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启高中:命运模拟器在手 > 第11章 人生中最为公平的试炼

第11章 人生中最为公平的试炼(1 / 1)

高考当日。

十五所高中联袂考试,万名考生摩拳擦掌。

平时早晨就开始拥堵的主干道,此刻已被交警满满占据,确保道路畅通,让考生准时抵达考场。

马路边,数百辆出租车贴着“爱心送考”的标语,为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十个高考考点。

特警、巡警、防暴队等已全员到位,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只为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

考试期间,哪怕是一只路过的狗叫唤两声,也会被严厉制止,甚至可能遭到处罚。

这样的阵势,唯有在这高考的两天才会出现。

清晨七点半,李俊悠闲地起床享用早餐。

七点五十分,确认准考证等必备物品无遗漏后,他才准备出发。

由于有高考的经验,他知道越是急躁越易出错。

无论是转生前,还是在这平行时空。

每逢高考,忘带证件的考生并不罕见。

鉴于高考,平日里每月仅休四日的杨兰,也获准享受两天带薪假期。

经过一月的共处,加上旧时的记忆,李俊与母亲的关系日渐升温。

杨兰本打算像其他家长一样,陪儿子赴考。

然而李俊见今日气温逼近四十度,一番劝说,才让忧心忡忡的母亲留在家中。

乘坐小区外的公益出租车,他才露出轻松的表情,驶向市第五中学,那里是他的考场。

途中,司机试图安慰李俊考试勿要紧张。

然而交谈片刻,两人已从考试话题转向了国家的未来前景。

李俊的社交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抵达市五中,司机看着远去的身影,不禁揣测,这孩子要么学业平平,要么就是对高考胸有成竹的学霸。

因为在他人眼中,面对高考,考生们无不紧张,唯独他仿佛在享受一次休闲之旅。

市五中的校门外。

早已聚满了家长、考生和各家电视台的记者。

李俊独自下车准备进校,显得有些孤单,因为他没有家长陪伴。

市电视台的记者一眼看出他的与众不同,扛着摄像机快步上前。

“同学,请稍等!”

听见呼唤,李俊回头,只见黑漆漆的摄像头已对准自己。

考场外有记者并不出奇,他望向走近的女记者,眨了眨眼。

“有事吗?”

“同学,你不介意接受我们的简单采访吧。”

“不介意,你尽管问!”

李俊神色平静,反正离考试还有四十分钟。

况且能接受本地电视台采访,还能在新闻中露脸,何乐而不为?

女记者baibing好不容易遇到愿意受访的学生,不禁松了口气。

刚才她接连采访了几位考生,可还没开口提问,就被家长催促离开,以免打扰。

“同学,考试即将开始,你现在的心情如何?紧张吗?”

“紧张?都高考了,现在紧张有什么用!”

baibing被这回答愣住,转而问道:“那你对高考有何看法?”

听到这个问题,李俊沉默片刻。

baibing略感困惑,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何他会沉默?

下一刻。

李俊凝视镜头,神情变得十分庄重。

“我希望每位考生都能认真对待高考。

因为高考不会因你的财富或高贵出身而特别对待。

在这场考试中,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抛开了日常的身份差异,人人平等!

因为在你的人生里,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一次考验。”

语毕,学校门外忽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几句朴素的话语,触动了不少家长的心弦。

作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人们,他们早已熟悉人间的勾心斗角。

深知他们的孩子要战胜那些权贵子弟,要从贫寒之中崛起,是多么艰难。

他们的命运逆转,全系于高考一身!

仅此一次,别无他途!

毕竟,高考是当今社会跨越身份,最公正无私的竞赛。

待到众人从那份震撼中回过神,李俊已悄然步入校园。

而那些涉世未深的学子,则困惑于父母为何会对那句话陷入沉思。

其中不乏一中的学生。

他们望着李俊远去的背影,立刻嘲讽道:“爸妈,那是我们年级垫底的,他的见解有何深思之处?年级倒数,能上个大专就烧高香了!”

这样的嘲笑在一所中的学生中并不罕见。

然而,家长们无人会轻视李俊。

因为他们曾经历风雨,懂得那话语背后的真谛。

...

上午九时,语文科目的考试正式拉开序幕。

第十二考场。

李俊端坐首位,周围尽是来自各地的考生。

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刷题,他不再先浏览试卷再作答。

随着铃声响起,监考员一声令下,他立即挥毫疾书。

整整两个半小时,李俊答题的速度之快,让监考老师们惊叹不已。

午后三时,高考数学接踵而至。

监考员已换人。

目睹李俊答题的闪电速度,二人同样瞠目结舌。

草稿纸上计算、验证,飞快无比,仿佛观看一台答题机器在运作。

两位监考员,一位是教育局职员,另一位来自第三中学。

他们对优秀生的印象尤为深刻。

然而,面对像机器般答题的李俊,他们并未在市内十五所高中的精英中见过这位学生。

莫非是差生?

这个念头同时浮现在二人脑海!

