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清穿成康熙表妹 > 40、040章让他更生气

40、040章让他更生气(1 / 1)

“我的明夷哦,这都长成大姑娘了,真好看,比起你额娘要好看得多了。”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身着蒙古服饰的妇人一来见着明夷就搂在怀里,出口是满语,脸上带着笑意的夸赞着明夷,把一旁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弃之不理了。

“姨母风采依旧,不减当年。还是这么好看。”明夷用满语夸赞,长辈见面无非夸赞着小贝长大成人越发美丽,小辈见着长辈何尝不是称赞着长辈风采依旧,还是当年那般俊俏模样。

妇人正是明夷的姨母,爱新觉罗阿图,大清的固伦淑慧长公主。

远嫁蒙古和亲,却依然让自己活得光彩夺目。皇太后在空隙这会儿唤一声姐姐,淑慧长公主顾不上,只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明夷很喜欢眼前这个平和又爽朗的姨母,淑慧长公主同样极是喜欢明夷,抱在怀里都舍不得撒手。

“瞧公主抱着小格格舍不得撒手的样子。奴婢倒是想起了公主以前小时候的一些事。”苏茉儿在旁边看到如此重逢的场景,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事,那些时候的孩子和现在的不一样,可是有些情分又是一样的。

“额娘,苏嬷嬷。”苏茉儿出声,淑慧长公主才朝一旁的太皇太后和苏茉儿问候一声,太皇太后嗔怪地道:“你倒是还记得我这个额娘。”

“额娘就在这里,我怎么会不记得,只是看到明夷一时顾不上额娘,难道额娘还会和明夷吃醋不成?”淑慧长公主这么一说,太皇太后真想吃醋,现在还能继续吃下去吗?

太皇太后没有半分不好意思的道:“我就是吃醋又怎么样,我是你额娘,见着我不说先问候你额娘,倒是顾着明夷。”

这样的太皇太后让淑慧长公主和明夷瞧着都不禁笑了,明夷赶紧跑过去抱住太皇太后的胳膊道:“姨母顾着我,我顾着外祖母,都是一样的。”

淑慧长公主在一旁笑开了,“额娘看看,你这外孙女多贴心。和她额娘一样。”

提起明夷的母亲端献长公主,太皇太后的眼中流露出怀念,“是啊,不知不觉我们明夷都长成大姑娘,比她母亲当年活着的时候还要出色。懂事听话和她母亲如出一辙。”

“还好有我们明夷在。”端献长公主早逝,对于他们这些亲人来说是悲痛。端献长公主留下明夷,是对她们的安慰。

“格格快领公主进去。”苏茉儿看到他们眼中流露出来的悲伤,适里的岔开话题,太皇太后回过神来连忙的道:“对对对,说得极是。”

淑慧长公主上前和明夷一左一右的搀着太皇太后,有说有笑的进去。

到了太皇太后的寝殿,淑慧长公主看到一旁的紫檀木茶台,“额娘这些年越发的喜欢这些汉人的东西了。”

“可以修心养性,有什么不喜。,明夷给你姨母泡杯茶。”太皇太后使唤明夷,这些东西明夷从小就和太皇太后学习,耳濡目染的,明夷学得极好。

“我们明夷也学会泡茶了,那正好,泡一杯给我尝尝。”淑慧长公主一听明夷都学会了,有意尝尝,招呼明夷只管使出她的浑身解数。

明夷乖乖巧巧的应一声是,走到茶台前,同太皇太后、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道:“外祖母、皇太后、姨母请坐下。”

紫檀木的茶台一张主椅四张副椅,明夷站在主椅上,也请太皇太后、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坐下。等到都坐下之后,明夷才坐下,开始煮水泡茶,一系列的动作宛如行云流水,看得淑慧长公主目瞪口呆,又觉得分外优雅。

烟雾缭绕中的明夷,宛如置身于仙境中的仙子,淑慧长公主心中感叹不已,随口就问太皇太后,“我们明夷年纪也不小了,额驸可选好了。”

不说这话气氛极好,话音刚落下,明夷泡茶的动作都一僵,太皇太后能让皇太后不许提起这些事,面对女儿的询问,太皇太后道:“皇上要明夷留在宫中。”

淑慧长公主一听眨眨眼睛,忽然侧过头问道:“给我们明夷什么份位?”

