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119章 这种战术的核心是对敌人的心理较量

第119章 这种战术的核心是对敌人的心理较量(1 / 1)

但他记得秦天曾告诉他,世上并无神仙存在。

“世上无神也无仙,唯有一位”秦天思索片刻。

“我更愿称其为天道。”

“换言之,民间常说的老天爷”

卫青点头示意,似有所悟。

“天道虽有眼,却仅限于观察,既不插手人间事务,也不干预万物运行。”

“如此倒也合理。”

卫青脸上显露出一丝兴趣盎然。

同时,霍去病情绪低落。

即便这场胜利代价惨重,即便能封侯拜将,又如何能恢复与舅父昔日的情谊?

他与舅父的关系已无法回到从前。

自幼未曾见过父亲的霍去病,一直视舅父为亲父一般。

卫青对他疼爱有加,甚于亲子。

由于缺少正常家庭环境,霍去病早早成熟,深知舅父对自己严苛的要求,实则是最为深切的关爱。

后来,舅父更是将他送入皇宫,为他铺设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然而,在他在军中崭露头角,实现抱负之后,他与卫青的关系却骤然恶化。

外界有人揣测卫青嫉妒霍去病抢了他的威望与功劳。

但霍去病深知,舅父绝非那种人!

尽管舅父并未明言,霍去病明白,若自己真能在仕途上取得一番成就,舅父必定毫不犹豫地将整个卫家交托给他。

这是对他的信任,更是两人亲情的印证。

然而现在

霍去病虽聪慧过人,却无法理解为何舅父有意疏远自己。

若他已有四十二岁的阅历,或许不会为此困扰,但如今他仅有二十岁,无人点拨,对此困惑不解。

“敌袭!敌袭!”

一声凄厉的喊声打破了他的思绪,将霍去病拉回现实。

“他们竟敢!”

霍去病抬头望去,顿时怒火中烧。

他从未想过,在匈奴被逐出漠南漠北之后,自己竟然会在大汉境内遭到匈奴的偷袭!

回长安城时,他自然不可能带上大量兵马,那样不像受封,倒像造反。

所以此次返京,他只带了一百余人,除去必要随从,实际包括士兵在内,总计不过五十人左右。

区区五十人对抗五百匈奴,无疑是以卵击石!

霍去病疑惑,这些匈奴是如何潜入大汉腹地的,难道边关守军都是废物不成?

但现在责怪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已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要迎战突袭者。

看着身边的仆从,霍去病果断决定,牺牲他们以保全自身。

既然敌人是匈奴,且能准确伏击自己,显然内部有叛徒泄露行踪。

而且,若有内奸,那么内奸很可能就藏在这些仆从之中。

霍去病更信赖那些与自己出生入死的亲兵,坚信他们不会背叛。

“你们各自逃命吧。”霍去病冷静下令:“离开我们,你们或许还有逃生机会!”

随从们并非愚钝,立刻策马狂奔,试图逃脱。

至于物资等物,此刻保命要紧。

待随从们离去,霍去病立即组织军队布阵。

目前唯一的优势在于他们提早发现敌情,能够尽快列阵抵抗敌人的冲击。

否则一旦陷入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霍去病注意到,在五百匈奴中,竟分出了一百多人去追击那些逃散的随从。

他心头一紧,按照常理,匈奴的目标是他,且占有绝对兵力优势,根本没有必要在意那些随从。

然而,当他看到匈奴分兵追击时,霍去病心中愈发沉重。

这意味着,这场针对他的突袭背后,恐怕藏着更深的阴谋。

即使无人追赶,他们也无法远遁,只需速战速决,毋需忧虑这些人能逃脱传递消息。

纵然对手对其恐惧万分,此刻应当采取的策略必然是集聚所有兵力,务必将其一举歼灭,不容其存有一丝生机。

现下分出百余人追击那数十人的随从队伍,仅能证明一件事:

这些人决意不留任何一个活口!

匈奴人断然不会行此举!

因若怀恨在心的匈奴欲向其复仇,断不会采取不留活口的方式行事,

他们反而期盼有人传出他们已除去霍去病的消息,借此展示自身实力。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结论尽管令人难以置信,却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当下形势已然明晰,这群人并非纯粹的匈奴人,

否则他们绝不会考虑灭口之事!

