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117(1 / 1)

鹿岁认捐的这条路本来就与京杭大运河重合,路程比京杭大运河更长,若是不运大批量货物的话,速度还比走水路的速度快。

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条也是最长的一条马路,这条被取名为“鹤林大道”的马路本来就声名远播,引来了不少人文人墨客的围观与好奇,再加上鹤年话本儿的名气加成,这条路一度越过了皇宫的风头,成为当世所有人最好奇的建筑。

名气大了,自然会引来不少人的好奇,从而让这条路的名气更大,连带着鹿岁与鹤年笔名的名声,也跟着这条路声名远播,成功走入了千家万户。

这样的效果,让一些本来不想让自己的钱打水漂的商人都生出了几分势在必得之心——

虽然没办法造一条世界上最长得道路,但第二长还是可以的啊!

于是没多久,户部与工部再次迎来报名狂潮,而这一次前来报名的商人,那都是连朝廷都有所耳闻的真正豪商,其中不少甚至是为前朝皇帝办事儿的皇商,还有一些靠着海上航线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大海商。

这样的商人,那是真的不差钱。

就差保护自己的好名声与权力。

权力难得,眼瞧着皇上也没有开放捐官这条路,这些大商人为了保护自己,便只能在名气上下功夫。

但以往想要好名声,那都是要做好事,并找到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不嫌弃他们满身铜臭味,为他们吟诗作赋将好名声宣传出去的文人。

但这样的人……

看看如今这些商人到底是靠着什么出名,便知道那些文人墨客对他们到底有多避之不及了。

就算本身不嫌弃他们,为了不被其他人排挤,那也是万万不敢给他们写诗作赋夸上一夸的。

而如今,摆在他们眼前的就有一个机会——

认捐公路,虽然花钱多,但名气也大,还能得到乡民的感激。

而且这钱也并不是真的打了水漂。

像是住在京杭大运河一带、且生意就在这一带的商人还好,没有马路,他们还能走水路,没路对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其他地方的商人,或是生意不在京杭大运河一带,而是在其他地方,比如两广一带的那些商人,有没有一条平坦光滑,下雨天也不会特别影响赶路速度的道路,那可就太重要了。

因为种种考量,想要认捐道路的人那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一茬又一茬,完全不见停止的时候。

有的人可能是觉得长度不够数量来凑,报名了一条路不够,他还隔山差五地就到户部报名,想要认捐哪儿哪儿哪儿到哪儿哪儿哪儿的一条路,隔天来一次,隔天又来一次,每次来认捐还都会确认一遍,自己认捐之后,是真的会在道路两头立碑,将自己的名字刻上去。

一旦确认,他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本来是好事,但让户部觉得无奈的是,这位商人认捐的道路所在地吧,除了第一条之外,那完全与他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天南海北的,几乎全国各地他都插了一脚。

户部官员:“……”

虽然像是这位商人一样,认捐这么多条路的有且仅有这么一个,但认捐两条以上道路的人,那还真的不少。

按照他们这样搞,毫无意外,没多久就出现了重合的地方。

然后,户部的人直接祭出大杀器——

办一个拍卖会,让他们自己竞价,谁价钱高就让谁认捐。

拿下名额的自然欢天喜地,没有拿到的也不在意,转头再找其他没人认领的路就好了。

国家这么大,想要将全国各地铺满水泥路,那还真没那么容易。

当然,也会出现好几个商人合资,认捐一条超长道路的情况。朝廷对这样的行为是非常鼓励的,只要查探之后确定他们说的路可以修,便会立刻登记在名册上,甚至还会优先给他们修。

毕竟这样的长路很好安排水泥坊的位置,修建起来也比一段儿一段儿那种更简单。

……

鹿岁认捐的“鹤林大道”正式修成,已经是来年四月了,那时候科举都考完了。

猫寿本来跟着季崧与工部右侍郎等人在外奔波,春闱之前还特意提前回到京城做准备,然后毫不意外地,直接考了一个状元。

但这个状元与其他状元不一样的是,他并未进入翰林院,而是直接被皇上分配到了工部,担任了右侍郎一职,而原本的右侍郎,则直接升到了工部尚书的职位。

其他人不太能明白皇上这样安排的用意,你说皇上不重视猫寿吧,她直接将人安排去了六部之一的工部,你说皇上重视猫寿吧,她又没有直接让猫寿去吏部与户部这样的热门部门。

所有人一头雾水,没搞明白林柳这样做的用意。

但等到水泥坊建造到第五个的时候,季崧一行人突然传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猫寿改进了高炉的一个小结构,成功让高炉内的温度更高了。