皇太后在之前就问过这个问题,可是太皇太后提醒皇太后,从今往后不许再提,具体的话并没有多说,现在...

“姨母,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这个答案明夷开口才能阻止淑慧长公主继续问下去。

淑慧长公主怔住,一时不解明夷话中的意思,什么叫这样挺好的?

明夷将茶端到太皇太后的面前,再到皇太后,最后是淑慧长公主,“请。”

太皇太后端起茶喝了一口,皇太后根本不敢开口,乖乖的端起茶喝起来。

淑慧长公主目光落在太皇太后和明夷的身上,可是这么两位根本不受影响,淑慧长公主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额娘,明夷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听到的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当长辈的只希望明夷可以高高兴兴的,所谓的份位要来有什么关系?无论有或是没有,有我在一天,无人敢对她不敬。”太皇太后如此的宣告,淑慧长公主就算还有满腹的想法也不能再说出口。

“喝几杯茶回去休息一会儿吧,明夷给你准备了一些爱吃的菜。”太皇太后知道淑慧长公主的心里有很多疑惑,但是这些事情不需要当着明夷的面讨论。如此打发淑慧长公主的意思,淑慧长公主瞪大眼睛显得不满。

“去吧。”太皇太后才不管淑慧长公主怎么大眼瞪小眼的,催促她赶紧去休息。

明白现在不是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淑慧长公主也就站起来。想到了一件事,还是回头和太皇太后道:“我此次回京不仅仅是看额娘,也是因为蒙古有些异动...”

细细的和太皇太后说起蒙古的情况,太皇太后听得脸色甚是凝重,最后轻声的和淑慧长公主道:“此事我知道了,我会告诉皇上的。”

重要的事情说完了,眼看太皇太后还是要淑慧长公主回去休息的意思,明夷起身同淑慧长公主福身相送,苏茉儿站在一旁笑着相请,淑慧长公主只能跟着苏茉儿一道离去。

淑慧长公主一走,太皇太后看向旁边的皇太后道:“你也先回去吧。”

皇太后明白,太皇太后这是不希望她留在这儿,有些话不想让皇太后知道,皇太后站起来福福身,退下去。

明夷等苏茉儿引着淑慧长公主走远,皇太后也走了,乖乖的给太皇太后又奉上一杯茶,太皇太后头有些痛,原要闭目养神,叫明夷端茶而来的动作惊着,抬眼望向明夷,从明夷手里接过茶杯,低下头把玩着茶杯,似是不经意地道:“怎么想的?”

“眼下三藩之乱尚未平定,有些事不适合做。”明夷是这么想的,太皇太后点点头,何尝不是同样的想法。

“给皇上写封信。”太皇太后说完心中的想法,催促明夷一句,明夷瞪大眼睛,显然不情愿。

太皇太后慵懒的问,“你不写是想让我这个当外祖母的写?”

...那绝对不能!怎么说太皇太后都是长辈,太皇太后让明夷做事,明夷能不做?

“我马上去写。”当机立断,明夷一刻都不敢耽搁。至于信中的内容,根本不用太皇太后吩咐了,方才太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你来我往说的话,明夷要是再不知道,太皇太后想让她写信给玄烨写的什么,枉费太皇太后养了明夷这么多年。

明夷落笔如行云流水的将蒙古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玄烨,落款必须是太皇太后。

写完之后明夷吹干纸上的墨汁,这才拿到太皇太后的面前,请太皇太后过目。

明夷写的一手好颜体,太皇太后看完之后感叹道:“你这一手好字实在难得。”

“还行还行。”被夸奖了,不枉费明夷这么多年来辛勤练字,明夷的脸上挂着笑容,太皇太后伸手捏了一记她的脸。

“人人都知道皇上喜欢的是董其昌的字,因此自幼所学的也是董其昌的字帖,你倒是好,和皇上从小一起长大,反而一意孤行练习颜体。”太皇太后说到这里颇是无奈,明夷反而理所当然的回答。

“皇上有皇上的喜欢,我有我的喜欢,他喜欢他的,我喜欢我的,为什么我要学他?”