下午五时,高考首日落幕。

万千考生并未立即松懈,回到宿舍或家中,立刻投入次日文综/理综的复习。

万千考生紧张筹备次日的考试,唯独李俊悠闲地用过晚餐,漫步在小区。

晚上八时,奉云市电视台新闻播出。

当主持人提及高考,受访的李俊成了晚间新闻的焦点。

学生们沉浸在复习书籍中,未留意新闻动态。

但教师和家长在看到新闻,听到李俊对高考的见解后,超过半数的人因共鸣而陷入静默。

是夜,李俊的采访视频在网络迅速升温,登上热搜。

他的言论被云省教育厅整理发布,各地教育部门纷纷转发并点赞。

就连权威的人民日报微博和共青团官方账号也纷纷转发并评论。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仅十八岁的高中生,如何能道出仿佛历经沧桑的人生感悟。

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并没有在考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

当李俊的访谈视频火爆起来时,即将参加第二天高考的学生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次日清晨。

李俊如期出现在社区的入口。

驾驶出租车的,正是昨天送他去市第五中学的大叔。

直到抵达五中,司机才恍然大悟。

他眼中的学习困难户,原来就是昨晚新闻报道中的那位高中生。

望着那个依然孤傲而洒脱的背影,司机大叔不禁感慨:“看来只有经历过生活艰辛的孩子,才能说出那样触动人心的话语啊!”

李俊到达考场后,察觉到周围家长们看向他的目光有些异样。

那些目光中包含了怜悯、理解,还有一丝遗憾...

这让他一阵毛骨悚然。

于是他迅速进入校园,

逃离了这阵“目光洗礼”的漩涡。几乎同时,昨晚熬夜工作的baibing匆忙赶到。

得知受访的学生已经入校,她懊悔自己应该设定更早的闹钟。

上午八点五十分,监考老师入场。

坐在考场内的李俊发现,监考老师们看向他的眼神格外奇特。

和刚才在校门外那些家长的眼神如出一辙。

怎么回事?

我都已经被老黄“冷藏”了,为什么他们看我的眼神好像都认识我似的。

他并不清楚,昨天的访谈已经火遍全网。

成为了今年高考中的金句名言。

当!

铃声响起,考试开始!

李俊答题的速度再次让监考老师们瞠目结舌。

虽然他们昨天已从同事口中听说这位学生的答题速度惊人。

但亲眼目睹,仍然令他们惊叹不已,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答题机器。

中午十一点半,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结束。

下午三点,最后一门外语考试拉开帷幕。

五点,随着钟声的响起。

高考正式落下帷幕。

五中校门外。

李俊步态从容,背着手,轻松地第一个走出校门。

他刚踏出校门,就被早已守候多时的记者baibing截住。

“哈哈,总算找到你了!”

“小姐姐,你这话说得,好像我是逃犯被逮到了似的。”

“姐姐可是等你好久了呢!”

baibing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因为她为了采访李俊,在烈日炎炎的三十八度高温下足足等了两个小时。

她清了清嗓子,立刻进入工作模式:“同学,高考后你有什么打算?”

“这个...我暂时还没想好呢!”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啊,比如旅行,玩游戏之类的...”

李俊想了想,回答说:“我现在只想回家,因为妈妈今晚要上班,我想回去给她做夜宵送到工厂去。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工地上帮忙搬砖,赚点零花钱。”

听到这个答复,连baibing身边的家长们都不禁怔住。

高考结束后,学生们不都应该去游山玩水,或是宅在家里畅玩游戏吗...

察觉到baibing眼中的困惑,李俊露出一丝笑容说:“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已分开,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靠我母亲一人承担。我去打工赚钱,只是想让她少熬夜,保重身体!''

说完,他瞥了一眼手机上的时刻,歉意地笑道:“姑娘,晚上我还要回学校,先走了,再见!”

话音刚落,李俊迅速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baibing看着他独自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她环视四周沉默的家长们,尽管同在一片蓝天下,但每个人的家庭和命运却各不相同。

此刻,她似乎理解了李俊在高考首日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

“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条公平的赛道,无论出身如何。”

人们误以为李俊不愿看见三口之家欢聚的幸福场景,但事实上,他确实要回学校与同学们对答案。

晚上7点,一中,高三强化班!

全级排名前五十的学子们齐聚一堂。

李俊一露面,便引起了一些人的困惑。唯有了解实情的几位女同学热情地围在他身旁。

“李俊怎么来了?难道他还打算跟我们核对答案?”

“天哪,不会吧,全年级垫底的他还想对答案,全是零分,有什么好对的!”

“他的脸皮厚实得让我得学习,真不怕当众出丑啊!”

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中,年级主任黄志成,强化班班主任徐老师,以及各科教研组组长依次步入教室。

正当全年级第一的陆仁甲期待着老师点名让他上台写答案时,黄主任却转向了另一边。

“李俊,上来写下你的答案!”

最新小说: 修士进名校,浑身绝活独领风骚 师弟,求求你饶了我吧! 重生老婆要追我 茅山道法之天道 京城世家太无敌,问鼎全球巅峰! 谁会想当王者英雄啊 开局签到:我成了全球大佬 大学生村医吕小树 生命的历程 游戏宅的奇妙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