到第六个的时候,又有好消息传来。

猫寿又改进了高炉的一个结构,成功将高炉的大小变小了,建造起来更容易不说,也比以前更省时省力,建造时间都变短了。

第七个、第八个……

几乎每到一个地方,猫寿都会传来好消息。

等将水泥坊开遍京杭大运河一带之后,最后建造的那个高炉的样子已经与以前判若两炉,就算将两个高炉摆在一起,也不会有人猜到两者其实是同一样东西。

到最后,猫寿甚至在建造高炉的时候,就地取材用上了水泥。

林柳看过图纸,发现经过猫寿改造的高炉,与现代的那种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林柳:“……”

猫寿在科学方面的天赋,真的是体会一次就让她惊叹一次。

改造到这个地步,高炉的结构与材料已经没什么可以改动的了,毕竟材料有限,猫寿就算有超乎现下水平的知识储备与智商,也根本没办法造出更好的高炉了。

但这样的高炉已经非常好了,不论是煅烧效率还是里面的温度,比起之前都已经有了非常高的提升。

右侍郎,不,工部尚书几乎每天都要到新式高炉面前晃悠一圈儿,然后摸着胡子笑得合不拢嘴。

……

之后两年,季崧、猫寿与工部尚书三人分作两路,开始在全国各地建造水泥坊。

而随着水泥坊的建成,光滑如青石板路的水泥路,也开始在全国各地铺开。

……

季崧等人奔波在外,他与林柳之间的婚期自然只能再次延后。

林柳并不觉得二十多岁还没结婚是一件多不好的事情,所以完全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她现在更关注的是,女学的开学日子。

科举结束,女学自然也要开学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女学一共开了三所,都在同一个地方,不过启蒙学校与培养进士的学校挨得更近,而那所只是学习才艺的学校,离得要更远一点。

如之前所料,前两所学校报名的不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就是已经家道中落,但又不甘心被家里人随便嫁人,想要靠自己搏出一条生路的人。

其中有不少人都瞒着家里人来报名的。

因为这,报名的第二天,有不少姑娘的父母家人都跑到学校来要人。但林柳早已料到这个情况,所以早早就派了侍卫在学校门口守着,一旦遇上这些人就直接将人赶走。

若是对方吵闹,侍卫们便直接抬出皇上压人——

“既然进了这些学校,就是皇上的人了。除非自愿,否则她们只要还在学校一天,你们就不能强行将人带走!”

那些人自持父母身份,虽然害怕皇上也害怕侍卫,但仍旧不甘心地在学校外面吵闹不休,为此甚至不惜说出自己女儿已经定亲,马上就要成婚的消息,希望能将人带回家。

婚嫁大事向来被人看重,提到婚嫁,哪怕是那些侍卫也有些动容。

但林柳得知此事后,却完全无动于衷,只是让人在问过那些姑娘的意见之后,确定她们并不想立刻嫁人,便让侍卫直接将人打发了。

若是有人还想再闹的,就直接将人抓进大牢。

在老百姓眼里,“那个人迟早要坐牢”几乎是最狠毒的诅咒之一了,如今侍卫直接说要将人抓进大佬,那些人自然不敢再闹。

一时间,女学附近都安静了好多。

朝中官员对林柳的做法颇有意见,但她态度坚决,仿佛谁要是敢阻碍她,就会直接摘下对方的乌纱帽……

为了自己的前程,官员们还是很识时务的。

于是此事只是在朝堂上被提起了一两次,之后这个话题便直接在朝堂上销声匿迹了。

……

女学开学,前朝皇室后宫里面的那些妃嫔,也都到了离开的时候。

一开始,当传出这三所学校里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前朝两位皇帝后宫嫔妃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加无语,完全搞不懂如今这个皇帝到底是在想什么。