没错,虽然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明夷的确很清楚玄烨喜好,从小一起练字的时候,玄烨就拿着董其昌的字帖,想让明夷按董其昌的字练。

明夷又不是真孩子,哪能任人摆布,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喜好。

果断毫不犹豫的挑出她最喜欢的颜真卿的字帖,就练颜真卿的字。练字这件事情上玄烨没少让明夷改喜董其昌,威逼利诱,什么手段都拿上了,明夷依然果断的决定喜欢她的颜真卿。

“是啊,从小到大你什么时候因为皇上的喜欢而喜欢一样东西的?”太皇太后一想也对,打小明夷就不肯顺玄烨的意,只要是明夷真正喜欢的,明夷无论玄烨用出多少手段,明夷依然会坚持下来。

目光在明夷的身上流转,最后化作一笑,太皇太后吩咐道:“封蜡送回。”

信都写好了,封蜡这种事明夷同样亲力亲为,信中的内容关系重大,绝不可外露,都写完了,接着把信封好送出去,也没有什么。

事情办完,明夷道:“我会乖乖的不乱跑,外祖母快去看看姨母吧。”

当母亲的人好不容易见到女儿,要不是因为明夷在,太皇太后早就和淑慧长公主一起说话了。明夷也得自觉,不能打扰人家母女团聚。

“就你懂。”

“我想到了一个不错的菜,这就去。”太皇太后的嗔怪,明夷才不管。本来今天是可以去香山寺一游的,如今被困在静宜园中,也罢,静宜园的风景也不是到处都去看过,不如去钓鱼吧,念头一起,明夷想到的,晚上吃水煮鱼。

太皇太后让明夷离开,本意是让明夷回去好好休息的,没想到明夷一个转弯又跑出去玩了,想喊人回去休息,人早就跑远了,哪里能找着。

转到淑慧长公主那里去,淑慧长公主问起明夷哪去了?太皇太后莫可奈何的一叹,“就是个坐不住的。跑去钓鱼了。”

淑慧长公主听得大笑不已,“瞧着她还是和以前一样,高高兴兴的,挺好。”

“可不是。自从来了静宜园,小格格每日出去疯玩,你瞧她那高兴的样子,比在紫禁城里好多。”有太皇太后坐镇,苏茉儿不需要再守在明夷的身边,接过话说着,亦是高兴得很。

“由她高兴就好。”太皇太后到了这个份上,对明夷的希望唯有是明夷能够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

淑慧长公主正色地问道:“额娘,明夷和皇上到底怎么回事?”

太皇太后方才不说,这会儿和淑慧长公主在一起,自无不可说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淑慧长公主震惊无比。

正是因为如此,晚膳的时候见着明夷,神色古怪的连看明夷好几眼。明夷察觉到淑慧长公主的眼神当做没发现,想必是太皇太后已经和淑慧长公主说清楚,一切都是明夷要求的,不是玄烨不愿意给明夷份位。

明夷这样的要求在很多人看来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明夷宁愿无名无份的和玄烨在一起,也不愿意成为玄烨的妃嫔。

没有问出来,明夷就不管淑慧长公主的眼神如何。

如今正是吃鱼的好季节,明夷在静宜园钓起好几条大鱼,让厨下将鱼刺全部挑出来,片成鱼片,水煮鱼,酸菜鱼,不同的口味,端上去的时候,看得人食欲大开。

“外祖母、皇太后,姨母快尝尝。”饭桌之上,吃东西最为要紧,这么多的好菜,难道都不想吃吗?

淑慧长公主一听才注意桌上的菜色,莫可奈何地道:“还是那么喜欢吃辣!”

当姨母的岂不知明夷的喜好,可是看到这水煮鱼,酸菜鱼的,虽然控制不住的分泌口水,也为明夷的口味莫可奈何,明夷高兴地道:“无辣不欢。”

“从前额娘素来喜欢吃清淡的,现在都让明夷带坏了。”淑慧长公主想起以前太皇太后的喜好,现在倒好,陪着明夷吃香喝辣的。

“姨母,外祖母不吃,看着我吃。”明夷答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太皇太后宠溺地道:“是啊,就因为你喜欢吃辣,宫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跟着你的喜好做菜,如今还有人记得我喜欢吃什么?”

