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荣耀大秦 > 第63章 猜测与决断

第63章 猜测与决断(1 / 1)

重新躺回火墙的黄品再次盯着帐顶陷入了沉思。

将脑海中将所有的已知信息与后世时的各种猜测进行整合。

黄品逐渐捋顺出一个非常大胆的猜测。

政哥要打得不单单是河南地的胡人与匈奴人。

还有东边的东胡以及占据河西走廊的月氏。

这两部同样都为胡人,并且势力都比现在的匈奴人要大。

并且按势力大小粗略的算一下,三部加到一起有二百万的口众左右。

而其中的匈奴与河南地的胡人总共也就五十万左右。

大秦虽然骑兵不多,但战车与精锐步兵多。

单纯的以占领河南地或是河套地区,根本用不上蒙恬率领三十万人马过来。

即便其中有十万左右是负责筑城的刑徒。

可河南地与河套地区留那么一堆一块,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大纵深。

动用二十万精锐的大秦锐士,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而这个感觉并非在吹捧政哥与秦军。

是结果就摆在面前的。

就算没有他的到来,秦军的骑兵没能得到马镫。

蒙恬依旧是用不到一年的工夫,将匈奴人给赶到阴山以北。

并且吓得退入漠北几百里,看了秦人连弓都不敢举,生怕惹出误会而被砍了脑袋。

可见匈奴人是被杀得有多狠,才有了这样的心理阴影。

既然匈奴这个对手不堪一击,那么还如此用力必然还有其他的打击目标。

将东胡与月氏拉进来,那么就能说得通为何要动用这么多的兵力。

其次,当年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军虽然获胜但是长久的对峙也险些因粮草而崩盘。

如果没有其他目的,政哥不可能任凭三十万人消耗粮食。

兵可以就近上番,可粮食却从黄、腄、琅邪这三个靠海新郡输送。

虽然运粮有部分路段是靠着黄河的河运,可路途依旧算不上近。

再算上运粮所要做出的统筹,以及大量动员的运粮百姓。

一个匈奴根本不配消耗这样巨大的人力与物力。

至于什么因亡秦者胡的谶语而发兵,黄品也认为可能性不大。

大秦上下都迷信是不假。

普通秦人更是每日都按日书这个黄历前身去做事。

再往前推,哪国还没几个搞神搞鬼的御用方士。

可政哥却依旧能灭掉六国,又敢于灭掉六国。

显然是无惧于那几国方士的诅咒与做法事。

尤其是大秦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宰,政哥更不会害怕什么亡秦者胡的说法。

这应该就是政哥为了找个理由攻打胡人,才顺势这样说。

毕竟三大部分中,势力最大的月氏一直安稳的窝在河西走廊。

月氏不像匈奴与东胡一样没事就过来招惹大秦,甚至是与大秦相处的还不错。

政哥再霸道,也得找个理由先。

另外,有了这个理由,对内也算是有个用兵的交代。

毕竟刚统一六国的时候,可是刻碑说过今后不用再动兵戈。

有了这些作为支撑,那么下令蒙恬修长城、筑驰道以及设立边县的目的就更不难理解。

想要打出去的万无一失,必须要先将己方的护城河挖好。

毕竟三大部联手起来,势力非常庞大不说,接壤的边境线从辽东直接拉到了河西。

真要死守边境,就算把大秦所有的兵力都撒下去也填不满。

将长城连起来后,防守方面变得不但有利,留守的军卒也将大为减少。

甚至是只留一些负责传递消息的军卒就可以。

大军驻扎在与边郡相邻的郡中。

减轻边地负担的同时,能够在收到侵入的烽烟时,迅速组织大军进行反击。

因此不管是为了攻打其他两胡,还是相较于长期的受益,短期内的付出是值得的。

除了这些佐证,黄品通过王离对他的态度更加笃定这个猜测。

出身王家的王离,必然是个十分骄傲之人。

就算有王昂当证人,他与涉间的联络也保不齐会被王离认为是背叛。

即便不当做是背叛,也会认为是明显瞧不起他王离,觉得这是在表明他王离在军中护不住他。

对此,他已经做好了王离甩脸子的准备。

也准备好了一堆的解释理由等见着王离时去说。

可王离不但来的突然,更是将此事当做了传法的幸事。

最初只顾着高兴也没工夫往深处去想。

静下心仔细琢磨,再与长城军团不但撤走,更要耗费人力物力的留下关联到一起。

心思往灰暗一些的方向去想,王离这样的做派是认为他今后还有大用。

因为他与涉间的联系而翻脸并不划算。

那么他能给王离带来的利益,只有扩大王离在军中势力这一条。

思维再延伸一下,如果没有持久的战事,王离没必要扩大在军中的势力。

没有实打实的战功,王离就算是王翦的孙子又如何,政哥将他给空降过来又如何。

下边的将领至多是明面上过得去,没谁真心信服。

而王离这样急着拉拢他,显然今后一定是还会有战事。

对于这个大胆的猜测,黄品在兴奋过后,陷入了喜忧参半。

如果按正常的历史走向,不用担心出塞去与胡人打生打死。

只要忙着增加内战时的自保手段就好。

可他把马镫给提前弄了出来,政哥很有可能因此而膨胀。

一旦真对东胡或是月氏提前动手,他现在这点军中技能别说大杀四方,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命给交代了。

此外,按照猜测来看,他这个备塞都尉就并非他之前想得那样轻松。

在大战开启之前,肯定要有不间断的小摩擦。

他对于统兵完全是纸面上的理解。

在实操上他需要做的功课不但多,并且还颇为急迫。

不过相较于他而言,战事对老秦人则是极为利好。

将说辞与屯田制直接给老秦人甩过去,白玉就不必图沟通方便非要去上郡而与他分离。

他下半身的幸福,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另外,白玉是白起的曾孙女,多少能学着些家传的领兵技能,不然不可能跑过来投军。

以他在兵法上极为丰厚的知识储备,再有白玉作为实践上的辅助指导。

他在军事方面的成长上虽然时间急迫,却也并非不能应付下来。

琢磨到这,黄品将喜忧参半的心绪丢到一旁,猛得起身向帐外走去。

他与白玉彼此间本就不愿分开,现在不管从哪方面考虑,两人相伴更是利大于弊。

不但必须将白玉留下,还要尽早成婚。

最新小说: 攻略失败:男二上位后渣男后悔了 月满西楼,穿越八零的灿烂人生 女帝一声姐姐,神女甘愿入红尘 上流惑婚 全民生存游戏:今天欧了吗? 超神学院:我在科技世界玩呼吸法 墨入云霄 小美人在无限流靠脸通关 退婚当天,闪婚瘫子大佬被宠上天 我在原始部落搞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