等前朝两任皇帝的所有后宫都被遣散之后,所有免不得认为皇帝只是为了给自己腾地方,所以暂时将那些前朝嫔妃都安排进了女学。

不过这样的观点并未存在多久,很快就被打消了——

因为他们很快发现,虽然女学内的大部分老师都出自前朝后宫嫔妃,但并非所有的前朝后宫嫔妃都成了女学的老师。

再一打听,其他人才知道在被放出宫之前,这些嫔妃还经过了好几次考试,只有考试成绩优秀的人才可以进入女学授课。

至于那些考试成绩不够优秀的,要嘛离开皇宫之后去了寺庙,要嘛就回了娘家,当然也有自己花钱买了一个小院子,与自己关系不错的人合住的……

但这些没有进入女学的人足以说明,女学的老师并不是随便挑的。

何况之后还有不少才名远播,在某项才艺上取得了非常大成就的优秀女性站出来为她们说话。

虽然这些老师前朝后宫嫔妃的身份有些让人膈应,但皇上自己都不介意,他们好像也没有的介意的立场?毕竟换做前朝,就算有人想要跟着这些人学习才艺,也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这些人又观察了一段时间,确定皇上是真的不在意那些人的身份后,这才放心将自己的女儿送去了第三所学校学习才艺。

至于第一所第二所的那些女学生,她们本就接触不到太多讯息,大多数到女学报名也不是真的为了参加科举,所以对这些老师的身份那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

其中一些人知道她们身份后,还觉得她们非常厉害,对她们更加亲近孺慕了。

傅秋芳作为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女学生,也曾试着参加科举,但她只是考了一个童生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想要考秀才,必须等到第二年。

傅秋芳又是失落,又是庆幸。失落于自己没办法参加府试,觉得自己许是一举得中,便能脱离兄长,不需要再为朝廷的罚款为难了;但她又知道自己的水平,明白自己就算真的参加了府试,以如今的水平,只怕也没办法考中秀才。

两种情绪在她心里的交织,让她一时间没办法定下心学习。

一直到那些侍卫们的言行传进学校,她才彻底松了口气。

只要不会被随便嫁人就好……

傅秋芳本就有底子,天赋也不错,虽然最近几年荒废了一些,但时间尚短,捡起来也容易。

所以在女学没有学多久,她的成绩就突飞猛进,很快就达到了秀才的水平——

女学的校长亲口说的。

傅秋芳还是很相信校长的话的,于是毫不犹豫报名了的府试,并成功拿下了一个秀才功名。

虽然名次不算好,但对傅秋芳来说意义完全不一样。

考中秀才之后,她便再不用受到兄长的辖制了。

女学的人本来对考上秀才没有太大的希望,但傅秋芳进入女学不到一年,便成功考取了秀才功名,实在鼓舞人心。

不少原本还找不到目标的姑娘们,立刻确定了目标,开始认真地朝着考秀才这个目标努力。

不少姑娘对傅秋芳仰慕非常,身边就没有少过前来问问题的姑娘。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很长,因为学校的校长宋玟在征求过傅秋芳的意见,确定她考中秀才之后还想往下走后,便直接将她调到了另一所学校,开始进行系统性地学习科举相关的知识。

比如史书、杂书、九章算术与其他一些科举可能会考,也可能不会考的书籍。

因为傅秋芳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个学生,且暂时很可能没有第二个学生,所以她几乎是受到了全校所有老师的关注与优待。

而这些关注与优待,又全都体现在了……

对她学业上的关注与考较。

第二所学校的校长简惠贞,她的性子本就强势,以前也曾感叹过自己恨不生做男儿身,所以对于林柳想要改变女子地位的想法,她是一万个赞成。

简惠贞完全算得上是,林柳的忠实拥趸。

因为朝堂大事了解更多,也曾在权利中心挣扎求存,所以简惠贞对权力的理解比其他女人,包括盛蔓等之前在恩科得到了优秀成绩的姑娘们都要深刻得多。

对于林柳将提升女子地位的重点,直接放在入朝为官的女性官员数量,以及女子教育上的做法,她更是拍案叫绝。

所以,当得知自己成为学校校长的时候,简惠贞是最想要做出成绩的那个人。

可惜女子参加科举的时间尚短,考中秀才功名的姑娘不是没有,只是数目非常少而已——

其他地方倒是传出消息,说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一两个考中秀才的姑娘,不过这样的姑娘大多家世不错,自然不会为来上学就离开家人来到京城;京城这边虽然有三四个,但进入女学学习的同样只有傅秋芳一个人而已。