最后的一句嗔怪落在明夷的耳朵里,明夷笑眯眯地道:“别人不记得我记得就好。”

就算桌上有水煮鱼、酸菜鱼,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太皇太后喜欢的清淡菜色,明夷将太皇太后喜欢的菜色推出来,淑慧长公主带着几分试探的询问,“你记得你外祖母喜欢吃的,可记得我喜欢吃的?”

“当然记得。姨母最喜欢就是吃鱼,所以你看水煮鱼酸菜鱼。”吃鱼的季节没错,最重要的是淑慧长公主喜欢吃鱼,明夷就变着法子做出新菜色来。“姨母你快尝尝。”

淑慧长公主面带笑容的起筷,“一番盛情难却,纵然不喜吃辣也得一尝。”

一家子有说有笑的吃起饭。一开始只是盛情难却,一试水煮鱼酸菜鱼的淑慧长公主吃着吃着就算辣得嘴都红透了,也吃得不亦乐乎。

期间淑慧长公主更注意到明夷吃归吃,像这些重口味的菜,太皇太后想吃多,明夷也不让,明夷尽给太皇太后上清淡的菜色,太皇太后好像也习惯被外孙女管着。

一桌的人,明夷吃得欢喜,瞧着她的吃相,让人瞧着好像吃着全天下的美味,淑慧长公主瞧得欢喜,最后跟着明夷不自觉的多吃了一碗饭,吃完之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皇太后出宫之前心情不好,如今见到明夷吃得欢快的模样,不由的笑道:“每回同明夷一起用膳,总是不自觉的多吃些。”

淑慧长公主认同地点头,见明夷大块朵颐,也就控制不住的多吃了些,淑慧长公主也是一样的。

“皇太后,正所谓天下之根本在食,民以食为天,再大的事也大不过吃饱喝足。像我们这样能够随便吃的人,不知天下多少人羡慕。所以美味当前,就该开心的吃,绝对不能错过。我们吃得好,厨下的人更乐意做出更多的美食,吃完这些菜,是对他们的尊重。什么时候能让天下的人都和我们一样能够吃饱喝足就好。”明夷从来不会浪费粮食,太皇太后在这一点上也是一致的,吃多少做多少,能吃完的,你吃多少都行,若是吃不完,绝不能浪费。

皇太后瞠目结舌的听着明夷吃饭发出感慨,想到别人,真是像极了太皇太后。可是转念一想也对,在让天下的人吃饱穿暖确实是一件再好不好的事。

“你啊,别只顾着说这些场面话,你若是能解决天下百姓吃饭穿暖的问题,我会记你一个大功。”太皇太后给明夷出个难题,明夷眼珠子一转,一时没有回答,太皇太后却明了,明夷当真有主意了。

“说!”太皇太后本是随口一说,并不认为明夷真能想出什么好主意,现在一看不对,明夷或许真有好主意,有好主意,怎么能不利用一二,太皇太后催促明夷。

明夷感叹地道:“外祖母,大清如今比起前朝来好得多了,你看这耐旱的作物,红薯,土豆,玉米,如果想让天下百姓吃饱喝足,只要保证让百姓有田可耕,想活下来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来。大清入关以来,圈了多少地,这些地,既然叫满州八旗握在手里,他们是不是真的好好耕种,就是另一个问题。”

对于答案,明夷点到为止,有些事大家都清楚,清朝自入关以来做的那些事,总以为大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遗忘,其实谁都忘不了。

