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 70 章(1 / 1)

夏日炎炎,中午这摊位是不好摆了,实在是太晒。旁边几家摊位倒是都弄了把大伞过来遮太阳,洛渔这自然也买了一把,白日就把伞给撑起来。

吴丽倒不怕热,她现在充满了干劲,就想多挣钱。在厂里打零工连风扇都没有呢,那热起来更熬人。在这里摆摊也就卖两个小时,有时候老板还送冰棒过来,她一个给人打工的能有这个待遇,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洛渔和张秀梅自然也落得轻松,请人来就是帮干活的,碰到个勤快没怨言的,她们自然也宽和些。

双方相辅相成,吴丽把摊子当成自己家生意,来客人就热情招呼。张秀梅也把吴丽当自家妹子看待,家里做了些什么好吃的就给她拿过去。连阿香婶都说,自己这人算是介绍对了。

到了夏日洛渔这边的生意其实没降反而增加了,她做各种凉食很对大家的胃口,本来就天热,没几个人能吃下热乎乎的饭菜。中午卖凉粥,甜丝丝的,不仅是医院里的人爱出来买,就连旁边工地的,到中午都会打包一些带回去,这些人要的量还大,一般就是几十份起拿。

其实凉粥这些好做啊,就算不是像洛渔这样的,煮个绿豆汤放凉了也是一样的。但洛渔这做的凉粥就对了大家的胃口,乐意吃,还老想吃。一般中午摊位上就卖凉粥,准备个百来份,两小时妥妥的能卖干净。

吴丽能干,那洛渔和张秀梅就轻松了不少。现在天气热,洛渔一般就起大早去菜市场,一些比较重的食材就让人送回家,自己拿些轻松的。

物价倒是越来越高了,以前一天买菜顶天了花个二三十块钱,现在基本都要四五十。菜市场摊主们都抱怨,每天都有来买菜的问为什么又贵了,他们也不乐意贵啊,但进价都高,他们总不能亏本卖。

因为天天跟这些基础物价打交道,洛渔心里也有数,贵就贵一些,摊位上也跟着涨价就行了。好在物价高了这事大家伙都知道,把涨价原因说清楚,顾客们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隔壁摊主说也就洛渔摊位上的顾客好说话,像他们涨价了,总有顾客嘀嘀咕咕的说不会来,也就是他们和气,不会跟人吵架。要像以前的盒饭夫妻,这架都不知道能吵多少趟了。

洛渔不懂经济,只是看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快,倒也觉得可能是哪里有些问题。但普通老百姓嘛,闷头挣钱过日子就行了,也不会去想那么多。

第二个月拿到了陆启帆托吴鹏送来的分红,这回更多了,全都是百元大钞装在信封里,厚厚的一叠,足足有五万。

五万啊,五万能干什么,洛渔他们租的小院买卖也才八万块钱。一般人一个月工资两三百,单单算工资,不包括吃喝在里面,都得挣七八年。

几乎是一下子,洛渔就把张秀梅的手术费给挣来了。

张秀梅知道她之前跟那个姓陆的做什么生意,只她没想到会挣这么多钱。若不是清楚女儿只是教人家做了吃食,她都要以为是做什么不好的事了。

这么多钱,连她都愣住了。

“你提供的那些甜品在酒店里卖得很好,下午茶这一块好些人都专门过来吃。像饆饠之类的每天都有人大量订购。你是不不知道现在上面圈子是怎么样,若是有人没吃过饆饠或者是下午茶,还要遭人笑话没见识。再就是报纸上连着几天都放了那日的宴席,还有蔡先生,一个很有权威的美食作家,在自己期刊上连载写了你做的鹅还有饆饠,也算是一个很有力的宣传。他还自己过来吃了顿下午茶,就在前两日,又在期刊上大夸特夸的下午茶。现在陆大少天天笑咧了嘴,见天念叨着跟你谈这个生意谈对了。”

吴鹏经常同陆启帆见面,那小子有多高兴他是能看到的。

能不高兴吗?本来酒店生意下滑他就着急,后来虽然有宫先生注资,可若是他朝餐饮这块发展没做起来,就算注资也是白费。现在好了,宴席大获成功,酒店已经口碑越来越好了。可别小看餐饮,餐饮好那就有人愿意进来吃,进来吃一看环境还不错,酒店入住率也能提高。而且餐饮这块收费高得很,再加上酒水等各种消费。只要入住进来,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最好的餐饮,自然的,那消费也就高了。

这边酒店模式也在朝其他几家酒店延伸,势必是要所有酒店都按照这个方式来的。洛渔这挣的只是最小头,大头在宫先生那,就连陆启帆都只能眼馋宫先生的。

没办法,谁让宫先生现在才是大老板呢?自然是他挣得最多。

洛渔可不晓得这背后的事,她拿着那五万块,再把存折掏出来,直接跟张秀梅商量了。

“得把手术做了。”