所以简惠贞的满腔热情,便只能放在傅秋芳一个人身上了。

若说在第一所学校的时候,傅秋芳过得还算轻松地话,当她进入第二所学校开始,她就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学习地狱。

她几乎是从早上睁眼开始,一直学到晚上睡觉为止。

中途除了吃饭更衣,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

唯一的放松时间,就只剩下学习君子六艺的时候了。她也只有在这种之后,才能暂时地放下紧绷的神经。

若是其他不缺衣少食的姑娘乍然经历这样的学习强度,只怕早已经哭了无数次,甚至极可能就此退学,直接放弃科举这条路。

傅秋芳却咬牙撑了下来,因为……

她年纪大了。

今年二十四岁的傅秋芳,若是不能在明年考中举人,她就要被强制婚配了。

“强制婚配”这四个字就像是悬浮在她头上的一柄铡刀,只要她稍有松懈,就仿佛将自己往地狱推了一把,只要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她就觉得自己距离被强制婚配,更近了一步。

傅秋芳在学得最累的时候,不是没有想过就此放弃,回到家里任由兄长安排直接嫁人。

不管是嫁给脑满肠肥,年纪一大把的男人做填房,还是被兄长送给权贵做妾,都比如今的日子轻松多了。

但每次在快要放弃的时候,她心里就涌出一股不甘心的劲儿来。

凭什么她就只能嫁给这样的人?

凭什么她就只能给人做妾?

凭什么她就只能听从哥哥的安排,他让自己嫁谁就只能嫁谁?

就因为她年纪大吗?可她年纪大,不正是被兄长给耽误了吗?她当初风华正茂的时候,不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上门提亲的媒人也有十好几个,其中不乏真正的好人家。

可就因为对方的家世不符合兄长的预期,他便全都拒绝了。

后来,她年纪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坏,在婚恋市场上可以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低。

可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她的兄长竟然还没有放弃让她嫁入高门的想法。

傅秋芳只觉得窒息。

她不想要如了兄长的愿,哪怕这股不甘心会让自己过得很累。

凭着这股不甘心的劲儿,傅秋芳愣是挺过了开始那段最艰难的时间,成功适应了学校的节奏,学习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而在这个时候,学校的第二位学生,也来报名了。

姑苏甄家,甄英莲。

甄士隐在得知林柳当了皇帝之后,心情其实相当复杂,一来对这样的行为不算赞同,二来也担心这个时候凑上去,会让人误会自己借着以前的关系要好处。

所以不管是恩科还是第一次科举,甄士隐都没有让英竹参加。

但他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两个孩子可没有。

英竹听闻猫寿考中状元之后,整个人都有些不高兴了。他与猫寿的学习进度向来相差不大,猫寿考中了状元,他觉得自己若是参加这次科举,就算拿不到前三,一个传胪之位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就因为甄士隐的顾虑,他直接错过三年,只能在三年后再参加科举。

可人生有几个三年?

错过一个,他与猫寿之间的差距便会直接拉开,之后甚至会拉得越拉越远,到了最后,他也许一辈子都追不上猫寿的成就了。

可明明一开始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差距根本不大。

英竹在家闹别扭,英莲也一心想要去京城。

英莲之前本来已经定亲了,谁知道林柳登基之后严查官员。英莲定亲的那户人家,家里也有人做官儿,可惜并未挺过朝廷的严查,直接落马,被抄家流放了。

英莲便再次恢复了自由身。

按照常理,英莲的未婚夫一家出事儿与她没有关系,他家出事儿,英莲完全可以另外再找一个未婚夫。

可是一来人家刚出事儿,英莲就迫不及待地另外定亲,会显得甄家与她都比较凉薄;二来也因为两人定亲时间太过凑巧,几乎是在恋人定亲不到一个月之后,她未婚夫家就出了事儿。

一些迷信的人家便觉得,甄英莲的运道可能有些不好。

虽然这样的闲话是极少数,但既然有人说,甄士隐与封氏夫妻自然不能听之任之,于是干脆让甄英莲待在家里读书绣花,想等风头过去再说。

可在避风头的这段时间,这个国家发生了太大的改变。

首先便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突然长在这片大地上的高炉,其次就是银带一样在这片大地上交织成网的平坦马路,还有女学的开办……