天下百姓以田地为根本,多少人手里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就是让百姓活不下去。

“当年曹操得以打下天下六州之地,就是实行屯田制,如果不想圈出来的地分给别人,也有别的解决办法,屯田。”明夷知道太皇太后想说什么,继续把另一个主意丢出来。

太皇太后捻着手中的佛珠,明夷说的这些话何意,太皇太后明白,可是想做起来不像说得那么容易。

“还有另一个办法。提高农作物的收成,这就要看看大清能不能寻到相关的人了,而且愿意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培育出比现在的作物更好的种子。产量一提高,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明夷想到的是上辈子的水稻之父,他的贡献如此的伟大,且看大清能不能寻到同样的人来,若是做成,利于天下,也利于后代。

“此类之事,非一日可成。”明夷提醒,想要做成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更别说现在这个科技不发达,或许太多的人都没有想过利用开发达到推动国家的发展。

太皇太后见明夷说着说着陷入沉思,听得挺好的,唤道:“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一并说了,我等着你呢。”

明夷一下子回过神来,笑得显得无奈地道:“外祖母,国家大事我们说了算?”

“在你看来我们皇上是一个听不进谏言的人?天下之人,若能说出利于天下,利于百姓之言自当听从。你我是皇上身边的亲人,更应该多帮皇上着想,出出主意。”太皇太后觉得玄烨不是那种听不进去人劝的皇帝,有好的主意,无论谁给出的,玄烨都能听得进去,这一点太皇太后可以肯定。

“大清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明夷同太皇太后提醒那么一句,不允许自家的外祖母揣着明白装糊涂。

太皇太后撩起眼皮的道:“我们干政了?有些事我们想到的,提醒皇上一句罢了,都是考虑大清的问题,何来干政之说?”

哈哈哈,明夷真想笑出声来,好在想起一旁的人,忍住了。除了皇太后外,淑慧长公主也是自己人,虽然听着自家的母亲和明夷讨论起国家大事来,你来我往的压根没有压力,淑慧长公主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插话。

明夷以眼神控诉的看向太皇太后,无声的询问太皇太后,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太皇太后绝对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改日皇上来了,你把你的这些主意整理整理,好好地同皇上说说。若不然,在静宜园你挺闲的,把这些事办起来也行,缺什么人我给你配上。”

听听太皇太后的话,明夷目瞪口呆,怎么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呢?

“不办?”太皇太后收萄明夷充满诧异的眼神,微眯起眼睛带着审视的问,明夷...

她敢说不办吗?太皇太后素来极少让明夷做什么事,可是一但说了,那就是想要明夷去做的,明夷敢在玄烨的面前怼得玄烨怀疑人生,不给他好脸子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前,没那个胆子。

“办。外祖母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乖乖听话。”乖乖听话,太皇太后就会给明夷撑腰,有太皇太后撑腰,明夷能在大清横着走,现在明夷最大的靠山正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道:“那就好好想想事情要怎么办,办好了有赏。”

又恢复了笑眯眯的慈祥样,明夷早习惯!

“明夷比我们有用。”淑慧长公主听完太皇太后和明夷的交谈,如是夸赞明夷一句。明夷摇头道:“不不不,姨母别夸我。”

每回被她们夸都没什么好事,明夷宁愿她们不夸自己。

“出去走走。”太皇太后站起来想要出去走走,饭后散步可是明夷努力为太皇太后养的好习惯,身体要注意锻炼的,越是上年纪越要注意。

“额娘喜欢出去走走就和明夷去,我和太后坐在这喝喝茶,聊聊天,不想出去。”淑慧长公主先一步拒绝,吃饱了就应该坐着休息会儿,她累了一天了,不想出去折腾。看皇太后的意思也是不太想去的,先一步把皇太后拉下来作伴。

明夷人都站起来了,配合无比的要和太皇太后出去,听到淑慧长公主的话忍俊不禁。太皇太后看了淑慧长公主一眼,“念你这些日子舟车劳顿且放过你一回,往后吃完不许坐着不动。”

养生之道,明夷盯得紧,太医那里也没少叮嘱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以前觉得身体总有许多毛病,这些年反而好了许多,也是听明夷和太医的嘱咐,多动少坐。

看淑慧长公主的样子,只怕在蒙古也没有怎么动,这可不太好。

“额娘就放过我这一回,下次我一定陪你去,太后,这一次也留下陪我吧。”淑慧长公主刚刚都把皇太后拉下马了,这一次也不能把皇太后给甩了。

太皇太后挥挥手且随着她们,淑慧长公主和皇太后起身相送,“送额娘。”

