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建设之路(1 / 1)

“现在主要的工作在于两点,一是根据地的建设,二是部队的发展!”

武山总部内,包国维将高层军官都找过来召开了会议。

“首先第一点,根据地的建设问题,大家这段时间以来应该也看出来了,

武山横跨鲁豫两省,面积极大,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山中林木茂盛,还有充足的泉水和肥沃的土地,极具发展价值。

因此我打算在此处成立根据地,修筑营房,建立防御工事。

这方面主要由游击总队的陈参谋长和后勤处长何为负责。”

包国维说完,王大发、迷龙等一众军官都没有什么异议,

毕竟建设这一块儿他们的确不擅长,本来他们还担心陈松柏会继续领军,

怕游击总队的坏习惯传染到决死纵队中。

没想到包国维直接打发陈松柏和他的游击总队去搞建设了,

这样也好,省了一大堆事儿。

包国维看向何为和陈松柏,“根据地的建造标准需要按照军事化布局来建设……”,

话音未完,何为便主动打断他的话说道,

“军事化布局……根据德国顾问团在民国二十四年提出的意见,

军区建造设施需要达到能够承受重炮轰击的质量,目前根据地缺乏建筑材料……”

“这个没问题,前段时间攻打江阳城警备司令部时,

司令部大楼就是钢筋混凝土材质,炸药包都没能炸毁,

我记得咱们从江阳城军需库中找到了不少洋灰对吧?”,

包国维看向王大发,后者愣了愣随后连连点头,

“没错!数量还不少,足足装了五大卡车!”

“至于钢铁嘛……”,

这时候迷龙猛地举手,“我有办法,鲁省内不是有那么多铁路线吗?

最出名的那个那个津浦线啥的,

咱们实在不行就去扒铁轨,反正铁路都是小鬼子在用,扒了也不算亏!”

这一主意得到了众多军官的同意,包国维目前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

也点了点头,在没有更合适的办法前只能如此了。

“既然原料问题解决了,那我就没事儿了,但是建造人手……”

“我来解决!”,陈松柏主动说道,“游击总队的弟兄们这些日子闲得不行,

他们打仗不如诸位,但是力气是有的,

他们许多人参军前都干过泥瓦匠、建筑工,干这个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王大发也主动发言道,“从江阳城内有一百六十个百姓跟着咱们一块儿来到了武山,其中有五十多号是青壮年,

可以把他们一块儿发动起来!”

“要不把武山周围地百姓都发动起来?那样建设速度会更快!”,

有军官提出发动周围的百姓,但是很快遭到了其他同僚的反对,

“谁知道会不会有汉奸和日谍混在这里面,最好是用自己人,

那批逃难的百姓也有必要看管起来,不让他们到处乱跑!

毕竟武山根据地建成后或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是咱们的总部,保密制度需要延续下来!”

一番讨论后,基本确定了根据地的建设方案,建造项目也按照标准的军事化布局来,

指挥机关、训练场、营区、军需军械库、哨站以及配套的暗堡、完备的防御工事等等。

机场暂时被众人取消,毕竟短时间内机场可没有什么用,而且修建起来还费时费力。

营区和战壕可以用林木来作为主要修筑原料,

但是指挥机关、军械仓库、碉堡暗堡等还是需要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何为参军前在大学主修建筑专业,而且部队中众多军官都参加过训练团,

建造这方面都略懂一些,在何为的主导下很快就能把最终建设方案敲定下来。

会议的第二个议题,关于部队的发展,这里主要是以包国维的原本打好的草稿为内容,去鲁南各地区招收良家子,

并且在宁省、皖省北部的国统区设立招兵点,招收青年学生为主的高素质兵员,

从保密角度出发,决死纵队与游击总队今后以一纵队,二纵队为代号。

在作战方面,包国维决心将一纵队的三百余人分为三个营,

一营长由迷龙担任,二营长王大发,三营长则是由最早跟着包国维的老部下向生武担任。

三个营整编结束后轮流下山游击,主要任务是掩护二纵队扒铁轨,同时进攻日军在县乡一带的据点,

迷龙提议将游击对象扩大到各地的土匪和汉奸恶霸,

但被包国维拒绝了,他要把这些留着给后面的新兵来处理。

会议结束后,各军官迅速起身回到部队准备行动,

很快整个武山都热闹了起来,成片的林木被砍伐运至山中各处,

除了建立哨所,林木还将用于加固战壕。

为了防止日军突袭武山,包国维决心在武山建立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即为武山外围山地,在那里布置雷场和反坦克锥组成的隔离带。