英莲与黛玉一起长大,受到林柳的影响同样不少。

出于对林柳的了解,英莲总是觉得,这个国家的改变不止如此。她非常非常想要参与其中,想要亲身经历这样的改变,想要亲眼看着这些改变的初始是出自己的双手,甚至于,她想要亲手推动这样的改变。

所以,英莲毫不犹豫地向父母提出,她想要去京城,进入女学。

甄士隐是一个心胸阔达的隐士一般的人物,但同时,他对男女大防看得也比谁都重。

他虽然不介意自己的女儿读书识字,纠结之后也同意了女儿参加科举的请求。但他在英莲科举的时候提供的帮助实在太过有限,除了提供了自己与英竹科举时候读的书,以及各种读书笔记,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帮助。

在她决定参加科举之后,反倒是英竹对她的帮助更多。

毕竟英竹不会与英莲说男女大防,不会拒绝与自己的亲姐姐独处一室,更不会纠结于女儿真的考中了秀才,会不会对婚事有碍。

英竹的想法非常简单:姐姐想要参加科举,那就去啊,反正又不难!

英莲几乎是通过英竹这个弟弟,知道了关于科举考试的一切。

当她考中童生与秀才归来,英竹也是最为她高兴的一个。

甄士隐在她考中秀才之后,似乎终于没有纠结了,也开始全力支持她科举出仕——

毕竟秀才都考回来了,那些介意的人家肯定不会再考虑英莲;而那些不介意的人家,只怕还希望英莲考一个举人,甚至进士回来。

事情似乎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但甄家上下都不曾想到的是,英莲科举的最大阻力竟然是来自于菟丝花一样依附于甄士隐生存,并对其言听计从,温柔小意,完全就是一个贤妻模板的封氏。

按理说,甄士隐对英莲科举出仕都没什么意见了,一向是甄士隐应声虫的封氏也该对此表示赞同才是。

但事实却是,封氏第一次表达了与甄士隐迥然不同的意见。

当英莲提出暂时不想成亲,想要继续往下考的时候,封氏反应相当激烈:“女儿,你现在都多少岁了?若是现在再不成婚,好郎君都被别人给挑走了。你想要参加科举我不反对,但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就应该先成婚,再去考虑科举的事儿。不成婚怎么行?”

英莲以为封氏误会自己是打算一辈子都不成婚,赶紧解释道:“女儿并非一辈子都不打算成婚,而是希望可以在考中进士之后,再来考虑成婚的事。”

“这怎么可以?”封氏情绪激动,“等你考中进士都猴年马月了?那时候你年纪都多大了?还会有人愿意娶你?你还嫁得出去?”

英莲被封氏吓了一跳,好一会儿后才开口:“母亲您相信我,父亲与英竹都说了,女儿如今的水平考中举人没问题。等考中举人之后,按照朝廷法律,女儿就算一直蹉跎到二十五岁,也不会被官媒逼着成婚,完全可以慢慢考进士。”

她以为,封氏是担心她在科举上浪费太多时间,最后让自己落到最不堪的境地,所以特意提了这件事。

而且英莲对自己考中进士一事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就算一时考不中,三十之前肯定是可以……”

“你怎么这么自私?”封氏已经非常生气,“你就想着你自己,怎么就没有想想你的弟弟?你也就比你弟弟大几岁而已,你若是一直不成婚,你弟弟怎么办?他只差临门一脚就能考中进士了,到时候去了京城,完全可以娶一门对他有帮助的婚,可你若是一直不成婚,谁还愿意等着你弟弟?”

