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穿越古代的风水师 > 五十八、雇佣制度待完善,美好人间需纲常

五十八、雇佣制度待完善,美好人间需纲常(1 / 1)

古往今来,你不要以为是谋士都是全才,既能谋财害命又能指挥打仗。

其实不然,其实凡是谋士多数都命运多舛,很坎坷。

历史上像陈平那样长得英俊,又计谋歹毒的谋士没有几人。比如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被人吹嘘到神乎其神,已经吹到比神仙还要至高无上的地步了。

可事实是刘备在有生之年,刘备并不倚重于诸葛亮。

在重大的军事行动中,刘备并不需要诸葛亮出谋划策。

在内政方面刘备更倚重法正,而非诸葛亮。

刘备在有命之年,政治、人文、宗教等等一切事务皆不用诸葛亮过多协助,诸葛亮的才能得以发挥也是刘备死后的事情。

再比如《水浒传》中的吴用。

吴用虽说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但吴用的人生也代表了古代很多破落文人的命运。

这类人多数都是思想大于行动,且思想常新,行动迟误型的人物。

这号人常有创新思维,但在重大事务决策时往往没有主心骨,在解除重大危险事件时,必须倚靠强官之人,必须倚靠像宋江这样具有强大领导能力的人来决策才行。

谋士都是借助强官者的强威,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再不然如诸葛亮待刘备死后挟持弱主而一手遮天,控制天下,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是,绝大多数破落文人的命运都是吴用这类悲剧性的人物。

事实上在政治、人文、宗教事务活动中,真正使用在重要岗位上的人才,还是命理学中正财、偏财和正官、偏官人主持命运的人,而非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社会的文人。

“学而优则仕”往往利弊兼并,并非完全是利。

因为通过科考从下层挤身上来的文人多是两印旺或食伤旺的人,这类人善于考试,却怠于勤政。

两印旺的人聪明,但懒怠,愚腐。

食伤旺的人聪明,但多事,动乱。

这两类非常容易通过考试进入管理阶层。

但是往往将国家政治、人文、宗教事务推向愚腐和动乱边缘的人,正是这两类人。

原因是这两类人的实际行动能力很弱,坏主意却一点也不少。

事实上真正能够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还是正财、偏财和正官、偏官人主持命运的人,这类人多数都把心思用在创造财富、管理财富、积累财富之上,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但他们的考试能力并不强,无法与两印旺和食伤旺的人比考试能力,所以在初期人才筛选阶段就被淘汰出局。

真正体现人才精选制度的方法,还是人选制度,让民众选择谁更优秀。

闲话少叙,这时包武德说道:“另外,马上会让你到市场广告发展部去做实职了。我的目的是你要做出让人器重你的事情来,不要老跟在别人后面做事,你要做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说着包武德起身就要离开会客厅,范二毛一看赶紧起身跟随着包武德向门外走。

走到门口,包武德回身说道:“你现在就去找包全新,让他安排你具体做什么事,每天早起晚归,都听他调遣。别老窝闷在屋里了。”

“嗯嗯。”范二毛躬着屁股,很谦卑地答道。

“我还有事去办,中午咱们驿馆餐厅见。”包武德说罢向门外走去。

望着包掌柜带着一群仆人离去的背影,范二毛心里很不好受,刚才包掌柜不软不硬的一番话,如刀子一般刺在范二毛心窝里,看似很客气,很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听着总觉得有点刺耳,话里话外总觉得影射着对一个人的人生评价。

“这是有朱宦臣的关系顶着,如果没有朱太守,我范二毛可能早就被辞掉了,还会有这么多故事发生?”

范二毛想着不觉悲伤,站在馆驿的当院,脑子如过影像一般快速回忆着过去。

回放从师母收留,到包掌柜收留,再到被杏花戏弄,以及今天来到这里的全部过程。

想着眼眶湿润了。

其实在他的记忆里他并没有埋怨过任何人,虽然在他遇到别人冷落时,也会悲伤、忧郁,但是当他冷静下来后,他反倒是很感激这些年他遇到的这些人。

从师母开始,师母对他说话从不客气,时常拿针刺一样的话剌他,可是师母却教给了他全部的《易经》理论,让他受益匪浅。

如今包掌柜不软不硬的话,虽然让他听了感觉不舒服,但也再一次让他感受到了真情和温暖,他预感到自己的前程一片光明,有被人重视的感受。

“要说这人生啊!就是三天好路可撒欢,两天泥路拐死人。”他心想到。

“凡是人没有说天天快乐无烦恼,日日更新床上人的。这有三天好,必有三天歹,没有说天天都称心如意、意得志满的,总有那狼狈不堪、一枕黄粱让你大失所望哩。人就是人无虑必有近忧呀!”想着他嘿嘿笑了。

