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217章 昆仑山地理神话

第217章 昆仑山地理神话(1 / 1)

昆仑山文化广场的嘉宾台上,坐着昆县县委书记熊仁军、县长唐生、洪将军、陶景山院长,莎白公主、马德安博士、华夏旅游协会会长陈耀、地质学家林山、物理学家王海、探险家陈经。熊仁军说:“这次的昆仑山旅游文化节、华夏奇石展、华夏中医技能大赛、华夏武术大赛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傻子梦石教授建议,我们想邀请各位探讨共同探讨昆仑山旅游、地理与神话的关系。莎白公主有什么意见?”莎白公主说:“昆仑山真是个好地方,我曾经前几日与刘傻子神医告别,谁知道,我与马德安博士发现,昆仑山一带值得我们继续呆下去。这次的昆仑山旅游文化节、华夏奇石展、华夏中医技能大赛、华夏武术大赛很有意义。昆仑山旅游、地理与神话的关系值得探讨。”

刘傻子说:“昆仑山旅游文化节已经启动,我想请部分专家在嘉宾台上作为嘉宾,共同探讨昆仑山旅游、地理与神话的关系。中国远古神话和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对远古时代自然地理变化的记载,其发生,必有其地理载体,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名字背后的神话传说,远古部落或民族,几乎都会有独特的文化图腾,也就是他们信仰的神。”

地质学家林山说,首先明确一下,神话地理并不等同于实际地理,受《山海经》等著述影响,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地理查勘和地图绘制技术,一直落后于国外,其实是不正确的。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国地图测绘技术不落后于世界,甚至在本国地理测绘方面是领先世界的。

神话地理观与实际地理有所不同,神话地理观更多的是体现古人对大地的认识和寄予其中的民族情怀和精神。远古先民脚踏坚实大地,遥望茫茫四野,回顾高山大河,对远方的地理发出无限猜想,于是产生了地理神话,形成了神话地理观。

华夏旅游协会会长陈耀说,神话地理观最早见于盘古神话中,“阴浊为地”、“地日厚一丈”、“地数极深”、“天去地九万里”,创世神盘古的身躯部分,化育出四极、五岳、江河、田野、金石、珠玉等自然地理要素,才有了华夏之后土大地。

此后,共公争权失败,怒撞不周山(天柱),天崩地陷、大雨磅礴,女娲炼石补天后仍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是对我国西高东低的地理特征做出的神话解释,让我们一同来追忆古人大气磅礴的神话地理观。

“封神”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很流行。其中姜子牙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昆仑山的玉虚宫掌教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姜子牙,带领众神打败狐妖,推翻商朝。故事中的昆仑山是众神的居所,这里生长着奇花异树,山间流淌着神泉仙水。

探险家陈经说,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昆仑山只是高山和白雪,现实中的昆仑山是坐落在帕米尔高原东部一座雪山。为什么这个“中亚山系”会演变成了道教传说中的“万祖之山”?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呢?

物理学家王海对文学、历史也感兴趣,他说,中国神话中的昆仑山和现实中的昆仑山其实是两个概念。“昆仑”的说法,是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的。据统计,《山海经》有17处“昆仑”,总的来说。“昆仑”在《山海经》可以说是神话的中心,其实,中国不少的古代神话都和昆仑有所关联,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西王母与三青鸟的故事等等。

古籍中的描述过于晦涩,如果用白话来描述昆仑山大致是这样的。在中国的西部,有一座高大的山脉叫昆仑,从远处看,像是有一团耀眼的火焰。当走近的时候,可以看到江河湖川潆绕在山体周围,并且奔流向四方。山上众神,其中最尊贵、名望最高的是黄帝,他住在昆仑山的最高处。《山海经》中那些未解之谜,昆仑山究竟在哪?