英莲如遭雷击,她完全没想到,封氏不同意自己参加科举的原因,竟然是在这儿。

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个一向温柔的母亲变得陌生起来。

当时英竹也在旁边,听到这话后直接皱眉:“母亲你到底在说什么啊?朝廷都已经增加了法定成婚年龄,虽然如今按照以前年龄成婚的人仍旧很多,但都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儿子若是真的想要做官儿,就一定不能违反朝廷的法律。朝廷说二十二岁才能成婚,儿子就不可能早于这个时间成婚。”

封氏皱眉反驳:“你怎么知道,在你二十二岁的时候,你姐姐就一定考得中进士?”

英竹哑然,他还真不能保证。

并非英莲不够聪明,而是因为英莲从小就只对诗词歌赋感兴趣,虽然也会看其他杂书,但四书五经这样的书籍也只是学过后撒开手,她在科举上的积累并足够。

而且她从未系统地学习过科举相关的知识,想要补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尤其是在,甄士隐不会手把手教她的情况下。

但这从来不是重点。

英竹看着封氏,表情有些不高兴:“可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就一定要成婚呢?迟几年怎么了?”

“你迟几年成婚,我就迟几年才能抱孙子,你觉得怎么了?”封氏还觉得委屈,“为娘年纪大了,都六十几快七十了,谁知道还能活几年?为娘想在死之前抱一抱自己的孙子,有什么问题?”

英莲英竹姐弟:“……”

两姐弟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他们本就是甄士隐与封氏年过半百后生的老来女与老来子,夫妻二人对二人疼宠的同时,自然也免不了将更多的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只是以前夫妻二人都克制,并未将自己心底的期盼诉诸于口,而如今得知英莲为了科举连婚都不想成了,着急之下,下意识就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英莲想到了妥协,想着等成婚之后再参加科举。

英竹到底经历少,完全没办法给出自己的意见。

甄士隐得知女儿的想法,反倒劝阻了她:“为父必须提醒你,一旦你成婚,不管对方是多么开明的人家,都会希望你赶紧给家里生一个孩子。若是第一个孩子不是儿子,还会让生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

他看着疼宠多年的女儿,张了张嘴,一时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犹豫许久,他道:“若是你真的想要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下去,先考中进士再成婚,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

说完,甄士隐便闭嘴,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英莲思考。

子嗣问题,向来是家族延续的首要问题。

若是英莲嫁过去后,头胎生子,那么她在出月子之后,只要还能狠下心放任自己的孩子与公公婆婆,甚至奶娘嬷嬷等人亲近,能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视若无睹,能在学习的时候不受打扰,自然可以再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继续科举。

但事实却是,这样的情况太过理想。

同为男人,他很清楚若是自己的妻子在生了孩子之后,对孩子忽视到这等地步,心里到底会生出多少不满。

若是成婚,这便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哪怕在现代,真的想要深造的那些女生,也绝对不会在学业未完成的时候,就让自己陷入婚姻当中。

因为婚姻,真的会分去女人太多的精力。

听完甄士隐的话,英莲沉默下来。

她忍不住去想,若是如今是弟弟与自己一般处境,若是他在这样的处境下,说出不考中进士就绝不成婚的话,母亲是否还会如面对自己一样,说出那样的话来?

想过之后,英莲露出一抹苦笑。

甄士隐有些心疼:“英莲你其实没必要现在就做决定,就像你弟弟说的,他在二十二岁之前根本就不可能成婚。你若是在科举与你母亲之间无法抉择,不妨再努力几年,等到了英竹二十二岁的时候再来选择。”

毕竟如今距离英竹二十二岁,还有好几年呢。

英莲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告辞离开了甄士隐的书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辗转反侧一夜,英莲终于做下决定:“父亲,女儿想要去京城上女学。”

她无法看着母亲抱憾而终,可要让她这么轻易放弃刚刚产生的想法,她同样觉得不甘心。

所以……

让她试试看吧,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让她试试能不能在这最后几年,达成自己的目标。

