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121章 这正是权力角逐的初步形态

第121章 这正是权力角逐的初步形态(1 / 1)

至少他还拥有查明杀害外甥真凶的机会,有机会亲自为外甥复仇,更知晓外甥其实并未真正死去。

哪怕他刻意疏远霍去病,霍去病每逢节日,仍会准时上门拜访。

故不如先行出手,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而非在年仅二十岁的青春年华,血洒战场,让他承受白发送黑发之痛。

当树枝幻化成霍去病的模样后,霍去病也慢慢阖上了双眼。

如此一想,卫青心中的仇恨便消减了许多。

“先生真是神乎其技!”卫青赞叹不已。

即使这一举动会对他的计划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将自己置于险境,但这份亲情却是真真切切,从未改变。

秦天平静地说出这句话。

“能青史留名,也算是此生未曾虚度。”

尤其对汉武帝而言,他极度悲痛,亲自将霍去病葬于皇陵之内,待他驾崩后,两人的陵寝将相邻而立!

这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最高赞誉,也是他对霍去病宠爱至深的体现。

但他们大多是受命行事,自身对内情一无所知。

就算成功报复刘据,但人死不能复生,即使除去刘据太子之位,又能怎样挽回损失呢?

无论如何,国家都需要一位太子,一位君主,卫青既不愿成为太子,也同样无意登上皇位。

尽管他尚未完全明白刘据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卫青认为自己大致能揣测一二。

刘彻断然不相信,究竟有何等愚昧之徒,竟敢刺杀霍去病!

因此,这些人只能是匈奴人,绝不可能是汉人。

最终,他还是忍不住,紧紧拥抱住了霍去病。

卫青瞥向地上霍去病的遗骸,亲自走上前去触摸,发现其与真人无异。

卫青生怕有漏网之鱼,于是对每个人都进行了严厉审讯,力求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随后,卫青率人逐一敲开了他们的家门,将这些仇敌一一斩杀!

换个角度看,如今霍去病离世,汉武帝所依赖的武将便只剩他一人。

然而这些人狡猾至极,虽败犹傲,虽然在战场上输给了大汉,但他们坚决不肯低下头颅。

即便太子被废黜、死亡,也与他无关。

秦天沉吟片刻,随手指向地上的树枝,那树枝瞬间变为霍去病的模样,甚至连身上的伤口都与真身一致。

一想到这里,卫青不禁喜悦地笑了出来。

“我还想多陪舅父几年呢!”

如此英勇的猛将,太子为何竟狠心将其戕害致死!

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卫青心头,无法找到答案。

他暗中展开调查,誓言要找出杀害外甥的元凶!

如今看来,这已不再是遗憾。

卫青深爱着他的外甥,但如果查证凶手果真是刘据,那么无疑会给国家带来动荡不安。

尽管他未能找到幕后指使人,但卫青成功找到了当初袭击霍去病的那些人。

说到底,他们不过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

霍去病眼中满是红血丝:“舅父,请原谅孩儿无法为您养老送终,也无法回报您的养育之恩了!”

然而大汉并未因此放弃清除北方边疆的隐患。

当一切线索都止步于此,卫青已无法探寻更多。面对汉武帝雷霆般的震怒,誓要横扫草原,令敌无立锥之地。名单中仅存的一位,乃太子刘据的门客。消息回传,全国为之震撼!

卫青面庞上掠过一抹淡淡忧郁,“时候到了,你也该离开了。”他紧握住霍去病的手,最后一次传递力量。尽管汉武帝亲自追查也未能揭示真相,卫青深知,单凭他一己之力,又能揭露多少隐秘?

