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八章(1 / 1)

第48章

渭河河边,傍晚,一大片营帐拔地而起,连绵不绝。

一群士兵有条不紊地打水扎营,埋锅造饭,一片繁忙。

中心营账,这一带的巡逻特别严密。

帐里,以景熙帝为首的众将领围着中间的沙盘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皇上,大约还要三日,我们便能抵达南陵了。”

如果沈繁花在此,一定会感叹古代交通的落后,大军走了快半个月了,竟然还没抵达南陵,搁后世,也就一天一夜的车程。

她不知道的是,这还是景熙帝要求急行军的前提下,其实已经很快了。

“南昭那边情况如何?”景熙帝问。

“目前呈僵持状。”南昭那边反应也挺快的,他们大周刚决定对其用兵,那边就迅速集结了,还打算来个攻其不备。多亏了皇上当机立断,在塔木提出那非分的要求后,立即从东征军和御西军各抽调了一支军队过去,而非拖三天,出了结果之后才调兵。那样的话,南昭偷袭指定得逞了。

思忖完,说话的大将佩服地看向中间的皇帝。

“还有,对方叫嚣着如果我们大周释放了他们三皇子塔木,他们南昭愿意既往不咎。”

其他人还没反应呢,顺宁侯就嚷开了,“做他的春秋大梦!”

紧跟着有将领不可思议地道,“都这个时候了,对方还想虚张声势?”他们难道不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吗?

其实在场的都是明白人,说来说去都怪陈安和,没将南昭打疼,真打疼了,他们就不会如此天真了。何尝不是对大周的蔑视?

“南昭国该是不想打仗的。”郑国公忍不住说道。

此话一出,他旁边的顺宁侯就驳了他,“现在可轮不到他们想还是不想了。”紧接着他立即请战,“皇上,等到了南陵,某愿为先锋,杀一杀这南昭的威风!”

景熙帝没说准也没说不准。

顺宁侯看要事商量得差不多了的,于是开始耍赖,想求景熙帝答应下来。

郑国公发现这人说话时,口水一如既往地溅得四处都是,他站在他旁边真是遭罪了。于是他忍不住往旁边挪了两步,以免被他的口水喷到。

可他发现,他挪位了,这人没脸没皮地非要挤过来。

最后郑国公实在忍不住了,“你能离我远点不?”

“为啥呢?”顺宁侯歪着头问。

郑国公没说话,拿出了一条素帕子擦拭着手背上的星星点点。

顺宁侯这才回过味来,“原来你嫌弃我啊?”人当即就跳了起来,“好你个郑渊,你忘了当年咱俩被困虎头岭,弹尽粮绝饥肠辘辘之时,分食的半颗李子了?”

当初为了达到独吞李子的目的,他可是用口水将李子从头到尾都洗礼了一遍呢,就这,他还抢走了半颗,那会咋不见他嫌弃?

郑国公听到这段黑历史,脸都黑了。

“闭嘴!”

顺宁侯撇嘴。哼,闭嘴就闭嘴,反正这事在场的老人都知道!糟老头子坏得很,平时一本正经的样子,估计都在憋着坏呢。

帐篷内,众将士笑得不行,连景熙帝听到这过往糗事眼底都划过笑意。

就在这时,帐子外传来一阵食物的香气。

大家都都知道,泡面的味道老霸道了。

有人耸了耸鼻子问,“什么味道,这么香?”

刚才商量军机要务时不觉得,被这食物的香气一激,众将才发现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自己也饥肠辘辘的。

伙头兵正领着一群伙房的小子进来了,一个个还提着桶端着盘子拿着锅。

“这是啥?”众人的目光最先落在伙头兵手里端着的那碗食物上。

只见大海碗里,面条呈齿锯状,上面铺着一层炸的酥肉,周边配着一些青菜,花花绿绿的,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这时节还有青菜?

这是沈繁花弄了一些脱水青菜。

伙头兵笑眯眯地道,“这个叫方便面,是姚大人命人送来的第二批军粮,末将按照他给的做法做了一碗,端给皇上尝尝。”

景熙帝不管他们,自己一个人吃着挺香。

“就做了一碗?”众将不满地看向他,他这是不想干了是吧?