这座城市叫增城,它有最精致的建筑,城墙上开着多处的门,城外挖掘了数口井。每个大门都由开明兽守着。所以能登昆仑山的人并不多。山上的东西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尤其是玉,它生长在树上,许多工具都是用玉制成的。可以说昆仑山是一个雄伟、美丽让人神往的地方。

科普作家刘傻子说,昆仑实际上承载着古代人们对天界的全部想象,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人认识宇宙的一个开端。在汉代流行的各种预言书中,昆仑山有“地中”之称,这在古籍书目中可以找到依据。昆仑山被认为是人界和仙界沟通的天柱。

文史作家于张喜说, 历史古籍资料《河图括地象》、《春秋命历序》中有所涉及,第一手资料也有所作证。

科普作家李任惠说,西汉初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棺漆画中,有高耸入云的高山。从山的一些特征和景物的特点来判断专家认为,这座山就是画的就是昆仑山,而且这也与当时的文化相契合。

刘傻子说,受《山海经》的影响,战国以后神怪志异书籍中的昆仑山,就是从《山海经》演化而来的,最为典型的就是《海内十洲记》和 《搜神记》。如果我们细看这些志怪、志神书籍,不难发现它们和《山海经》之间的联系。随着道教及其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于昆仑山的描述变得具体起来,而且对于神的描绘也开始带有民间的色彩。

道教是在东汉末年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主要目的是追求不朽,救济世界。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昆仑山居住着德高望重的西王母,她掌管长生不老药。

汉代壁画中,西王母是最常见的神仙形象之一。画像中描绘的是人们设想的仙境,神仙、吉祥动物、灵芝和仙草相映成趣,展现了神仙境界。除此之外,考古发现的汉代铜镜,可以找到“西王母”和“神仙不老”等字样,这进一步佐证了时人对于西王母的崇拜。当然,这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可以说古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从未停止。

地质学家林山说,中国古代地理史书记载的昆仑山同时有时候在西,有时候在东边,有时候在西边。关于昆仑山的古老传说的山在哪里,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泰山为昆仑,也有人认为祁连山是昆仑山,还有人说昆仑山在波斯。当然,根据传说和小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显然不能够完全下定论的。

刘傻子说,我们将目光放回到现实中的“昆仑山”,昆仑山的命名有史料追溯。汉武帝时,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从大月氏返回中原,他非常欣赏这座历史名山,当时这座山的名字是南山。回到长安后,他向汉武帝报告了他在“南山”中所见所闻,当张骞将从山上带回的玉石拿给汉武帝看时,汉武帝发现这和《山海经》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大有相似之处,非常欣喜,认为《山海经》中的昆仑山是真实存在的,随即将阗南山命名为“昆仑山”。

华夏旅游协会会长陈耀说,位于新疆和西藏之间的中亚山脉被命名为“昆仑山”。昆仑山也出现在近代武术作品中。今天,受到电影和电视作品的影响,对于昆仑山上玉虚宫的憧憬和想象,不妨看作是自己的旅行找的浪漫借口,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即将上映的《姜子牙》电影中找到一定的关于昆仑山的神仙遐想。

神话中,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天界早就已经存在了,只知道昆仑山就是四方之海与元气的根源,昆仑山在浩浩的四色大海洋中心之上,昆仑山上又有昆仑墟,昆仑墟既昆仑山的西北处,昆仑墟上有三层巨山。昆仑第三层有一个天柱,既天界河源流出之所, 昆仑上既是又有一层比一层高的城池,有的说还有金城千重,环环相叠起来的神奇建筑。

对于昆仑的描述还有“山叠山,城叠城,重重的环梯”。倾宫、旋室都在昆仑天门之中,其中又有疏圃之池,是昆仑黄水所组成的,黄水流动三圈后,又复归于源处,疏圃里的水,是从黄泉里渗透出来的,俱说昆仑的赤水,与白水都拥有能使食用者不死的药力。

刘傻子说,昆仑墟是一个方形的地域,亦是诸神所居的地方,上有黑水上的四丈高的谷物,又有一种开黄花结红果的树,这红果无核,名叫沙棠,吃了就能拥有御水而不溺死的神力。昆仑如奥林匹斯圣山一样,是神话中天神们所居或活动之所,早期昆仑是天帝所休息之地,又是天帝的后花园,有着各种食物,在后世岀现的神话中少不了昆仑山。

最新小说: 被逐出师门的我,只想逍遥天下 小师弟要逆天 万古第一废材 长枪破 末日重生:每天签到物资用不完 空降部队进攻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冥婚至上 暖阳向冰 神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