身为臣子,卫青自觉已竭尽所能。然而,这并非他所期盼的结果。这样一来,他也无需再时刻悬心忧虑。

秦天淡然一笑,示意卫青不必挂怀,“这只是顺手之劳,同时也助益于我个人的修行。”

卫青欣然道:“你安心,我回去后,必将亲手惩治仇敌,替你报仇雪恨!”言语间,他甚至带有一丝骄傲,“虽不敢自诩如何卓越,但我今日所创下的功绩,连仙人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这两年来,匈奴仍时常侵扰大汉边境。若卫青真有意为之,即便无确凿证据,也能轻易牵扯太子刘据下水。

然而,还未待汉武帝有机会安抚卫青,后者竟因一场小疾猝然离世。自此,汉武帝失去了左右臂膀,损失惨重!

卫青逝世后,得以与霍去病同等待遇,长眠于皇陵之中。待到汉武帝驾鹤西去,他们将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作为左膀右臂,伴其征战四方。

第二零零章 丰功伟业的背后,民生艰难!

随着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的离去,大汉失去了对匈奴作战的锐气。无人能如他们般战无不胜,因此,对匈奴的征讨至此暂告一段落。

然而,刘彻并未就此收手,他转移目标,继续拓展疆域。卫青去世两年后,他派遣安国少季、终军等人出使南越,试图说服南越王赵兴归附汉室,却遭遇失败。

南越丞相吕嘉坚决抵制归汉,并在次年杀害主张归附的南越王赵兴及其汉籍母亲樛氏,同时还将出使的汉使安国少季、终军等人一同杀害。此举激怒了刘彻,旋即派遣路博德、杨仆等将领率军南下,一举灭掉南越。

这场战役自然大获全胜,南越势力犹如匈奴般不堪一击。随后,大汉设置了南海等九郡,并将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中北部地区纳入版图,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张。"

此后几年,刘彻不顾民间疾苦,连续出兵征讨四方。在这段时间里,他相继平定了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地,将青海东部、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纳入大汉版图。

汉武帝的自信因此达到了顶峰,他认为自己完成了前人未竞的伟业,事实的确如此。秦皇汉武,汉武帝之所以被誉为“汉武帝”,正是因为他领导下的大汉取得了非凡的军事成就。

然而,成就背后,他并未选择休养生息,反而是迫不及待地寻求进一步的疆域扩张。在此之前的首要之事,便是泰山封禅!

元鼎四年六月,就在汉武帝发兵攻打南越的那一年,汾阴发掘出了宝鼎,被视为吉祥之兆。至于这是否真是吉祥,抑或是人为制造,已无从考证。关键在于,汉武帝坚信这是真实的,旁人自然不敢质疑。

实际上,所谓祥瑞不过是汉武帝封禅泰山的一个借口而已。这宝鼎与秦天并无关联,彼时他正专注于消化近年来的所得,筹备下一次闭关修炼。

宝鼎出土后,刘彻立即下令商议封禅之事。终于,在南越平定三年后,即宝鼎出土后的第三年,汉武帝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并改元为元封。

封禅泰山象征着安定功成,但刘彻仍未满足,继续挥师远征。封禅泰山后不久,南越刚平定,未给百姓喘息之机,他便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域大宛,开启了太初年间李广利率军西征大宛的艰苦之战。

经多年苦战,李广利最终斩杀大宛王,汉武帝则在大宛屯田,借机初步掌控了西域。然而,这一系列征战,也让匈奴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自撤离漠南漠北后,匈奴始终在积蓄力量,未发动大规模攻势。因此,在西域,匈奴仍保持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致使西域诸多小国摇摆不定,大大阻碍了汉武帝对西域影响力的扩展。

倘若汉武帝不急于拓展疆土,匈奴本不足为虑;若他能稍作停歇,休养生息几年,匈奴亦不敢轻举妄动。然而,连年征战使大汉国力损耗严重,尤其在卫青去世七年后,局势更为严峻。

匈奴拒绝按照刘彻要求送太子入汉为质,标志着匈奴再次成为汉朝边患。经历数年休整,匈奴元气逐渐恢复,加之失去卫青和霍去病两大支柱,汉朝实力明显下滑。

刘彻多次对匈奴用兵,企图彻底解决问题,无奈在卫青、霍去病在世时都无法达成的目标,如今更加难以实现。失去了这两位猛将,加之多年的战争,大汉已非昔日可比拟,无力再现当年痛击匈奴的威势。