明夷同样朝她们福福身,这才扶着太皇太后一起走出去。

各玩各的,各有各的乐趣,太皇太后和明夷缓缓的走着,“瞧你姨母这不愿意多走的样子,明天一定要拉着她一道去香山寺。”

“多走动多锻炼身体才能更好。外祖母懂得这个道理,再好不过。”明夷拍一记太皇太后的马屁,收获太皇太后利目扫过。

“说好的有利于家国天下的事能帮的就帮。”太皇太后之所以会生气,可不是因为锻不锻炼身体这回事。而是因为明夷藏私,明夷说完没多久的话,总不能忘了。

明夷眨了眨眼睛,很是无辜的道:“就是话赶话出来的,之前也没想到这一点,自然不能和外祖母提起。”

什么政策什么培养人才的,都是上辈子听过见过的,并不是明夷想出来的。所谓灵光一闪,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想到主意,太皇太后要是因为这样就觉得明夷有意不帮玄烨,明夷可不认。

“不是和我提起,是和皇上提起。”太皇太后纠正这样的国家大事,应该和玄烨说才。

明夷撇撇嘴,显然并不认可,太皇太后注意到了。

“有些事皇上现在顾不上,你想到了,又可以帮上忙,该帮就得帮。如今我是你的底气,将来我不在了,你得成为你自己的底气。这些事别看着很小,积少成多,自然将来无人敢对你不敬。”太皇太后也是为明夷操碎了心,虽说这些事情对大清有利,对玄烨有利,何尝不是对明夷也有利?

“皇帝的宠爱,一个女人最好不要奢望,这一点你做得很好,不需要我叮嘱,可是你也得想想办法让你自己变得强大,既然你不想靠你的阿玛,那你就得靠自己。”明夷的阿玛在太皇太后看来也是靠不住的,指望这么一个人,还不如指望明夷自己。

明夷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不想帮的玄烨太多,也不想太过冒头,太皇太后这么一提,明夷来精神了。

同时也觉得汗颜,枉她一个21世纪活过来的人竟然还不如太皇太后想得明白,不想依靠别人,那就努力让自己强大,强大到自己是自己的底气,谁也别想不欺负她。

底气足够定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明夷看着太皇太后,为有这样一个能够为她指点迷津,关键时候倍可靠的长辈而欢喜。

“现在还觉得我的心偏着皇上?”别以为太皇太后不知道明夷的想法,明夷刚刚不情不愿表现,分明就是在无声的控诉太皇太后太偏心。

太皇太后这样翻出旧账,目光如炬的盯着明夷,明夷打着哈哈道:“怎么会呢?外祖母一向偏心我,什么时候偏心皇上了?”

“你如今是连一声玄烨哥哥都不肯唤了?”太皇太后一眼瞥过明夷,自从明夷知道玄烨的心思之后,一声声唤着皇上,听在太皇太后的耳朵里分外不舒服。

想必玄烨比太皇太后还要不舒服吧?太皇太后觉得很有必要给明夷提个醒。

“为什么要唤?他现在做的是一个哥哥该做的事?”明夷控诉,一语双关的听在太皇太后耳朵里,太皇太后很无奈。

“从小长大的情分,你好不容易才争来的,难道就要这样拱手让人?就算唤着哥哥,却和以前截然不同的冷着他不更刺激人?”太皇太后竟然换了一个角度劝起明夷,明夷抬起眼瞧着太皇太后,细细的一品,理智在为太皇太后的观点争论。

一个是同意太皇太后的说法,一个是反对,总觉得生疏的唤着一声声皇上更刺激人。

“罢了罢了,我就是随口一说,或者你可以自己试试怎么让皇上更生气,更拿你没办法,这得看你了。”瞧明夷拧紧眉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玄烨越发不快活,太皇太后一句话丢出来,明夷都想问一句,这是亲祖母吗?

虽说明夷的确想让玄烨不快活,尤其能气的玄烨跳脚最好。太皇太后日常都是在他们之间调和,怎么会突然之间给明夷出主意,让明夷费尽心思让玄烨不痛快?

