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1 / 1)

第32章

景熙帝不说话,魏大志还不知道他家主子已经想通了,在一旁急得团团转。

在他看来,沈主子是愿意和皇上在一起的,自家皇上呢,想给她很多,比如地位、比如名分,比如尊崇,沈主子因为某些顾忌,不愿入宫。

两人的纠结点在此,一个想给,一个不想要。

魏大志觉得这都不是事,若是沈主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跟着皇上,那才叫麻烦呢。

皇上若是真心想那些东西,日后慢慢给就是了,不必僵在此处嘛。

魏大志不知道他的思想很危险,连日久生情的精髓都无师自通了。

俗话说,日久生情,睡多了,感情就出来了,有些事自然而然就妥协了。这点也是此时的沈繁花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只能说,由她开的局,怎么结束就不是她说了算了。

“去安排吧。”

景熙帝将手中的信收好,平静地说道。

魏大志:……

敢情洒家打了一长篇的腹稿,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他很快就欣喜起来了,他家主子从来就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想通是早晚的事。只是前几天他瞧着有些烦闷呢,此刻平静下来,就代表有了决断。人看着也轻松了,想必是个好结果?

景熙帝回信了,答应了她的邀约,一连几天,沈繁花的心情都不错。

很快就到了他们相约的日子。

沈繁花前一晚早早就歇下了,次日早早就爬起来。

今天的妆也是沈繁花自己捯饬的,眉眼间得用粉压一压,可不能太明艳照人,那不是明摆着她过得很滋润吗,他知道了能不心塞?

况且她这段时间确实过得不好啊,每顿饭都少吃了半碗,她一定憔悴了。憔悴了就要表现出来啊,不然他怎么知道呢,不知道又怎么会心疼呢?

沈繁花一边收拾,一边叹气,鱼不好钓,聪明鱼更不好钓。

妆化好之后,她最后端详了一眼,美貌中带着点凄然,嗯,很好。

接下来是换衣服,沈繁花将腰间的系带一扯,寝袍应声而落,只着桃红色小衣和丹桂色亵裤的雪白的胴体便显示在等身铜镜前。

伺候她穿衣的绿倚有些移不开眼。

沈繁花倒没有注意,她正凝视着镜中的自己。这段时间她一直坚持锻炼,现在看来,可谓效果显著,肩臂两边线条流畅优美,月匈型很美,小蛮腰纤细又紧实,臀部挺俏又无赘肉,双腿笔直修长……

这身材搁在美女如云的后世,亦是不可多见的。

自恋地欣赏了一会,沈繁花才在侍女的伺候上,穿上准备好的衣裳。

一身两截裙,上半截乃粉白色窄腰上衫,下半部分乃玫瑰金带紫石榴裙,如此撞色,明明是欲盖弥彰的艳丽,反而更带出那股惹人怜惜的味道,可谓心机了。

沈繁花的大庄子距离京城外不到三十里地,这个地段是极好的了,因为皇庄也是安排在那一片,更别提她那处庄子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别家的庄子和它根本没法比。

沈繁花早早便出发了,她要提前到那里,好迎接圣驾。这些都是礼数,不能缺的。

她人到了没多久,景熙帝也到了。

看到她的模样,景熙帝顿了顿脚步,同时有点疑惑,他那边的人不是说她这段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吗?怎么感觉人还消瘦了?难道是报喜不报忧?

沈繁花不知他的疑惑,要是知道,指定笑得肚子打迭,直男审美怎敌亚洲邪术?

刚一照面,景熙帝待她和以往并无不同。

沈繁花是欣喜的,越发觉得这事有门。

接着,沈繁花按计划带他去参观玻璃作坊。

玻璃作坊,她先前交给了张翼的来管理。

这次算是检验成果,沈繁花身为主子,自然不吝让属下在大老板跟前露露脸。

得见天颜,张翼激动得很,对自家主子也深为感激。

这会,正是吃饭时间,玻璃作坊清场了。

张翼领着两人边走边看,沈繁花发现张翼将玻璃作坊管理得不错。

参观的时候,沈繁花和景熙帝聊起了植物生长原理——光合作用,最后再道出玻璃的用处。

玻璃大棚的构建不难,先将地用土墙围起来,然后在土地上竖一些木桩子,上面按照房梁的结构来搭建,再利用榫卯结构,将成批次的长方形的玻璃镶嵌其中。

景熙帝很耐心地倾听,同时将她说的,与自己几十年的所见所闻相互印证,发现她说的似乎没错?既然她是对的,那么这玻璃就是真的有用了。

不过她说的玻璃大棚,也只在冬天有用,一个冬天的时间,玻璃棚用来种一茬麦子、粟米这些粮食有点暴殄天物了。

还不如种些多种多样的绿叶菜,绿叶菜能收获一茬又一茬,然后用它们从富户地主等人手里兑换一些粮食出来。或者到了真正艰难的时候,绿叶菜也能救命。

景熙帝考虑到计划的可行性很大,不免问起这玻璃的成本来。

张翼上前回答了这个问题。

有沈繁花提供的配方,玻璃制作的成本相对不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参观完毕,沈繁花拍拍手道,“好了,看完了,这个作坊大概就是这样了,这便是我之前说的礼物,送您了,晚点您直接派人过来接收吧。”说完这句,她颇有些苦恼地道,“只不过我的庄子也得建个大棚,后头出来的玻璃,您分我一点行不行?”