历经数次征战,均告不利,甚至连曾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陵、李广利等将领都投降了匈奴。而这仅仅是大汉衰败的开端。

卫青去世十四年后,整个大汉已不复往日辉煌。关东流民数量超过二百万人,吏治腐败,以致关东地区有四十万人不在户籍册上,无法统计,无法征税。城市仓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短短两句史书记载,却将此时大汉的境况刻画得淋漓尽致。秦天只闭目修养了一会儿,睁眼已是十多年后。他尚未真正闭关,却发现大汉似乎已由腾空翱翔的巨龙,变为垂死挣扎的困龙。

秦天微微蹙眉,瞬息之间便明了这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变故。大汉当前的困境,固然与汉武帝好大喜功有关,但他明白,与汉武帝与太子刘据关系恶化也有一定联系。

纸终究包不住火。霍去病死因蹊跷,卫青死后续行径怪异,不久便突然病逝。种种迹象令刘彻产生怀疑,于是在卫青去世三年后,他暗中展开了调查。

纵然当时相关人士已被卫青除掉,但只需追溯卫青生前的行为轨迹,便能看出诸多疑点。临终前,卫青对许多人进行了打击,许多人家破人亡,甚至直接或间接因他丧命者达三千余人!

当时看似平常,如今回首,却显得极为可疑。因此,汉武帝很快便将矛头指向了太子刘据。

通过深入调查,尽管未能得知具体缘由,但刘彻几乎确定,当年卫青和霍去病的死,与太子刘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哪怕刘彻不明其中究竟,只要有怀疑,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一个国家中,最高权力层两位巨头意见相左,矛盾深厚,大汉王朝出现如今这样的局面实属正常。

上行下效,皇帝对太子的不满情绪,在朝廷内部滋生出拥戴太子与反对太子的两大阵营。

这正是权力角逐的初步形态。

在这场纷争中,国家力量正在悄然地被内部消耗。

同时,四方流离失所的百姓集结起来,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为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无数诏令,意图稳固国内局势。

然而,这些举措成效甚微,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避免触犯律令,竟与当地的恶势力相互勾结,对事态隐瞒不报。

此刻,宫廷内的争斗也到达了白热化阶段。

如同一个充满火药的木桶,任何一个火星都有可能引燃这场灾难性的爆炸!

于是,“巫蛊案”骤然爆发。

与其说是巫蛊案引发了这场灾难,不如说是这场灾难正等待着巫蛊案作为导火索。

汉武帝是否真的相信世上有诅咒之术?

也许他知道,也许他并不知情。

但无论他是否知晓,当此事发生后,一切不过是为了清理异己找寻的理由!

太子刘据岂会坐以待毙,实际上,他所需要的,也不过就是一个合适的借口而已。

因此,他毅然举兵,企图夺权!

在这紧要关头,汉武帝竟然再次遇见了仙人。

那位令他魂牵梦萦,多次出现在他梦境中的仙人。

“仙人啊,您为何再度降临人间?”

时隔十余年,汉武帝苍老许多,满脸布满了皱纹,一头白发几乎取代了黑发。

再见仙人,汉武帝发现仙人依旧保持着上次相见时的模样,丝毫未变。

若非确定眼前之人就是仙人,汉武帝恐怕会认为自己正在梦中。

“该结束了,可以停止了。”秦天发出无奈的叹息,平静地说着。

尽管卫青临终前并未要求与秦天见面,

但在感知到卫青的去世时,秦天还是特意抽出时间,远远地看着卫青走完最后一程。

虽然卫青未曾留下遗言,但作为挚友,秦天若有机会,自然愿意出手相助,帮助卫青实现遗愿。

最新小说: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盘古神藏 亲爱的灵石 神泣:精灵学院 暴走的炼丹师 秦川修仙记 七星刀圣 大魔神传奇 麒麟历险记 罗云秀才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