唯一的推测便是,其中有汉人士兵混入,

甚至可以说,这些所谓的匈奴人极可能是被俘虏至汉地后伪装的匈奴人。

霍去病虽不明朝廷中何人欲加害于己,但现在却非思考此事之时。

“听我号令,布阵,突击!”

一声低沉的喝令,霍去病率领五十名骑兵向敌军发起了致命的冲击。

他自然不会愚笨到直接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

实际上,这恰恰是他对抗匈奴时最常用的战略手段。

匈奴骑兵机动性强,善于游击作战,却不擅长正面冲锋。

只要打破他们的阵型,对方就难以再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攻势。

换言之,在战场上,匈奴更适应小规模的团队作战,而非大规模的集群冲锋。

然而凭借出色的机动性,他们完全能利用自身的速度和数量优势避开汉军铁骑的正面冲击。

待到汉军重骑兵冲锋的势头消减,便是他们展现实力的时机!

因此霍去病常会策划首次佯攻,看似疾冲,实则并无真正攻击之意。

待匈奴骑兵依照惯性分散开来后,霍去病即刻收手,减缓速度,重新整合军队。

若敌军未能及时反应,甚至出现混乱,霍去病立即展开真挚的冲锋,全力打乱敌军阵脚!

若敌军将领智慧超群,在识破汉军铁骑并非真正冲锋后迅速重整军容,霍去病便会指挥骑兵佯装攻击,重复上述步骤。

随后,他会再度率骑兵发动突袭,

按照先前的程序再来一遍。

但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霍去病麾下的士兵虽训练有素,体力终究有限,无法持久地进行此类战术。

因此在数次佯攻之间,通常不超过三次,乃至罕见的第四次,霍去病必将发动真正的冲锋!

无论多么优秀的军队组织调度,都难挡霍去病这一连串虚虚实实的战术。

每一次的分散,几乎还未等到霍去病的骑兵疲惫不堪,敌军的心理防线就可能先行崩溃!

这种战术的核心是对敌人的心理较量,

看你是否敢赌霍去病是否真的发起了进攻!

而进攻的主动权始终掌控在霍去病手中,无论是佯攻、真实进攻,抑或是撤退,全由霍去病一手操控。

故而敌军只能被动应战,此种战术在战场上屡试不爽!

但此战术的关键在于,双方力量对比至少相对均衡!

如若像现在这样,以五十人对抗三百多人,仍采用这种战术,无异于班门弄斧的小丑。

对方只需稳稳摆好阵型,坐观你上演闹剧即可。

你若果真冲杀,那是飞蛾扑火;

若仅仅是佯攻,敌军则会在霍去病调整阵型时加快速度,反戈一击!

若你想逃跑,那对他们来说更是求之不得,这直接进入了他们最为擅长的追逐环节。

在人数及马匹等各方面的劣势下,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疲于奔命,最终倒在敌人的马蹄之下!

果不其然,在霍去病准备冲锋之时,他发现敌军迅速构建起防御阵型,严阵以待迎击他的进攻。

霍去病甚至注意到敌军已做好冲锋准备,

显然敌军统帅断定霍去病绝不敢以如此悬殊的人数发动真冲锋,此次进攻必是佯攻,故已做好了追击的准备!

霍去病瞬间醒悟。

如果说此前他还只是怀疑,那么现在他几乎可以确定,敌军中除了匈奴,必然有汉人士兵!

甚至大胆推测,这些骑兵很可能就是汉人士兵装扮的!

霍去病并非妄自尊大,战场上,无论何人,都不敢轻易面对他率领的这五十人的尖刀!

即便是他仅有五十人,对方拥有三百多人!

就算对方增至五千人,面对霍去病的冲锋,恐怕也会胆战心惊!

这就是他在多年征战中积累起来的无敌自信!

确认了对方身份后,霍去病不再有任何迟疑。

不论对方是什么人,只要胆敢阻截他,他必将让对方铭记一生的教训!

果然,那三百余人的骑兵万万没想到霍去病竟如此勇猛!

三百人组成的防线终究过于薄弱,霍去病带领的五十名骑兵仅凭一次冲锋,便如利剑破竹般穿透了敌军防线!

霍去病率亲卫向前猛冲,豪迈大笑。

“霍去病在此,谁敢放肆!”

