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 / 1)

钟韵如哂笑一声:“玩笑开大了啊。”

许攸宁又垂眸去看手机。

钟韵如一怔,许攸宁……难道是说真的?

她竟然真的想要赢皮埃尔?!

“皮埃尔可是国际级冠军,你看过他的比赛经历吗?论量级连罗蒙都比不了,你凭——”

“钟老师。”许攸宁不轻不慢打断她,“你该不会是想着露个脸就回去了?满足于有点知名度吗?”

钟韵如一梗,心头有些发虚:“……倒不是……”

“既然参加比赛,当然冲着第一去的。”许攸宁看向钟韵如,“如果不能赢皮埃尔,当初那么生气,不也没意义了?还是说,钟老师现在已经不生气了?”

指名让古典舞队和民间舞队pk的,不就是皮埃尔?

在队友面前被许攸宁一个后辈指责,钟韵如面子挂不住了:“可那也是我们pk下去的……”

“钟老师之前参加过那么多比赛,淘汰过那么多同学甚至朋友,为什么现在才觉得受不了了?”

队友面面相觑。

“你们两个啊……芭蕾舞队要点评完了,我们准备一下吧。”祝芝阳打圆场。

钟韵如勉强笑了一下,正要反驳许攸宁,许攸宁站起身,目光凉飕飕地落在钟韵如身上:“钟老师,来了就好好比啊,这次再有问题,对你个人发展就糟糕了吧?”

钟韵如一愣,心头当即一寒。

前两次失误虽然找好了借口,但业内对她已经有了不一样的说法。这次再失误,业内是要彻底戴上有色眼镜看她了!

她脸色渐渐凝重。

外面芭蕾舞队的评委评分结束。

所有评委对罗蒙的编舞和演出都赞不绝口,其中两位外国评委称之为“必须载入舞蹈史册的艺术演出”。

他独特的风格几乎开创了先河。在他之前,极少有人将现代舞风格和哥特风格融入进来,却又丝毫没有降低芭蕾的优雅和高贵。

点评结束,陈清又补了一句:“我看过罗蒙其他作品的官录,创意、想象力十足,编舞风格独树一帜,只要舞台灯光一亮,我都知道是你。这种风格,芭蕾舞从来没有尝试过,但你的尝试让芭蕾舞变得很不一样。多元却又保有自己个性的舞蹈非常动人。”

罗蒙怔了怔,鞠躬道谢。

场上再度响起欢呼声和掌声。

古典有古典的灵韵,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美。现代有现代的风格,是为了传达和分享。

不过有一些艺术家喜欢彼此加工,在传播过程中,赋予古典文化新的装饰。

观众或许不知道《吉赛尔》,但却知道《小红帽》。

不懂芭蕾的观众,或许看《天鹅湖》会睡着,但或许不会因另类又吸引眼球的哥特风格犯困。

一些人的艺术从不单一,罗蒙的艺术就是如此,给自己的舞蹈赋予新的修饰,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讲述自己的舞蹈。

主持人打了好几个手势,观众也没有第一时间安静下来。

特别是年轻人,罗蒙的芭蕾,让他们觉得太酷了!

可后台,众人都有些煎熬。

从罗蒙的舞蹈到评委反应,到观众反应,都像是在告诉古典舞队,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许攸宁身后的祝芝阳深吸一口气,捂住肚子:“紧张得肚子疼。”

“别说了。”有人小声提醒她,“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上厕所了。”

也有人轻轻嘶了一声。

不安在空气中传播。

许攸宁干脆转过身,捞起自己扇形袖子,操起手:“各位老师之前比赛有责还么紧张过吗?”

