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33章 陛下询问大将军何时娶妻

第433章 陛下询问大将军何时娶妻(1 / 1)

李衡的意思是,长安的凋零只是暂时的,是可以恢复的。

定都不是只看眼前,还要看未来。

在这个时代,华北平原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适合定都。

包括幽州。

幽州那个地方在元朝能成为首都,是因为元朝对隋唐大运河做了改道,弃洛阳而直去大都。

这是北京在古代能成为一个大王朝首都的生命线。

在华北大平原最难度分割线的金陵,更不适合做一个统一王朝的首都,这自不必多说。

这个三角形的西边,是进入豫西走廊的洛阳。

洛阳眼下在曹魏手里。

所以,从长远来考虑,只能是长安。

费祎没有多问原因,他只想从李衡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第三个问题,现在荆州和扬州都已经收复,但益州和荆州民间都出现了不少大商人,朝堂上有人认为这些大商人手中钱财过多,在地方影响太大,他们是不稳定的,朝廷想要适当管制,大将军以为如何?”

“如何管?”

“为什么说是不稳定的?”

“一些大商人通过不法手段,哄抬物价,投机倒把。”

“那朝廷诸公认为该如何管?”

董允说道:“削弱大商人,一些产业收归朝廷。”

李衡问道:“朝廷的商社,这些年是否有官员私吞国资?”

“有。”

“多少?”

“这……”董允犹豫起来,躲躲闪闪的。

“我们先聊聊商业这件事,商业是否可以增加财富?”

“可以。”董允回答道。

“商人在参加商业运作的时候,可否创造财富?”

“商人只是倒卖……哦,商人也生产布匹,算是创造财富。”

“那朝廷的官员是否创造财富?”

“朝廷的官员都是一心为民,都是为了……”

“是否创造财富?”

“朝廷也有织造司,还是大将军设立的。”

“织造司目前盈利如何,一个织造司要投多少人力,产多少布匹,相比民间纺织如何?”

“相比民间纺织……”董允顿了顿,他知道聊商业,是忽悠不了眼前这位大将军的,“朝廷的商社,纺织一万匹,比民间投入的人和物都要多。”

“为何?”

董允叹了口气道:“唉,朝廷的商社,那是朝廷的,不像民间商社,赚了钱都在自己口袋,织造司的官员哪里会真的没日没夜去敦促呢?”

“民间商人,亏损的都是自己的,自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亏损,但朝廷的商社,亏损的都是朝廷的,官员无所谓。”

“是啊。”

“可朝廷的商社也是赚钱的,能为朝廷赚钱,赚少一些也无所谓。”

这就是典型的古代封建王朝思想。

在古代,朝廷和民间,属于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在21世纪的文明时代,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朝廷花的每一分钱,那都是老百姓的,是老百姓纳的税。

现代文明中的官府,是要对老百姓负责的,什么叫做能为朝廷赚钱,赚少一点?

为朝廷赚钱,少赚一点,这个说法里,受益者是朝廷,少赚一点意思是本可以合理地多赚,却因为有人贪污或者占坑不拉屎,产效低。

官府拿着老百姓的钱,做着一件产效非常低,还养了一大堆闲人的事,纳税人肯定是会有意见的。

但在这个时代,就不同了。

封建王朝,是没有纳税人的概念的,百姓交的税是百姓作为天子的臣民,必须尽的一种义务。

朝廷不需要对百姓负责,只需要将百姓维持在不造反的那条线就可以了。

总之,一切利益从朝廷出发。

作为21世纪的穿越,李衡的思维习惯和董允自然是不一样的。

毕竟李衡是个现代人,他的思想不封建。

但他也知道,董允这种想法,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正常的。

在没有经历思想启蒙的古代,人们无法认知到官府和民间的关系是责任和义务的关系。

李衡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跟董允上那些复杂的理论了。

他只说了一点:“朝廷想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商税额,以及增加商业税的种类,何必什么都自己来呢,自己来,最后官员贪污了一半,朝廷拿到一小半,民间的利益全部被榨干,还怨声载道,肥了贪官,弱了朝廷,苦百姓。”

“那些大商人……”

“根据他们的收入,来制定不同的税额,小商人收一成,不大不小的收两成,大商人收四成。死掉的商人,继承财产收五成税。他们还能兴风作浪吗?”

“有些商人钱多到……”

“那毕竟是少数,少数群体,用特殊方式对管理,例如一点风吹草动,就有司法牙门出来依法敲打,让他们不敢乱来。”

“对啊!”董允立刻想通了,“大将军真乃妙人也!我其实也反对朝廷什么都抓。”

“养那些肥得流油的闲官,最后朝廷拿不到钱,百姓获不了利,闲官还塞一大堆亲朋进来。放到民间,商人还能雇佣百姓,大将军的《国富论》我是看过的。”

李衡没有接着说,因为这件事,其实很复杂。

董允只是提了商人和朝廷的利益冲突,但这背后其实在整套国家的利益博弈。

更准确地来说,是官僚和民间的博弈。

当然,民间在这场博弈中,更像是砧板上的一块肉而已。

只是现在他李衡身份不一般,这种事益州要挥刀子,刘禅肯定会来问他意见。

“还有其他事?”

“第四件事,陛下询问大司马大将军婚娶之事,据了解,大将军尚未娶妻,陛下……”

“我已有心上人。”

董允顿时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问道:“不知是何人?”

李衡哈哈哈大笑起来:“眼下国家大事在先,儿女小事,岂敢劳烦董公操心。”

“大将军,这件事……”

“董公,来,饮酒。”

“好好,我敬大将军。”

“不敢不敢。”

李衡自然是没有心上人的,他其实不想娶妻。

他不是对女人不感兴趣,而是觉得娶妻之后,在政治上,会多出许多顾虑。

毕竟他的执政理念,和绝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他想靠联姻来获取政治资本,几乎很难达到他以后想要达到的效果。

他现在的政治资本靠的是军功,是诸葛亮的信任,是对荆州的治理。

至于娶妻这种事,以后再说。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四合院之学会当老六 穿越后和我妈一起女团出道 五岁小萌宝:穿到古代当姑奶奶 重生之高门娇宠 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 彪悍农家女:我家灶台通90 退婚当天,我闪婚了前任小叔 变身后,我成了所有火影迷的老婆 去灭诡啊,盯我一个学生干嘛 未来可期:智者不入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