她原定三年计划,三年内挣够钱让张秀梅做手术的,但现在才半年而已,钱挣到了,能早点把手术做了就把手术给做了,再拖着也没意义。

出乎预料的,张秀梅不肯做,为什么不肯做,她觉得自己身体很好,去检查医生也说不错,不用做手术。

洛渔苦口婆心的劝,身体好只是现在看着身体好,医生说不错也是因为没发病。再加上她情绪调整得很好,自然看起来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可问题是,她这种病等年纪大了就会比较麻烦,到时候情绪控制不好,很容易出问题。既然做手术能解决,早点解决多好啊,省得以后年纪大了还遭罪。

“你不是说想买房子的?前几日咱们房东还过来说这房子准备卖了,手里这些钱正好买房子。”

张秀梅也有自己的打算,她没用,帮不了孩子太多。这钱都是孩子自己挣的,不应该全花在她身上。镇海村那里是不好回去了,不如用这钱买了房子,也算在城里正式的安一个家。至于她的身体,医生也说了现在年轻没什么问题,以后年纪大了会比较麻烦,她也没想活那么久,给儿女增添负担她还难受呢。要真有问题了,就麻利点过去。

她也不知道洛渔早就拜托了宫先生去找洛爱华,在她心里,上回船回来了人没回来,人八成是没了的。她跟洛爱华感情确实深厚,现在天天没事人一样是因为她打算陪着两小的长大,再帮阿渔多干些活。实际上心里没多少想活的念头,既然自己都这样了,也别浪费钱,让孩子多备点家业。以后她要是走了,孩子手里还有不少东西。

这想法不同洛渔说,洛渔也不知道,以为她就是舍不得钱呢。好说歹说,嘴皮子都说干了,还把阿香婶叫过来一起劝。愣是没把向来没主意的张秀梅劝动。

洛渔以前还觉得张秀梅性格摇摆不定,不太好。没想到人倔起来跟蛮驴似的,拉都拉不动。做手术的人死活不愿意,洛渔也没有办法。

张秀梅反过来劝她买房,洛渔也没答应。

她是想在城里买房,却不是现在。买房这事得排在张秀梅后面,她要是不做手术,自己就不买房。

一向和气的母女俩人因为这事就僵持住了,直到那镇海村的卢婉慧过来。

“我上街来打几床被子,再买城里时兴的衣柜,这不是阿亮跟阿香俩的事谈好了,我得给他们把婚房弄好。”

卢婉慧一脸的喜气,儿子结婚,做妈自然是高兴。那阿香也是一个村的,自小看着长大,除了家里条件差点,人是勤快懂事的。自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既然孩子们看对眼了,那就把人娶回来,她也好早点抱孙子不是。

“好事啊,什么时候结婚,我们回去吃个喜酒。”

张秀梅跟着高兴,阿亮阿香都是她看着长大的,以前阿亮就喜欢跟在阿香屁股后头,这长大了还把人娶回家,多好的喜事。

“喜酒那是肯定要吃的,就在这个月月底,我还想让你家这俩小的去滚床呢,到时候我也抱上孙子孙女。”

卢婉慧可眼馋张秀梅家的龙凤胎了,镇海村多少年都没见过谁能生龙凤胎的。这不是想着自家也沾沾喜气,到时候阿香也能怀个龙凤胎。而且这俩孩子长得还这么好,以后能生出个长得好的孩子也行啊。

“抱去抱去,随便抱去。”张秀梅摆摆手,人家要孩子去滚床是看得起他们,没啥不同意的。

俩人又聊了会天,洛渔从厨房出来拿出一个饭盒,里面是她做的贵妃红,酥皮做的一种糕点。奶香味足得很,酥皮软糯,是阿海和阿淼近段时间最喜欢的小点心了。

“婉慧婶子,这我自己做的点心,给您。”

洛渔直接把饭盒放到卢婉慧手边,她知道卢婉慧肯定喜欢吃。

“嘿,又给我塞吃的,我就说来你们家都不会走空,回回来都有吃食。”

卢婉慧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打着趣也没客气。

“阿渔时不时就做点小零食,爱捣腾这些,家里做得多,也经常给邻居送。”

张秀梅又给卢婉慧倒了杯水,开口说了句。

“那我还想搬过来跟你们做邻居了,哈哈哈哈,能经常尝到阿渔的手艺,那多高兴啊。”

