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场激烈鏖战,霓虹帝国海军全军覆没,而刘仁轨率领的一方同样遭受重创,二十四艘私掠战舰沉入大海,另有十二艘受创严重。
从这场战斗不难看出,私掠战舰与正规战舰相比,在正统海战中完全处于下风。
相较之下,刘仁轨手中掌握的正规战舰仅有十二艘受到重创。
接下来刘仁轨的举动却令众人瞠目结舌。
他毅然决然地率领舰队驶入伊马纳港进行修缮,令人诧异的是,驻守在伊马纳港内的敌人——王国光复军居然毫无抵抗之意。
他们不仅未曾出面阻拦,反而因担忧消息泄露引来霓虹帝国的责难,还主动协助掩盖刘仁轨舰队再度休整的实情。
刘仁轨胆敢如此行事,据其所言,乃是因为伊马纳港的民众早已饱受霓虹帝国之苦,而所谓的王国光复军无非是徒具虚名的纸老虎,表面威风凛凛,实则不堪一击。
战后,刘仁轨仍不忘记攻心为上,直言并不惧怕霓虹帝国的海军战舰,唯一忧虑的反而是数量越来越多的帝国私掠战舰。
霓虹帝国在此战后,其原有的战舰打造计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竟然摒弃了传统正规战舰的制造理念,转而全力投入到私掠战舰的生产之中。
与此同时,北方帝国也紧密配合着刘仁轨的行动,他们以激昂愤慨的态度强烈谴责霓虹帝国打造高性价比私掠舰队的行为,并严正警告称,如果霓虹帝国继续这种具有威胁性的举动,他们将不得不考虑采取军事干预手段。
在一片声讨与抗议声中,霓虹帝国逐渐迷失了方向,误以为自己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霓虹帝国的造船机器高速旋转,开始批量化打造私掠战舰,这种战舰本身也可以用商船改造,这就使得霓虹帝国造船的速度非常之快。
然而,他们却浑然不觉自己如同蒙住双眼走钢索一般,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丈深渊,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随着霓虹帝国大量的私掠战舰下水,刘仁轨适时的减少了对博兰特港的劫掠,仿佛他真的开始因为害怕而要放弃劫掠这条航线一样。
当霓虹帝国海军的私掠战舰重新取得博兰特港的航线控制权后,帝国原本的那些耗费重资打造的正规战舰,开始变得用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状态。
刘仁轨建议再晾一晾,等待霓虹帝国海军开始想要变卖时,再找人入手。
这期间,刘仁轨再次假装连伊马纳港的航线都无法长期劫掠后,转而南下去攻打了第二个世界的安达曼港。
讲道理,安达曼港对张伟一方还是保持友好状态的,尤其是张伟跟这里建立了一支12艘商船组成的贸易路线。但是,刘仁轨在上书时,明确支持,要想打包吃掉霓虹帝国的正规战舰,就需要第二世界的人作为第三方来购买。
但是,如果不是他们自己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帮助霓虹帝国跟安达曼港建立贸易路线,甚至使得霓虹帝国不断开拓第二世界的贸易航线。
毕竟,利益是实打实的存在的。
于是,张伟同意了刘仁轨的计划,并且授权刘仁轨可以全权处理第二世界的事务,张伟依旧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在得到张伟同意后,刘仁轨也不废话,直接在安达曼港花重金举行了宴会。
刘仁轨不仅邀请了安达曼港的权贵,还有同一个岛的坎特伯城的权贵。
因为张伟给这些权贵带来了极大的财富,所以刘仁轨作为张伟的全权代表,自然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权贵们趋之若鹜的想要参加这场限制人数的宴会,有人甚至愿意出重金购买邀请函。
只可惜,刘仁轨这次是鸿门宴,他邀请的都是有针对性的存在。
在宴会的中间,刘仁轨发表演说,内容很简单,张伟一方将接管安达曼港的统治权,他们非常仁慈的给在场的安达曼港的贵族们三个选择:
一是慷慨赴死。
众贵族听到这个选择时,有的胆小的差点没吓晕。
二是带着个人财产离开安达曼港。
有的贵族听到之后,面色雪白,谁都知道,一旦成为无根之萍,迟早是要坐吃山空的。
三是归顺张伟一方,不仅可以保留个人财产,而且如果愿意成为黑劳士,那么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至少提升一个等级。
刘仁轨见有些贵族一脸茫然,于是用安达曼港的官职举例子: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是科员,投诚后又加入黑劳士,那么就可以升为副科。
如果他的副科没有成为黑劳士,那就要让位给这个科员,自己则降职成为科员。
刘仁轨举例完,港口主官直接开口问,他现在职务已经是最高了,那加入黑劳士有什么好处?如果副官加入黑劳士,那么两个主官要怎么处理?
主官的询问,让在场安达曼的贵族们纷纷侧目,他们没想到最高职务的主官竟然选择了投诚。
刘仁轨笑了,他直接说这种情况他们也想到了,那就是主官待遇继续提升,甚至可以增加分红比例,至于副官可以选择去往其他港口担任主官职位,也可以考虑不升职,但是待遇提升两个职位。
简单说,主官和副官都要官时,那副官就去其他港口当官,反正当副官要官的时候,安达曼港也大概率待不下去了。
如果主官要官,副官要待遇,那么就继续保持现在的状况就好了。
这时候,安达曼主官又问了,这样收编的话,张伟一方明明是亏本的,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刘仁轨的答复是,张伟是胸怀天下的帝王,他的伟业之大,根本就不在乎这点蝇头小利,而且张伟不局限于女神们创立的城市,所以,以后岗位那是极多的,就看众人有没有本事替自己争取到了。
刘仁轨说完,给他们五分钟时间考虑,他们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安达曼港的贵族们顿时开始三五成群的小声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