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乡试结束(1 / 1)

就这两道策论题而言,朝廷正在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要解决南北对立的问题了。南北方的矛盾不仅发生在朝堂上,在民生中也是极为常见。

从宏观上来看,南方经济水平较高,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促进南北合作,由南方来带动北方的经济发展。

武国定都北方是历史遗留问题,这造成了集北方全力建造京城,而其他城镇则十分落后的现象。

但策论题不能只看宏观,微观上的具体操作策略才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好在陈容历史学得不错,他知道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方法可以参考——开凿大运河。

前世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的物产与经济交流,使得丝绸、棉布、粮食等货物可以在运河上广泛流通。同时,商运的繁盛可以令沿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这里面有南有北,对两边都有好处。

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漕运会逐渐发挥出政治与军事功能,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手段,比如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建不了高铁,漕运就成了最快的长途运输方式,当南北士人往来愈发密切,文化彻底融合之后,就连科举南北取才的问题都能顺带解决了。

于是陈容在答第二道题的时候,顺便点了一下第一题,按照前世脱口秀的说法,这叫“call back”,东北话叫“回手掏”。

他不知道考官吃不吃这套,只是正好想到这了,所以就写了下来。

陈容前世参观过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大运河的开凿过程虽然不算了解,但多少有个印象。对应到武国的地图,陈容完全可以设计出一个大概的航线,至于具体如何实施,这是工部需要考虑的事情,总不能要求他在策论考试里给你们写清楚吧?

如果区区考生都有这个本事,还要你们工部干嘛?

最后,陈容着重强调了开凿大运河之举,功在后世、利在千秋。当世的建造虽然会劳民伤财,但是运河开通后定能造福万代,让武国维系千百年的繁荣昌盛。

以武国现在的机械水平,开凿运河肯定少不了要征调民夫,在这方面,陈容也想了一些点子。比如征调灾民和罪犯,给灾民粮食,给罪犯减刑,他们自然会心甘情愿为朝廷干活。在民间征调百姓时,也要辅以免税、子女获利等优惠措施,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

另外,运河的开通是对北方大大有利的事情,因此要多在北方进行宣传,鼓舞民众为国出力。而在南方,可以用其他方面的补偿,来号召世家贵族捐款。

朝廷还需加大力度招募水利人才,无论是运河的开凿还是治理,都少不了专业人士出谋划策。

当然,眼下武国内乱刚刚结束,国家仍需休养生息,不适合立刻实施这项举措。但开通大运河无疑是一项千古良策,相信武国从现在开始为之储备,早晚有一日能建成这条南北航线。

思路进行到这,陈容感觉自己考虑的已经十分全面了,开通运河无疑是加强南北联系的最佳方案,他从运河的筹备、施工到治理,各方面都做出了回答。

他将文章誊写在答卷后不久,交卷的锣声也响起了。

陈容伸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浊气。乡试终于彻底结束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一定要好好放松几天。

走出贡院,远远就看到了三道熟悉的身影,在树荫下等待着。

除了小梅花和朱彪,还有许久未见的朱明月,但是没有见到香儿。

朱彪看见陈容,快步走上前,大咧咧地问道:“老陈,答得怎么样,考个状元应该没问题吧?”

朱明月也跟了上来,白了朱彪一眼说道:“乡试第一那叫解元,殿试第一才是状元呢。”

“都差不多嘛。”朱彪撇了撇嘴,“管他什么元呢,总算考完了。老陈,我请你去聚仙楼,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陈容好久没看到这姐弟俩互怼了,顿时生起一种怀念的感觉,微笑着说道:“反正我尽力作答了,考不考解元无所谓,能通过乡试就行。老朱,你好像不是第一次说要请我去聚仙楼了,今天终于要兑现了吗?”

“我说过吗?”朱彪面露疑惑。

陈容连连点头。

朱明月边走边沉思道:“话说起来,上次有人连中三元还是王相吧,差不多有三十年没出现第二个了。”

王相,也就是当朝宰相王直。内乱期间他敏锐地选择了不站队,直接告病回乡了,朱熙登基以后,又重新把王相请了回来。

“我这乡试还八字没一撇呢,怎么就快进到连中三元了?”陈容十分无语,朱明月怎么是个压力怪啊?成天压力自己。

朱明月狠狠瞪了他一眼:“别忘了,你可是答应我要考状元的。”

“是是是,郡主说的是。”陈容满脸赔笑,随后又转头问小梅花,“小梅花,香儿今天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小梅花奶声奶气地答道:“香儿姐上山给你祈福去了。”

“她还真去了啊……”陈容也不知说什么,虽然他不迷信,但毕竟是香儿的一片心意,心下还是有些感动的。

朱明月突然有些急切地问道:“小梅花,知道她去的哪座山吗?”

“周山呀。”

说到周山,小梅花的心情十分复杂,毕竟那是她瘸子叔叔遇害的地方。

“坏了。”朱明月的眉头一凝,神色忧虑地说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呢。羲和教租下了周山上的荒废道观,最近名声很响,吸引了不少香客过去。不过,我跟了几天,发现他们只是借机发展信徒,顺便靠戏法骗点钱财,好像也没做更过分的事。”

“香儿不会有危险吧?”陈容眉头紧锁,心里有点担忧。

朱明月道:“说不定她已经回家了呢,光天化日之下,道观又有那么多游客,他们应该没那么大胆子吧?”

陈容想想觉得也是,于是点头道:“我先回家看看,老朱,聚仙楼就先不去了。”

朱彪知道正事要紧,肯定不会在这种事上纠结。

陈容又问道:“郡主,你还查到其他线索了吗?”

朱明月回忆道:“我前日装成香客混进道观,四处闲逛的时候听到有几个小道士闲聊,好像提到他们十一月十六日有什么活动。后来他们看见有人经过,就立刻闭口不谈了。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很可疑的事情,说不定有什么阴谋。”

“十一月十六,感觉有点熟悉……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陈容皱了皱眉,同时双眸一敛,努力地思索着。

小梅花举手道:“哥哥,我知道!”

“是什么?”

“是乡试放榜的日子!”小梅花一脸天真地说道。

她说的还真没错……但是真的跟这件事有关吗?难道羲和教打算趁乱做点什么勾当?

四人集思广益地想了半天,除了这个答案,实在想不出其他解释了。

可陈容始终觉得,他对这个日子有一些印象,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涵义,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最新小说: 万古第一废材 长枪破 末日重生:每天签到物资用不完 空降部队进攻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冥婚至上 暖阳向冰 神孤 小兰别误会,新一是我的 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