洛渔手艺好,卢婉慧喜欢得不行,可惜就是不好经常过来。这话说出来也是半真心的,但也就一说,家里一摊子事,搬过来还咋生活。

她本来还想请洛渔帮她张罗酒席的,村里办酒席都是自己家里叫亲戚来办的。她琢磨着洛渔手艺好,会做花样,她要是能来帮忙,那酒席肯定办得有面子,关键是味道好啊,乡下人哪吃过那么好吃的味道。家里就这一个儿子,头一回办这么大的喜事,她这个当妈的肯定是想办很好的。

这是跟她男人一说,她男人马上就让她打住这想法。阿渔一个这么年轻的小姑娘,虽然是在城里摆摊也是做吃食没错,但让人家给自己家办酒席还是不像样子。再一个就是这钱怎么出?那得头一天就开始准备的,这不是耽误人家自己的生意?办酒席多累啊,钱出少了还不好,出多了自家又不舍得。最后就是人家能答应?阿渔手艺好这摊位生意肯定也好,哪能答应放下手头的活过来给她办什么酒席。她这边开了头,以后万一有村里其他人找过去怎么办?人家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一下子就把卢婉慧给说服了,是她一门心思想着自家面子好看,却没多想其他的。要是让阿渔来做酒席,她肯定能答应,毕竟自家男人帮了她家不少忙。但用这些忙让人家小姑娘给自家忙活事,那还是不好。

所以她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就是在村里办,到时候菜弄好点,一样有面子。

其实她还猜对了,若是叫阿渔去给她办酒席,洛渔是会答应的,毕竟俩家关系好,卢队长又确实给家里帮了不少忙,她拒绝不了的。若说洛渔高兴去办酒席吗?那可能不会太高兴。平日里已经很忙了,酒席这东西若是弄不好责任在她这,以前在宫里张罗过太多次的宴席了,她实在是疲乏。上回只是给宴席做一道菜而已,还是随她心意做的,做起来轻松自在,她也就没拒绝。但办酒席不一样,人家还是娶媳妇,自然是看重的。

送走了卢婉慧,张秀梅跟洛渔商量送多少钱的礼钱。

村里办酒送礼钱都不多,五毛一块都算多的,还有不少是送鸡蛋或者肉的。近几年生活好一些,稍微走得近一点可能会送个两三块。

当初张秀梅病了,卢队长他们家捐的钱算是最多的,足足有一百块。现在人家孩子结婚,他们这送轻了不好。

张秀梅在纠结,直接送一百块回去人家还得吓到,送少也不像样。现在他们家也不缺这点钱,要趁着机会把钱还回去才行。

洛渔表情冷淡的点点头,“随阿妈你张罗。”

说完她直接进了厨房,也不跟张秀梅多说话。

坐在凳子上的张秀梅摇摇头,无奈的笑了下,孩子因为手术的事还跟自己生气呢。随自己就随自己吧,送五十好了,走账上就送十块。剩下四十直接塞给婉慧。

她跟卢婉慧差不多大,人家孩子都结婚了,自己孩子还什么都不懂呢。不过当初她生洛渔也生得晚,自然是赶不上人家。以前孩子阿爸还说了,想让阿渔招女婿的。

唉,想那么多干啥,先把女儿哄好才是。

这头洛渔和张秀梅闹脾气,黄阿芳家里高兴得都差点办酒了。

为啥高兴,她那个瘫痪了多少年人还痴呆的婆婆,好了。

不光是亲戚来看热闹,周围街坊领居也都过来,这么个老婆子,早就瘫床上的,平日里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谁都说黄阿芳命不好,婆婆也没帮过什么忙,结果出了这事,倒是她照顾。

但她照顾得好,老婆子身上没长褥疮,也干净。但凡是进屋看过的,都说黄阿芳人好。

但人好是一回事,命不好又是一回事。大家都觉得,老婆子也差不多要没了,哪知道突然间就好了。

“阿芳,还是你会照顾人,阿妈居然还能好,我都没想到。”

这是黄阿芳妯娌,当初老婆子瘫痪,她第一个说自己孩子要上学,她没时间照顾。也不想黄阿芳家也是两孩子上学,她还得上班呢。

“还得谢谢二嫂,要不是二嫂照顾得好,我妈也不能好。”

这是黄阿芳的小姑子,嘴上甜蜜话是说着的,实际上自己亲妈生病到现在也没来看过几回。当初说好黄阿芳照顾每家都给钱的,到现在就这小姑子一分没给。

黄阿芳男人厚道,没给也不去要,说是自己亲妈,该照顾的。可她男人上班也没照顾几回,还不是落在黄阿芳手上。

老婆子穿着靛蓝色棉布薄衫,一条黑色棉布裤子,脚下穿着黑布鞋。之前头发还是白的,现在居然还转黑了不少。坐在床边跟大家伙聊天,看那精神状态,一点也不像瘫痪了几年的老人,返老还童了一样。