封氏当场表示的反对。

甄士隐本来也不愿意答应,但在封氏开口之后,他沉默片刻,到底还是点头同意了英莲的请求。

去了京城,许是才能真的静下心来读书吧。

英莲松了口气,决定回去立刻就收拾行李。她不想再留在家里浪费时间了,她必须将接下来的每一瞬都抓在手上,才能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

英竹见姐姐去京城的提议得到同意,立刻开口:“儿子也要去京城。今年的科举儿子就已经错过了,下次儿子可不想再次错过。”

甄士隐知道儿子的不满,也对儿子有些愧疚,而且也担心英莲一个人上路会不安全,所以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英竹想要一起离开姑苏前往京城的请求。

两姐弟得偿所愿,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分。

封氏不高兴地看看英莲,又看了眼英竹,抿了抿唇,开口道:“他们两姐弟去京城不安全,生活上也没人看顾,不然我也跟着去京城吧。”

英莲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无踪,整个人都变得紧绷起来。

英竹担心地看了眼英莲,开口道:“母亲,我与姐姐都已经大了,身边有丫鬟小厮照顾,怎么可能出现没人看顾的情况?”

封温柔反驳:“下人怎么可能有母亲照料得精心?”

“我们是去读书学习,等着参加科举的,照顾得精心与否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只要有吃有穿不被冷到,不就好了?”

“若是生活得舒心,你学起来也有劲儿不是?”

英竹还想反驳,却听甄士隐开口:“两个孩子年纪都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你去添什么乱?你就跟我留在姑苏,跑去京城做什么?你担心两个孩子被人照顾得不精心,怎么不担心一下我这个糟老头子?”

封氏张了张嘴,到底没有在说什么。

英莲与英竹对视一眼,下意识松了口气。

英莲本来还担心一年后还要回来参加科举,浪费来回在路上的时间。没想到这时候朝廷再次颁布了一道圣旨——

只要实在女学读书的学生,不论籍贯在什么地方,可以在京城直接报名科举。

这道圣旨传开之后,英莲连最后一点儿犹豫也没了。

……

英莲姐弟来到京城之后,便去拜访了林如海一家。

在林家做客几天后,英竹直接进了国子监,而英莲则去了第二所女学,与傅秋芳做同学。

英莲的到来对傅秋芳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毕竟的以前就只有他一个学生,而现在终于有了第二个学生,傅秋芳的孤独感至少没有那么重了。

而且全校的老师也有了第二个可以关注的对象,也算为傅秋芳分担了压力。

但最关键的还是,英莲在上课的时候展现出现的聪慧与只是储备,让傅秋芳看到了希望。

两人虽然经历不同,年龄不同,但目的相同,学习进度相似,一起打气一起努力,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朋友。

学校的老师看着两位学生拼命学习的劲儿,又是欣慰又是高兴,但除了在两人的学习与生活使劲儿,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好在,这两个学生将自己照顾得非常好。

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陆陆续续来了七八个同样考中了秀才的女性考生,她们也虽然没有英莲与傅秋芳两人努力,对考中进士的想法也没有那么坚定,但她们对学习的态度还是非常端正的。

……

女学步入正轨后,林柳又让人关注了一下那些离开皇宫的嫔妃的后续。进入寺庙的那些还算不错,自己有钱,身边也有照顾的人,生活虽然不算多姿多彩,但也悠闲恬静。

那些选择自己独居或是与好友住在一起的人,也很快有了自己的新生活。

反倒是那些回到娘家的前朝嫔妃,如林柳之前预料的那样,不少人都遇上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这些前朝的娘娘们一个个都是人精,又都提前被人提醒,所以将手中的财物捏得死紧,完全没给其他人可乘之机。

等到发现在娘家过不下去了,大部分还是选择了离开娘家。

有的去了寺庙,有的选择独居。

林柳想了想,干脆单独给她们在京城最大的佛寺福晋开辟了一个地方,专门安置这些女人。

既然是京城最大的寺庙,香火自然旺盛,那附近人来人往的,也没人敢大张旗鼓地对她们怎样。就算真的被人欺负了,只要喊一声,自然有人过来救人。

安全性绝对有保障。

等那片地方的房子真的盖好之后,不但那些独居在京城的前朝嫔妃们搬了过来,就连那些与好姐妹住在一起的,住在娘家的,甚至是住在寺庙里面的那些后宫嫔妃,竟然也都搬了下来——