不过,从今天包掌柜的这番谈话看,范二毛预感到今后一定会称心如意和意得志满,想着他不禁又会意地点点头。

“老爷,您都站在这半天了,往下咱们往哪走啊?要不要给您备马呀?"书童石宝仰着脸问范二毛。

“不备马,咱俩不出这个院子。”范二毛被石宝唤醒,下意识地回答道。

“走,咱们去包全新的办公室。”范二毛说着向包全新的临时办公室走去。

走到办公室前,门外站了一大帮与石宝一样大小的孩子,不用说,这些孩子都是里面老爷们的书童下人。

春节后天气尚寒,这群孩子衣着麻衣,很笨拙地靠在墙根晒太阳取暖。

他们中时不时有人发出孩子气的欢笑声,欢笑后,他们仍旧老实稚气地蹲在墙角晒太阳,等待屋里老爷随时派遣。

里面的人个个都是武德商团的栋梁之才,都是大爷,当然都有高薪水了,自然他们都要雇佣下人侍候他们了。

雇佣制在古代中国传续了三千年左右。

雇佣制度在群孩子里你可以一目了然,这群孩子都是雇佣制度的牺牲品,小小年纪就要出来挣钱,中国古代可没有禁用童工制度,禁用童工制度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

古代不比现代,现代信息发达,每人一部手机,有事打电话就可以联络了。

古代哪来的这玩意儿,古代要联络人必须用信使,官员都配置有专职信使,书童便是其中的一种。

在书童的职责里有更多的任务是传递信息。比如你要去参加个会议,你就得先打发书童联络一下,了解一下会议地址,会议内容啥的。

又比如你去某某朋友家作客,那你也得打发书童先去联络一下,朋友如果在家,书童回禀说已经告知对方了,你尽情去,对方已经备下酒菜,就等你前往了。

如今站在门外的这帮孩子都是在里面办公的老爷们雇佣的下人,工资当然是谁雇佣谁发了。

这是古代雇佣制度下的主仆关系,只要你雇佣了某人,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仆人了。

仆人为主子奉献一切人事和行为责任,包括一切劳役、薪酬,甚至生命。

当然作为主子你要为他的一切人事行为负责,包括一切劳役、薪酬、自由和义务等等,甚至是生命。

如今西方人的用工制度就是雇佣制度的改良品,雇佣关系一旦建立,雇主是不能随意解聘雇员的,雇主必须负责雇员的一切人事和行为责任,包括一切劳役、薪酬,甚至生命。

中国这种制度比较早,大概从殷商就已经开始推行,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初中叶,存续三千年左右。

可惜这个制度没有被中国人优化,反给玩丢了。

要说这个制度好不好,肯定不好,因为它存在阶级等级概念,存在阶级压迫。

但是你也应该看到,什么时代产生什么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往往是随着人类的需求产生的,这种制度能够存续三千年,足以说明它具有高度的需求价值,才产生高度的存在价值,所以并不能纯粹以等级概念和等级压迫来定论它,它的存在与消失有时代的因素,还有一点就是政治中某些个人意志的导向也决定了它的存亡。

客观上讲,旧的仆役制度延续三千年,已经相当成熟,突然的消失,的确消灭了阶级等级和等级压迫,但你也应该看到,旧的雇佣制度消失后,新的雇佣制度并没有建立健全,还有太多的不尽意存在。

比如新兴雇佣制度下的雇主与佣人存在信誉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客观讲,旧的仆役制度能够延续三千年,必有其存在的道理,并非主观认定那样坏透顶。

想想能够沿用三千年的制度一定很成熟,一定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从民生上讲也是解决民众就业的一项良心措施,并非时代不需要了,就名词转换抛弃掉。

但是西方人却改良和完善了雇佣制度,完美的化解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雇主的利益,也保护了雇员的利益,化解了社会矛盾。

再比如范二毛穿越到唐朝,就发现这里满大街的扫地工都是老人、弱者或病残,这些人都是官府雇佣的,并且以第三方雇佣关系来掩盖官府雇佣的事实。

正是:

穿越唐朝见真相,老弱病残扫街巷。

雇佣制度待完善,美好人间需纲常。

最新小说: 川渝暴龙,追到手原来这么甜 修真大佬纵横都市 我的首富哥哥 让你当美食博主,你擦什么边啊! 一梦百年,我成为了道家天师 官场之青云志 武纵天下 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一凡不凡 重生不给家人当牛马,我踏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