倒也没有那么夸张,现在看着确实是个很有精神的老太太。

“主要是还是我儿媳妇照顾得好,别看我那时候什么都说不出来,实际上心里明镜一样。她一回家就给我擦身体,身上弄得干干净净的。有时候班上一半,还会撵回来给我翻身,怕我老是一个样子不舒服。后来我喜欢吃她买回来的东西,她就天天买。那时候我就在心里想,这么好的儿媳妇,我可不能再拖累她了,这么想着想着,结果病就好了。”

老太太笑容满面,慈祥得很,看着黄阿芳的眼神都疼爱得不行。

要知道以前老太太对黄阿芳可不这样的,她还不喜欢这个话不多的二儿媳妇,喜欢老大家的呢。若不是病了这么一遭,也没看清谁才是好的。

黄阿芳自己倒是眼眶一热,其实她也就是不忍心,这些日子坚持下来,累是真累得够呛。也没指着老太太能记得,只是想让人舒服点而已。现在被老太太夸了,再想起从前,哪能不想哭啊。

“你这儿媳妇确实好,这几个月我老看她从外面买吃的,心里还想着她败家不会过日子呢!哪知道是给你买的。你好福气啊,碰到这么个好儿媳,我都羡慕得不行。”

这是坐一旁的邻居老太太说的,边说还边打眼瞧自己儿媳妇。她儿媳妇一脸尴尬,赶紧点头说肯定会照顾好阿妈的。

一时间大家都在夸黄阿芳,夸得她都躲了出去。

屋里又有人问老太太怎么好的,老太太其实也不清楚,就是吃着自己喜欢吃的,然后脑子清醒了,想着不能给儿媳妇添麻烦,慢慢的身上有劲了。再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人也能坐起来了。时间长了,自己这病就好了。

有些老太太就说她走大运了,也有说她以前做的善事多返回来了什么的。反正啥吉利话都往这边套。

这年头家里有老人身体不好或者瘫痪的不多,不代表没有,有几个是看这老太太好了,特意过来打听怎么好的。听说只是这样还有些失望,又把黄阿芳叫进来问。

她是照顾人的那个,她自然是清楚的。

黄阿芳也不瞒着,大大方方的把洛渔的小摊报出来。

“你们也别笑话我,就是有一次,我看医院边上摆摊的小姑娘受欺负了,帮忙说了点话,然后在她摊位上买了碗鸭血粉汤,回来先喂给我妈吃。说来也奇怪,平时我妈吃什么都随便吃吃的,也吃不了多少,结果那天吃了不少。后来我没买了,我妈躺在床上就呆不住一样,老是要吃。我那会怕那小姑娘在里面放了什么不好的东西,还去找了她的。结果边上有个人跟我说,他老婆身体原因躺在医院里,也是吃了那家的东西后来就慢慢好了。你们说这多玄乎啊,哪有吃东西就好的?但那会我妈老是要吃,我将信将疑的,就每天去买一份。别说,只要当天吃到了嘴,我妈就不闹了,安安静静的。后来人越来越清醒,我还是天天买给她吃,她就乐意吃那家的,不管是啥都喜欢。我想着,没准真跟那家摊位有关系。但这也就是一说,我也不敢瞎传。”

她这说得神乎其神的,直把大家忽悠得不行。

好些老太太都迷信得很,一听她这么说就信了。

“说不好啊,也不止你们好了不是?还有其他人也是吃那家摊位好的。”

“这可是玄乎,但以前我听我太太说过,她得了病也是看不好的,结果自己天天喝村里一口井的水,愣是给喝好了。”

“没准就是水的事,如果那摊位做吃食用的是井水,还真有关系也说不好。”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些关于井水玄乎的事,黄阿芳也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明路她是指上了的。至于老太太好全乎跟那摊位有啥关系没有,她也不敢说。

洛渔这摊位照常摆着,结果今天刚开业,就围上来一群老太太。

老太太们左看看右看看,又打量着她们。

其中一老太太凑上前,眨着眼睛问,“小姑娘,你家这用的是井水不?”

“是啊,阿嬷,我家院里就有井呢。”

洛渔也不知道这些老太太问这些干什么,笑眯眯的回答了。

那老太太眼睛一亮,从后面掏出个开水瓶。

“那我们能上你家打井水不?”

作者有话要说:  井水:你们不要过来啊啊啊啊

最新小说: 末日降临:以强化称霸 理想主义消亡史 源能新起 我就卖个房,全世界都慌了! 南明义军 逆境富豪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御兽之王:开局龙息史莱姆 诱财路 这个异界烟酒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