然而下一瞬,一阵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敌人并未因受挫而沮丧,甚至没有急于追赶他们。

他们竟然有序地整顿兵马,尾随在霍去病等人身后,从容不迫。

霍去病心中的预感很快变为现实。

不远处的路上赫然出现了一排拒马!

哪怕只有几十人防守,霍去病他们这五十人也绝无可能冲过去。

对方完全有能力挡住他们,等到后续主力赶来,再慢慢将他们逐一消灭!

骑兵一旦失去坐骑,战斗力将大幅下降,与步兵相差无几。

五十骑兵对阵五百骑兵,尚可一战,败亦可逃。

但五十步兵对阵五百骑兵,则必死无疑!

霍去病当机立断。

“弃马,进山!”

霍去病用力拉扯缰绳,率先向路边的密林深处疾驰而去。

在森林之中,他们的马匹派不上用场,但敌人同样也无法发挥马匹的优势。

双方实质上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严格来讲,霍去病他们甚至占据一些优势。

毕竟时间站在他们这边。

这些人胆敢设伏拦截自己,必定不敢做得太过显眼,否则背后主使人必将受到朝廷严惩!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深山老林中坚守两三天,敌军便会自行瓦解!

然而敌人似是铁了心要铲除霍去病,竟在周边山林中也布下了陷阱!

这些陷阱工艺粗糙,威力不大,显然是仓促间制作而成。

问题在于这些陷阱大大延缓了霍去病一行人的进程,敌军迅速在后方追赶而来。

麾下士兵再如何精锐,经历一番奔袭,如今仅剩下三十多人!

眼看即将被敌军赶上,副将毅然决然:“将军,请您先走,我留下拖延他们!”

战场上,最忌优柔寡断。

霍去病没有丝毫犹豫。

“我必不负你!”

他留下十人协助副将,自己则率人迅速撤离。

霍去病不知如何脱险,但他从未了解过何谓放弃。

他知道,若自己不去尝试,那就绝无逃生的可能!

难道他要寄希望于敌人网开一面吗?

十余人不足以阻挡敌军太久。

于是又有人选择留下。

很快,霍去病只剩下孤身一人。

在众多敌军的围捕下,霍去病直至最后一息,也未曾向敌人乞求饶恕!

“怎的突然有种心绪不宁的感觉?”卫青突然开口。

与秦天交谈颇为愉悦,两人遂决定结伴而行。

反正秦天此行终点同样是长安城。

待卫青封侯之后,秦天或许会在卫青年华老去后,待他服用仙丹,自己再开始新的闭关修炼,等待下一个时代的来临!

秦天闻此言微蹙眉头,似乎也有所感应。

紧接着,他神色略变,随之发出一声叹息。

“太平盛世皆由将军奠定,却往往不容将军得享太平。”

这话语音未落,已在四周迅速扩散开来。

诗词之美在于易于让人们迅速领悟其中意境,

加之秦天此言发自肺腑,使得在场众人无不感受到其中的悲凉,并从中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这句话因此流传千古。

卫青原本就心绪不宁,听闻秦天如此表态,内心的焦虑已然攀至顶峰。

“阁下,请问您为何作此言论?”

秦天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随我来吧。”

他温和地将手臂搭在卫青肩头。

卫青只觉眼前景象变幻,瞬息之间,已置身于一片密林之内。

此刻映入眼帘的,是双目圆瞪、身躯尚存微温,却显然已魂归西天的霍去病。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卫青颤巍巍地伸出手,试图触摸霍去病的脸庞。

他不愿接受眼前残酷的现实,宁愿这一切仅是一场梦境!

卫青害怕触及霍去病的脸颊,唯恐那是如噩梦般的真实境况。

“究竟是何人所为?”

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卫青迅疾调整心态,镇定下来。

他痛苦地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霍去病的脸颊,想要为其阖上双眼。

“仍有转机。”

“什么?”卫青倏地睁开双眼,难以置信自己所听见的。

“阁下说还有转机是什么意思?”卫青声音颤抖,几近泣不成声。

尽管他们来迟一步,霍去病确实已撒手人寰,

然而他们亦是及时赶到,使得秦天立刻采取措施,稳固住霍去病即将消逝的灵魂。

这一成果得益于霍去病本身的非同寻常

最新小说: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盘古神藏 亲爱的灵石 神泣:精灵学院 暴走的炼丹师 秦川修仙记 七星刀圣 大魔神传奇 麒麟历险记 罗云秀才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