。

次日坐诊,一位妇人扶着自己奄奄一息的丈夫前来就诊。

张机见其症状完全符合,便试用了新药。

“大郎,来喝药了。”

可能这妇人的丈夫在家排行老大,便被唤作了大郎。

“大郎慢些喝,小心,烫。”

但见患者以手扶碗,颤颤巍巍一口一口的喝着药。

最新小说: 我的小卖部,是末世体验服 我在末世的惬意生活 赛博陷落 我有一个庇护所 末世初一纪事 废土之上,我拖家带口去拾荒! 末日:我有一个装备栏? 灭世?还是救世主? 末世:人在前边浪,人设后面追 末世重生后,疯狂囤物资养狗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