前朝还在的时候,大家都是情敌,斗得你死我活的;可如今离开皇宫之后,才发现她们在宫里生活那么多年,有些人甚至在里面生活了半辈子,原本的情敌早已经变成了自己最熟悉的人。

一开始分开还不觉得,可时间久了才发现,长时间见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她们不但没觉得高兴,反倒有些失落与惶恐。

如今有机会住在一起,自然全都搬了过来。

不只是这些没能进入女学当夫子的人,就连简惠贞等人得知此事后,也拿着礼物过来探望了大家,之后也时不时就过来与其他人说说话。

林柳得知此事后,倒是对此乐见其成,并未阻止他们来往。

不过一群或风华正茂,或风韵犹存的美人聚集在一起,难免会引来一些人的关注。

一开始当然是看稀奇,但时间久了,也难免出现那么一两对看对眼儿了的人。只是碍于女方身份,就算彼此有意,大多只能发乎情止乎礼,说说话聊聊天,再互相赠送一下礼物也就到了极限,更多的……

就算男方不介意娶前朝皇帝的妃嫔,他们也担心这样做会让当今皇上的生气不是?

这样的事情是好事,林柳得知此事后,并未介意,反倒小手一挥,打听过男方家中并无妻眷后,便直接给两人赐了婚。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这无异于向其他人传递了一个讯号,这些前朝皇帝的嫔妃们,是可以嫁人的。

于是不觊觎这些女子美色之人,便时常在附近晃悠,希望踩到狗屎运,得到其中一位的青睐。

但结果,当然是……

被人拿着扫帚打跑了。

“真是的,这些臭男人将我们当成什么人了?”

女人们忍不住开口抱怨,但对那对获得皇上赐婚的有情人还是祝福居多。

不少人甚至生出了几分羡慕。

尤其是在得知那位出嫁的女子婚后过得非常好,虽然婚后生活仍有有些或大或小的摩擦,但比起在宫里提心吊胆的日子可好太多的消息后,不少人都生出了再嫁的想法。

虽然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但能生出这样的想法,而不是想着从一而终,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

前朝嫔妃安置妥当之后,林柳才将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后宫之中。

后宫已经只剩下一些宫女太监与嬷嬷等下人了。

之前简惠贞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场景,到底还是让林柳生出几分警惕心。后宫养着这么多人,人多眼杂,谁也保不准其中有没有忠心于前朝皇室的人。

古代人讲究忠义仁孝,很多人都愚忠。

林柳既不想要养这么多下人来浪费粮食,也不想要将皇宫当做牢笼一样困住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当然,也更不想要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所以这些宫人,是肯定要送出去的。

年轻宫女不用说,直接放人回家嫁人也就是了,林柳没有将人留下伺候的意思,这些年轻宫女也不愿留在宫里蹉跎了年华。

那些年轻太监在犹豫之后,也都带着自己这些年攒下的悌己银子离开了皇宫出去闯荡。

虽然身体残缺,但到底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但那些老太监与老嬷嬷们,就有些为难的,不少人都给林柳磕头,说自己离开了皇宫就没有活路了。

老嬷嬷其实剩下的并不多,毕竟其中一大部分都被抽调出来,送到全国各地负责女性考生的考前检查了。但剩下的这部分,基本都是年纪太大,没办法四处奔波的老嬷嬷。

人肯定是要送走的,但她又不能真的将人送出去送死。

正在她纠结的时候,碧春开口道:“皇上其实不比太过为难,这些老太监老嬷嬷们大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其他人奴婢不了解,但孙嬷嬷的剪纸技术实在让人惊叹,奴婢早前还想跟着孙嬷嬷学呢。”

林柳一愣,旋即失笑:“若真如此,他们就算出宫也有着落了。”

这样的人才,她留在宫里没有用,但教到鹿岁手上,他定然可以让这些人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价值。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万二,比心~

最新小说: 战灵少女:开局契约帝皇铠甲校花 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 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 穿越后的我变成了男神 此婿不凡 肤施梦记 此间月夕花晨 重生之远见 陨现之日 风流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