“再走走。”太皇太后注意到明夷怀疑的眼神,不为所动的继续往前走,招呼明夷跟上。散步就应该继续散步,说那么多话做什么呢?

明夷满腹的怀疑随着太皇太后一本正经地迎对她的目光,生生咽回去,应该是错觉吧,太皇太后怎么会想让玄烨不痛快呢?

可是太皇太后说的也对,要是唤着从前一样的称呼,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面对玄烨,玄烨又该是什么表现?

虽然不太想为玄烨费尽心思,下回有机会试试看?气死他!

瞧到明夷咬牙切齿的模样,太皇太后目光变得幽深。

所谓有利有弊,且看怎么看待事情罢了,有些话当长辈的点到即止,却不能一再的强迫,反而会适得其反。

远在紫禁城的玄烨忽然打了一个喷嚏,旁边的林兴关心的询问道:“皇上没事吧?奴才去请太医?”

打一个喷嚏都是让人担心的皇帝,玄烨挥挥手道:“没有着凉,倒是觉得有人在后面算计朕。”

此话落下林兴半天不敢接话,心里直犯嘀咕,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在玄烨的背后算计玄烨,活的不耐烦了吗?

*

第二日太皇太后领着皇太后、淑慧长公主、明夷一道换上常服轻车简出的往香山寺去。

香山寺的名声颇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其中非富即贵的也不少。

到了山脚下,太皇太后下车慢慢的行走,淑慧长公主出来瞧着外面的风景,虽说一开始因为出门不太高兴,这回却是高兴了,景色好。虽说要上香山寺远着,一边走一边逛,挺好的。

能出来放风,明夷最是欢喜,乐呵呵上前搀扶着太皇太后,“外祖母,你看好多人。”

点点头,太皇太后笑道:“也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是来求神拜佛的。”

“有多少人都不打紧。满天的神佛忙得厉害,想要如愿以偿,能靠的只有自己。”显露出对于求神拜佛者寄希望于别人身上的不认同,有拜佛的功夫,不如想想如何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说的虽然在理,不过有时候求神问佛也不见得有所求,或许亦是求一个心安罢了。”太皇太后笑眯眯的接过话,明夷想了想回答,“也对。如出家就是很好的避世之道,若不是得剃光头,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也不能好酒好菜,有时候也觉得出家挺好的。”

煞有其事的挑出家的毛病,显然明夷心里也动过这个念头。

太皇太后莞尔,“佛门的规矩也不比我们俗世的规矩少,若是连俗世的规矩都守不了,就不要谈进入佛门守佛门的规矩了。”

明夷想了想也认可了,淑慧长公主无力地道:“额娘,每回听你和明夷说话,你们这一来一往的交锋,不累吗?”

各持己见,相互都想说服对方,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何累?人活着就要思考,思考就会发生不同的争议。有争议就说出来,谁能说服谁就是谁赢。有何不可?”太皇太后莫可奈何的看着淑慧长公主,对于一个不动脑筋的女儿能怎么办?

淑慧长公主摇摇头,“我是不想像你们活得这么累。”

恰在这个时候,一阵马蹄声传来,更有人不断的叫唤,“走开,快走开。”

喊着走开,马匹已经冲过来,淑慧长公主看了一眼,骑在马背上的男子惊慌失措,显然驾驭不了马儿,马儿癫狂的飞奔而来,旁边追来的人想要拉住马儿却一次又一次的看着马儿跑开。

淑慧长公主不屑的摇头,好奇的看着明夷问道:“明夷把汉人的东西学得不错,我们蒙满的东西总不会丢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夷:总觉得外祖母另有所图!

太皇太后:图我外孙女气坏我孙子?

加更来了,艰苦改文中,欢迎帮忙捉虫!谢谢!

最新小说: 绿野仙村 我叫孙贼,不是贼 祭祀自己,我成为了神话? 开局枪杀上线,我不想当卧底 背靠黑暗,向阳而生 落地成盒之考公上岸版 战!必胜! 跨界商贸 不一样的中医 村村村村村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