祝芝阳犹豫一下,摇摇头。

“那倒没有……”

对舞台生来说上台演出稀松平常,回回都紧张,那得是对自己要求多高。

“之所以紧张,不是因为担心自己会出错,各位老师身经百战,不会轻易犯错误,但现在却很紧张,是因为我们……”许攸宁顿了顿,缓缓道,“对古典舞不自信。”

就像k国的民族舞队金成石,和之前的民间舞队陈南,他们其实都对自己的舞种不自信,觉得自己在这个国际化大舞台上,一定会输掉比赛。

这个想法在大环境下很正常,但舞蹈更多的不只是表演,还需要传达信息。

“我们的舞蹈也不比他们差,我们先跳好我们自己的舞吧。”许攸宁淡淡一笑,“我是领舞,一举一动会更受关注,也会有更多责任,各位老师不要太过担心。”

祝芝阳听得一愣,像是摇摆的皮球被人按住,定格下来,原本紧张得腹痛,也莫名其妙有了几丝舒缓。但又反应过来,舞蹈不管是领舞还是其他人,在舞蹈中都份额均等,并不存在责任分配问题。

攸宁这话怎么像全把责任揽走了?

倒是赵冬先她一步开口:“攸宁,不是这个意思,你不需要——”

“好了!那大家就各就各位吧!”江彤拍拍手,“你们让许攸宁一直当着领舞,不就是想让她多承担一点压力吗?现在正好,不要担心,好好跳。”

队友们对视一眼,眼里一闪而过尴尬。

许攸宁佯作没听见。

这时主持人开始报幕:“下面有请江彤队带来舞蹈《踏雁》。”

舞台黑下来。

许攸宁捏着袖子摆,脚步轻快上了台。

在后台喝水的苏冉听见旁边的皮埃尔转身问主持人:“她们报上来的不是什么敦煌舞吗?像印度那样的?”

她顿了顿。

主持人也呆了一下,赶紧翻看主持卡片,确定自己没报错,才松了口气:“不,就是这个,《踏雁》。”

皮埃尔捏着下巴,忽然一改轻浮之态,若有所思地问苏冉:“嗨,女孩儿,你不是许的朋友吗?她是不是改了舞蹈?”

苏冉拧紧瓶盖:“不知道。”

皮埃尔眉头粗了蹙眉。

舞台顶灯倏地全暗,台上一片漆黑。

芭蕾舞队围过来,古典舞队的演出即将开始。

许攸宁站在一片昏暗的舞台上,刚才《小红帽》带来的激情未退,即使马上要开始下一个演出,观众席也依旧有些嘈杂。

这时舞台顶灯切换成底光。

几排鼓已经从升降台升上来,鼓面很小,就两个巴掌大,摆在舞台上并不显眼,摄像头还因此拉近了距离,好让观众看清。

八个鼓围成一圈,八道身影也在鼓边更加显眼。

网络直播上,弹幕刷的飞快。

【为什么有鼓?】

【谁知道鼓是干嘛的?是跳秧歌吗?】

【不是腰鼓?】

【这个大小,说是腰鼓有点大啊。】

方然坐在沙发上,看得血压飙升:【这是盘鼓舞!能不能别不懂装懂?!】

不过她也有点疑惑,盘鼓舞在如今的业内数量相对较少,而鼓……原本大小没有固定吗?

