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164章 学术理论之争,不该上升到人身攻击程度

第164章 学术理论之争,不该上升到人身攻击程度(1 / 1)

从古至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

绝大多数的冲突皆因为意见分歧所导致。

对几大工业部来说,最大的分歧在于资金投入问题。

全国经济紧张之际,怎么花钱成为了关键问题。

如何将有限资金,投入到能够尽快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

俗话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到底哪里才是刀刃?

龙国与国外加强联系,并不是始于七十年代末。

早在七十年代初期,龙国已经开始向国外寻求技术引进。

推动四三项目,购买外国先进设备。

随着和西方的接触不断加深,四机部内部对于资金使用的分析声持续不断。

全面向国外购买设备,技术,还是边引进边进行自主研发。

成为了分歧的主要议题。

对于一些耗资巨大的项目,要持续推进下去,还是选择下马。

以四机部高级工程师谢文远为首的一伙人,认为既然要学习西方,就该学习得彻彻底底。

将国产半导体项目全部停下来。

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需要马上下马。

多拖延一天,就要多支付一天的开支。

有人反对该项目,自然也有人支持。

另一名高级工程师,半导体研究所所长袁教授,坚定不移地支持国产半导体项目研发。

秉承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

引进国外技术同时,必须确保自身研发不受任何影响。

集成电路项目确实耗资巨大,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

但不代表该项目是无用功。

一旦研究成功,项目所能取得的价值是空前的。

不但能对现在的龙国起到帮助,还能影响到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发展。

工业机床,船舶,航空航天,军工建设各个方面,通通少不了半导体芯片的协助。

性能越先进,越能带动龙国产业发展,技术革新。

实话实说。

袁教授的看法具有说服力。

吴安康这位四机部的部长,是一步步从底层干起来的。

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的吴安康,深知龙国半导体研究,并没有某些同志说得不堪。

大型集成电路项目,终有一日会取得成功。

可是话说回来。

现实困难也是绕不开的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吴安康支持袁教授,却又不可能态度鲜明地支持项目不下马。

国家缺钱,四机部更缺钱。

手中资金数量有限。

一旦全部投入国产半导体技术研究,四机部拿什么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同志们,大家讨论了这么多,我想你们也都累了,暂时休息两个小时。”

“我去给林凯峰同志打个电话,让他尽快过来跟大家见一面,商议如何推进企业资助科学研究的事情。”

话题落下,吴安康和几名副部长一块离开会议室。

袁教授狠狠瞪了一眼谢文远,带着几名老伙计去走廊抽烟换气。

“姓谢的也有一把年纪了,目光竟然这么的短浅,我看他是白活了这么多年。”

“身为高级工程师,目光短浅到连普通的技术员都不如,自毁长城这种事情,他也能干得出来!!!”

“唉,咱们半导体行业到底做了什么孽,怎么会出现这个败类?”

“话也不能这么说,谢文远话不中听,可毕竟说的都是实际困难,集成电路项目推进数年,取得的进展微乎其微,我们也不能过分苛责他的看法。”

耳听几名老伙计群起围攻谢文远,袁教授不由得为谢文远辩解了几句。

学术理论之争,不该上升到人身攻击程度。

就事论事,才是讨论问题的精神。

“老袁,你什么都好,就是……唉。”

一名科研专家无奈的抽起闷烟。

谢文远正在挖半导体的祖坟,袁教授竟然还替他说话。

袁教授叹气道:“谢文远确实目光短浅,但是他建议下马半导体芯片项目的想法,又不是全无道理,国家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份钱花,部里则是将一分钱,当成一块钱来用。”

“同志们,我们是科研工作者,不是市井泼妇,就事论事才是我们应有的素质。”

“不要在讨论谢文远的了,我们现在最该关心的也不是项目会不会下马,而是北方机械公司这边,是否真能拿出足够多的资金,资助我们继续半导体芯片各项的研究。”

“只要有了充足的经费,各个项目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

“之前我们迟迟没有进展,不是大家不尽力,也不是你我能力不行,而是资金短缺。”

“一些急需的研究设备和实验材料,迟迟无法到位。”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研究材料,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情况确实是这样。

77年,龙国决定恢复高考。

每年将培养几十万名大学生。

既要恢复高等建设,又要加强师资力量,还要给予大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

每年几十万大学生,国家投入在他们身上的心血和经费数以千万计。

有些资金充沛的部门,势必要做出牺牲。

国家逐渐开始缩减工业部的下拨资金,将挤出来的钱用在高等教育方面,进而导致各大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的经费出现前所未有的短缺。

临近天黑。

一辆汽车开到四机部大院。

林凯峰从车上下来,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进入到四机部会议室。

会议重新开始。

吴安康面带笑容道:“同志们,你们当中有人听说过林凯峰同志,有人对他没有什么了解。”

“我给大家重新介绍一下,这位是国家的创汇能手,北方机械公司总经理,林凯峰同志。”

“哗啦啦……”

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众人只知道林凯峰年纪不大。

没承想,林凯峰连三十岁都不到。

年纪轻轻,能取得大量的成绩,倒是应了一句老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一部分年过半百的科技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对于国家从科研部门身上压缩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方面的举措产生理解。

心中怨气也在快速地消失。

年轻人确实是国家的未来主人翁。

最新小说: 车满香传奇 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谁懂啊,被禁欲老男人宠真香啊 斩花台 超级战队之我在百兽战队 我代神明,行走人间林七夜阿诺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 惊!我在现代与古代王爷共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