其主要目的在于将日军的装甲力量尽可能留在外围。

第二道防线为主要防御,建设大量完备的防御工事,碉堡群以及连接的战壕,配套炮兵阵地,同时布置虚假阵地。

这一套工事的设计主要借鉴了首都国防线的设计思路。

第三道防线为最后的防线,即茂密的林区,

若是日军大举进攻,纵队士兵们将窜入林区化整为零与日军游击作战,

林区内会设置多个单兵据点,以保证士兵拥有持续性作战能力,

这一点也是在首都保卫战中延续下来的老套路。

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根据地,包国维并没有因为一切走上正轨而欣喜,

反而心思更加沉重,他还想要在武山建立秘密的兵工厂,

设备、机床、乃至于人员他都有办法搞到,可是唯一的难点在于如何运入。

没有兵工厂意味着作战物资无法自给自足,

朝廷是指望不上了,以战养战不够稳定,一旦等到后期岗村宁次上线,

纵队的发展将会陷入停滞。

这个问题困扰了包国维许久,直到某一日深夜,陈松柏的来访将他的心思活跃了起来。

“游击总队成军之日,总队长宋学明就被调至首都谒见军政部长,

回来后就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直到江阳城破前,

总队长牺牲前把那个秘密告诉了我和刘书文!”

“什么秘密?”,此时包国维的胃口已经被吊得足足,

陈松柏深夜来访,而且一副认真的模样让他觉得肯定是个大秘密,

“大阪师团内有一位我军的高级间谍!”

“间谍?”

“对!宋总队长在首都谒见时,军政部长亲口说的,

意在等到鲁省沦陷后,游击总队与那位间谍内外呼应,

共同将日军后方打乱。”

包国维沉思,华夏军人在日本军内卧底的情况实属罕见,

既然是高级间谍肯定其在日军军中的职务不算低,

如此敏感且重要的信息军政部长为何会告诉给一支随时会受到日军剿灭的游击队?

但很快包国维就想明白了,

游击总队总队长宋学明是黄埔三期生,是议会长的得意门生之一,

也是军政部长的高足,这个秘密透露也算是照顾自己人。

一旦宋学明在内应的帮助下屡立战功,声名鹊起,朝廷就能够将他调去北方担任总游击司令官,

要知道北方的游击队以红党武装最甚,自从日军侵华以来,

蓝红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朝廷始终不许,但是已经在暗暗作着准备。

“宋学明将这个秘密说出来,是希望我们继续在鲁省内坚持游击,

完成朝廷和议会长的希望,但是孙浩有些犹豫,只把具体的内容告诉给了我,刘书文并不知晓。

所以他投靠日本人后,日本人会点名抓我,让我供出那个间谍。”

“那个间谍到底是谁?”,包国维问道。

陈松柏无奈一笑,“其实,他也不知道!

总队长只偷偷跟我说了几句话就牺牲了”,他顿了顿继续道,

“他说军政部长也没给他说清楚,只是说那个间谍的特征特别明显,

明显到我们看都看得出来,只需要派人与他接触,暗语接头就行了。”

“暗语是什么?”

“你问:蒲公英的宿命是什么?”

“他答:落地生根。”

“他问:那你的宿命呢?”

“你答:落叶归根,”

最新小说: 月满西楼,穿越八零的灿烂人生 女帝一声姐姐,神女甘愿入红尘 上流惑婚 全民生存游戏:今天欧了吗? 超神学院:我在科技世界玩呼吸法 墨入云霄 小美人在无限流靠脸通关 退婚当天,闪婚瘫子大佬被宠上天 我在原始部落搞扶贫 一朝穿越全家被发配宁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