她知道大周所需的玻璃不会少,她这作坊再扩大规模,以张翼之能恐怕无法胜任。

再者,她自己确实不耐烦管这些。她之前学的也不是企业管理,虽因为后世知识大爆炸,耳濡目染了一些,但终究非专业的,管理起来会很吃力,也并非她所好。

沈繁花那话一出,魏公公和张翼都惊着了。这座新兴的玻璃作坊的价值,他们都看得出来,而她呢,嘴皮子一掀,说送就送了。

张翼很快平复,在他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玻璃作坊,主子想送给皇上,那便送罢。

魏公公吃了一惊之后,便是直拍大腿,心里直呼沈主子大方,他家皇上要不敌啦。

“你不必如此,朕没生气。”景熙帝看着她,叹气,随手送出一座金山银山,这也太败家了。可当他一想到万一她真的招婿,遇到个有心计的,她岂不是金山银山大方地拱手相让?想到这个可能,他就觉得胸闷,有点喘不过气来。

沈繁花笑,他以为这是她若他生气后的赔礼?唔,也算吧。

嘴上却道,“这是说好了要送给您的礼物,你怎能不收呢?要不是想着给您送礼,这玩意我还不想折腾呢。您就收下吧,也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我也不缺这点钱。”

景熙帝失笑,“哪有人嫌银子多的。”况且这只是一点钱吗?

“我嫌!以目前沈家的财富,就算我躺着吃喝,三辈子都花不完。相比之下,您更需要它。玻璃这玩意儿放在您手里,比放在我手里更合适。而且我可不想天天遭人惦记。”

沈繁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任务。要知道,一切财富的前提,就是景熙帝在。他就相当于前面的那个一,没保住他的话,后面再多的零也毫无意义。

而且,她是真的挺馋他身子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句话她深有体会,并且打算学以致用。

这还是发生在她身边的真人真事,她是孤儿,同一批的孩子里,有个男孩比她小两岁,和她交好,她也一直将他当弟弟来看。

长大后,两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小有成就,这很不容易的。

她那弟弟学的是互联网方面的知识,算是自学成才的那种。他高考的时候,因生病发挥失常,没考上大学。后来他就出去工作,抓紧一切的学习机会。先是跟人学了ps,后来在一些互联网论坛上学习,打工赚的钱全都拿去交培训费了。当时正值互联网风头,他利用所学,开始赚钱。初时收入并不是很稳定,但每个月最少都有几千块。

他老婆就是在这时候认识他的,是他楼下超市的收银。不过她先认识他带的徒弟,通过他徒弟认识的他。认识一段时间后,在男方生日的时候,她花了八百块的血本,送了他一个真皮皮夹,顺势表白。男方很意外,同时也很感动,在考虑了两天之后,接受了女方。

她死的时候,就她所知,她那弟弟已经身家千万了。女方表白的时候,他不知所措,在电话里和她说,他从来没有收到过如此贵重的心意。是的,贵重,要知道女方当时做收银才不到三千块一个月,就敢花八百送礼表白。

这事教会了她一个道理,不管男女,都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想她一个收银员,两三千块能干啥,一个月再怎么节省,一辈子又能攒几个钱?倒不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路虎。瞧,人家这不就完成了阶级跨越了吗?

两人还在僵持着,沈繁花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吧,我让张管事分出一部分人手给您,足够另起一个灶炉生产玻璃,您觉得怎样?”

接着她又和景熙帝说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她这个玻璃作坊就维持目前的规模,转为专攻水银镜子,这个规模不需要大,走精品路线,搞搞饥饿销售,钱还不少赚,比较适合她。

景熙帝这才同意了。

礼物送出去,沈繁花心里松了口气,连忙吩咐张翼去抽调人手,以及协助组建另一个玻璃作坊。

看她像扔掉烫手山芋一样,景熙帝摇头。

正事处理好了,沈繁花邀请他去自己的庄子上赏赏秋色,松快松快。

景熙帝轻笑着应允。

玻璃作坊本就建在她的大庄子边上,此处离她的大庄子并不远,于是两人也没有坐轿撵,而是准备悠闲地走过去。

前路自有侍卫清场以防范危险,两人慢悠悠地走着,后面是帝王的仪驾。

“皇上,等有更精美一些的玻璃出来,您弄个新书房吧,书房里的窗户都装上玻璃,用上玻璃窗的屋子光线好,不费眼。”接下来就是冬天了,昼短夜长,京城的天也是暗暗沉沉的,他一天到晚要看的折子很多,光线不够的话很伤眼睛。

她知道天一暗,皇宫会点起油灯或者灯笼。景熙帝身为皇帝,不缺照明的灯。但油灯或者灯笼,火光跳跃,光线光源并不稳定,长期以往,很伤眼的。

当然,即使书房装上了玻璃窗,也并不能改善夜晚的照明状况。除非她能弄出水电或者火电来,但,谈何容易?

所以,先凑合着用吧,能改善一点是一点,聊胜于无吧。

“好。”心中有了决断,景熙帝自然不会拒绝她的好意。而且她的心意,让他很受用。

魏大志跟在后面,莫名觉得空气甜得腻人。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在十一点。感谢在2021-01-2917:53:59~2021-01-3017:59: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蝶舞30瓶;非晚10瓶;我长蘑菇了!6瓶;景苏5瓶;西岸雨3瓶;葡萄皮、爱吃面面的小木2瓶;大大、啾啾、静默颓败、伊人娜娜、yu、哈哈哈哈哈哈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小说: 医道真仙 岁月逆流重返十八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救了美女领导后,我青云直上! 末日降临:以强化称霸 理想主义消亡史 源能新起 我就卖个房,全世界都慌了! 南明义军 逆境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