“各位将军勿恼,这个方便面非常快,小的将家伙什都带来了,这就给各位将军煮面。”

不一会,每个将领都吃上了方便面,这冷天,一在海碗面下肚,连汤带面的,吃得浑身火热,舒坦极了。

姚昇接收了沈繁花捐赠的方便面后,当即立断送出第二批军粮,竟然赶在他们抵达前追上了景熙帝他们大部队。

众将领对这方便赞不绝口,真的很方便啊,而且味道还很不错。

唯独郑国公,吃着美味的面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吃完了面,景熙帝心情很好地道,“这姚昇的能力很强嘛,朕以为第二批军粮会让他头疼一阵子呢。”

他知道筹集军粮是苦差,特别是这两年年景又不好,条件摆在那儿,他也没打算对姚昇这个军需官多加苛责,想着军粮只要能续上趟儿就行。

众将领散了之后,景熙帝拿起姚昇一道送来的信,他在信中,说了他筹集军粮的经过,其中对荥阳县主的慷慨解囊暂不绝口,夸了又夸。

景熙帝将信看了,还看了两遍。面上是沉默不语,心里却是一片滚烫。

魏大志有些好奇,他料想这封信应该说的都是好事儿才对啊,姚昇又不傻,工作完成得好还去说扫兴的话。

景熙帝笑道,“原来不是姚昇能力强,而是那丫头帮忙了。”

魏大志立即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这就难怪了。奴婢还想着,这姚大人能力是有的,但往常也没见他效率那么高呀,原来是荥阳县主帮忙了呀。奴婢听说,这次送来的粮食可不老少呢。”

景熙帝微微颔首,这一车车粮食,少说也有几百上千石,她眼睛眨也不眨,说送就送了。

“方便面……”他呢喃着这几个字,然后笑道,“她总是有些奇思妙想。”

魏大志:莫名觉得嘴巴里有点甜是肿么肥事?

南陵边境,战火一触即发,大周国内,时节已入冬,各地却一片热火朝天。

本来冬天就是猫冬的季节,便是再热闹的村子入了冬都是安安静静的。

想想,大冬天白雪皑皑,寒风萧萧,加上土地都冻上了,不猫冬能干啥呢。猫冬多好啊,一则屋内总比屋外温暖,二则少点动弹,还能节省点粮食。

但今年很不一样,比如他们这个离京城只有二三十里地的白云村,今年就迎来了两位官府派下来的手艺人。

对方找到他这个白云村的里正,拿出官府文书,说要给他们盘炕。

这些日子太冷了,他都没有去县衙,竟不知道出了这样一份公文。里正拿着公文仔细看了,特别是右下角那个大戳印,确认是县衙的大印无疑。

接着,对方说了一些火炕的好处,等各家各户都盘了火炕,他们今年冬天就不怕会冻死人了。

里正心说,这么好,必须盘啊。何况对方还不收工钱,免费指导。

这天气是真的冷啊。说起来让人心酸,他们村就有不少人家,一家子人仅有一身厚衣裳,都是出门的那个人穿,其余人只能一起挤在床上盖着被子取暖。

等有了火炕,听说只是费点柴火,整张炕连屋子都是暖暖的。这可太好了,至于费柴,那都不是事儿。村里人只要不懒的,谁家不是在冬天就存够了一冬的柴火呢?

里正寻思着不知道火炕是什么样的,村民们估计不太敢让对方在自己家中动手。那就由他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让他们先在他家盘一个。

他把话一说,对方笑了,说了一句稍等,然后便拿出一个册子,他们翻到白云村那页,告诉他,他们白云村第一批盘炕的人有三户,他这里正也在其中。

他探头一看,发现那册子上,白云村的下面,确实有他这个里正的名字,除了他以外,还有铁柱和他堂侄子的名字。

他连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册子上有他和堂侄的名字不稀奇,他小小是个村官,他堂侄在县里开了间铺子,也算是村里比较有名望的人了。

但是铁柱,就妥妥一农家汉子啊,咋他也在名册上呢?