之前小姐姐那个盘鼓舞,明明鼓面也有脸盆大啊。

镜头忽然拉近。

筚篥声晃晃悠悠从音响而出,底光光圈变小,集中在台上一圈表演者身上,鼓声一下一下有节奏的敲击,懒而散漫。

但演出者还没有动作。

方然敏锐地觉得这开场有些不同寻常。

古典舞很少有这种故意吸引人眼球的花架子,可今天的风格似乎有些不同。

这时位于中央的许攸宁先动了。

作为领舞,许攸宁这次的服装和其他演出者相比也略有不同。

这次总体服装类似太极服,袖子和裤腿宽大,大家都是灰色,领舞是白色,在灯光效果下,颜色差别强烈。

方然感到狐疑。

一点也不像是盘鼓舞呀,盘鼓舞可是复原居多,汉元素浓厚也很有特色。

可这个就……

突然,许攸宁抬脚,脚背咚的一声敲击着鼓面。

小鼓鼓声细而清脆,声音却传得很远,仿佛就有话筒搁在旁边一般,让演播厅每一个角落都清晰可闻。

【这不得把鼓旁边的麦克风踢掉?】

“……”欣赏舞蹈的意境一瞬间毁掉,方然没好气地关掉弹幕。

这一下敲击仿佛开关,音响中一连串急速的鼓声交错着迅速砸来,台上演出人员整齐地抬脚,脚背有力的同时重重敲击一下鼓面。

清脆的鼓声整齐利落,方然恍然,原来盘鼓舞真的可以改这么小的鼓啊。

许攸宁一个前踢为信号,在暴风雨般的鼓声音乐中,高速地做着舞蹈动作,一个探海翻再迅速接前跳,一连串组合下来曾经是大一时,许攸宁的特技,也是那时候最为业内惊讶的技巧。

可现在也做得更熟练!更完美!

方然激动地在屏幕上打字:【这是小姐姐的绝技,这么快速的连接这些技巧,不需要借力和停顿,目前也只有小姐姐可以做到!】

不过屏蔽弹幕后的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消息究竟发没发出去。

一连串急躁的鼓声渐渐变慢,又变轻。

台上队形收拢。

筚篥和马头琴重新加入旋律中,让台上激烈的舞蹈变得温情。

刚才激烈又刚硬的舞蹈动作也变得柔缓。

和初始不同,这一段婉约柔美。特别是许攸宁的身体,仿佛将刚才的刚硬都打碎重新拼凑。

演出人员队形变换,踩上鼓面,完成舞蹈,又从鼓上下来。

和鼓互动般,又像孩子和小狗嬉戏。

盘鼓舞因其独特的舞蹈形式,总是会显得很活泼,观众也觉得格外新奇,后排甚至从座位站了起来。

但这段却又为短暂。

当当两声鼓棒相敲的脆响,鼓声像疾风骤雨,突如其来,势头猛烈。

许攸宁一个前翻,腾空踩在她小巧的鼓面上!

笔直的双腿崩成一条直线,滞空感极强,甚至有种在空中停留好几秒的错觉。

这么大的动作,小鼓丝毫没有晃动,甚至没有发出响声!

方然都看傻眼了!

可这并不算完!

紧接着,许攸宁又是一个后踢!

她转了半圈从鼓上下来,弹腿落下,又是一次鼓面敲击,铿锵有力。

队形又散成两排,队友就在她旁边。

许攸宁又踩上队友旁边的小鼓,在两个动作之后,后翻下到场地,尔后又踩上另一只小鼓上。

鼓面很窄,好在一只脚站立游刃有余,摄像头恶作剧般拉近,网友更是瞪大眼睛,但许攸宁哪怕单脚站在鼓面上,也没有丝毫晃动。

很快,她忽然一个端腿转后,跃到了第二排的小鼓上!

小鼓稳稳,毫无晃动!

方然倒抽了一口气。

小姐姐这腿,也太强悍了!

但鼓声依旧没有放缓,比不上刚才的疾风骤雨,却是一段单调又激昂的敲击,人敲鼓的动作变少,而是更趋于复杂的舞蹈技巧和动作。

许攸宁从鼓上自然跃下,在平地一个四位转,再准确无误接了一个大跳。

速度快而敏捷,随后又自然而然跃上小鼓,前空翻到了另一只鼓上!

方然惊愕地手机一滑,又赶紧手忙脚乱接住。

她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动作原本就复杂,串在一起,不仅连接困难还很消耗体能。

虽说盘鼓舞原本就是融合了杂技的舞,但小姐姐这个,似乎难度也设置得太高了!

最新小说: 东北往事:小城故事 我真的只是个吃瓜群众啊 幽默化三国演义 发妻背叛,儿子死亡,你们下地狱吧 化身直播间:欢迎来到童话世界 茶界特种兵荣耀归来 夫人请上进 我睡觉就能赚钱 技校风云 拒当沸羊羊,从天后演唱会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