“你们先前是不是给咱们军队捐粮了?”来人心情很好地问他。

里正点头。

“那就没错了。”对方一抵掌,“我们下地方盘炕,是朝廷的一个惠民政策。但我们人手就那么多,不可能给每一家都盘的。”

“里正点头,是这个理儿。”

“所以,我们只能优先给之前捐粮的人家先盘。”老手艺人没说的是,他们还会顺便从中挑一两个聪明的人来教,等几个火炕盘好了,他们也教会了。剩下的火炕,就由他们村自己人给自己人盘。

要是别的村子没一个人捐粮的呢?因为就他所知,邻村就是这样的。里正差点就问出口了,但话到嘴边,他识趣的闭紧嘴巴。

他们先去铁柱家里,里正上前拍门,等见了正主连忙说明了来意。

时间紧,任务急。他们没有太耽误时间,直接就动手了。

挖泥,打土坯,官府手艺人领着铁柱做。

里正连忙把家里的小儿子叫来帮把手,官府的人见了,也没说什么,直接让他跟着一块儿干活。

铁柱家一下子变得热火朝天,左邻右舍都围了过来。

里正把盘炕的前因后果一说,众人心里就很微妙了。

之前铁柱去捐粮时,村子就有不少人说他傻。

他家本来就穷,好容易今年进城打了个短工,听说是给沈国公家的作坊干活,赚了些银钱,将屋顶修葺了一番,又添了一些家什,估计也剩不下多少了。

就这样,他前阵子还从家里拿了一些粮食白白捐出去了,知道的人都很不理解。现在看来,真是傻人有傻福。

里正和里正堂侄在他捐了后,大概是为了名声以及面上好看,也跟着捐了一点。现在也跟着沾光了。

官府的手艺人上手给他们示范了如何打泥坯子之后,只做指导,不再动手,不合格的地方他们会指出来。要知道,泥土坯子他们是不管的,本来也不难,他们都管了,岂不是要累死了?

至于村民的围观,他们也不介意,想学就学呗,能学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等将三家的火炕盘好时,铁柱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了。官府手艺人又就他不理解之处指点了几句,看他点头了,就知道差不多了。

接着,官府那俩手艺人又教他们如何在炕边种菜。

这话一出,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啊。村民们连忙七嘴八舌地问开了。

先前盘的这炕已经是好处多多了,现在听说还能在炕边种菜,这可不得了!

要知道他们这地方,冬天想吃点绿叶菜,那是天方夜谈。现在盘了炕就能种菜了,虽然种出的量不大,但能解决一家子的吃菜的问题也是好的呀。

官府手艺人走的时候,村民们千恩万谢地送他们出村,甚至还凑了一些吃食给他们,但被他们拒绝了。

“这是我们分内之事,你们不用太感谢我们,要感谢便感谢朝廷感谢咱们皇帝陛下吧。”

村民们一想,确实也是啊,他们大周有一个好皇帝。

从白云村出来,两位手艺人感叹,这活虽然东奔西走,但是干完心里舒坦。

官府的人走了之后,铁柱和村子家的小儿子后来就成了他们村以及附近村子的香饽饽。大家都想请他俩给去家里盘个火炕。

一个冬天下来,铁柱家靠着这手艺攒了不少银钱,后来等农闲的时候,就盖了几间新房子。

这样的例子在大周有很多,这个冬天,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不过这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给大家拜个年。本章留评前一百发个小红包。感谢在2021-02-1000:50:34~2021-02-1023:46: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迷路的绿茶10瓶;41831938、大肥鹅嘎嘎嘎嘎、酒吧5瓶;小仙咩3瓶;yu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小说: 医道真仙 岁月逆流重返十八 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救了美女领导后,我青云直上! 末日降临:以强化称霸 理想主义消亡史 源能新起 我就卖个房,全世界都慌了! 南明义军 逆境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