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不二[四大美人] > 82、第八十二章 遗物

82、第八十二章 遗物(1 / 1)

这个消息传过来,令所有人都极为震动。现在许都能够得到暂时的发展,靠的都是周边的大小诸侯,不断相互攻伐,保持一定的平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操就是许都的救星。一旦他被灭掉,许都东边的吕布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直接向西来攻打许都。

许都隶属于颍川郡,颍川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许都城池狭小,城墙也不是特别坚固。若真有人重兵压境,围城而攻,用不了一年半载,许都内部就要崩溃。再者,许都多方临敌,东面有吕布,南面有刘表、孙策等人,西南面有张绣、刘焉。并且南方水系发达,敌人如果想要进攻许都,沿着颍水就可以直接开到许都来。

若想继续待在许都,而不受四方的攻打,没有强有力的后援保障是行不通的,而这个后援保障就是曹操。若曹操被灭,则许都不保。

上这个状况,实际宋辞他们早已经心里有数了。当年荀彧把全族的人都迁到冀州去,就因为颍川是四战之地,不宜久留。宋辞也早就反复警告过这个问题。对此,刘协他们早有准备,因此才会派遣钟繇和杜畿等人,到旧都洛阳一带和关中地区去募兵,并整合零星盘踞在这一带的小股武装势力。

从诸侯那里得来的大部分上贡的财物,刘协大部分都用到了洛阳一带。在那里发展屯田制,整修洛阳城。他们做这么多,也就是为了有一天,许都无法再待下去的时候,能够迁到洛阳去。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单看有那么多朝代会选在那里定都,就知道那里一定是地理位置及其优越的地方。

现如今曹操兵败,正好可以借这个借口,直接迁往洛阳。

刘协当即颁布诏令,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计划实施迁移。

为了积极动员许都城内的百官和百姓们,荀彧让人在城中大肆宣传迁移政策。其中最令百姓无法抗拒的,有一条,只要是从许都迁往洛阳的百姓,两年之内不交纳任何赋税。若仍然留在许都,则一切照旧。只不过,许都城内的军队,将会迁移到洛阳去。

这一条一出,就没有几个百姓不遵从的了。他们这一年来在许都能够获得暂时的安定,还能收获许都粮食,靠的就是许都城内的军队保护。若军队撤走,许都又成了四方觊觎的肥肉。在这个时代,失去了武力的保护,手中还握着刚收获的粮食,想不遭到厄运都很困难。

官员们也是一样,他们早就跑惯了,也知道没有军队的保护,会遭受怎样的灾难。更何况这些人,原本就在洛阳安了家。当年被董卓强行迁到长安,后来不得已又四处逃命,现在有机会回到洛阳,他们怎么会不想回去?

思想工作已做通,剩下的就好办了。

整个迁移工作井然有序。常年来往于洛阳和许都之间的官兵负责带路,百姓们分批次携家带口,带上全部家当转移。

这一年来招募和整合的军队,则分成多路在一路上负责保护。一路军队把百姓护送到指定的地方后,由正在那里等候的另一支军队接应,继续百姓向前。完成任务的那支军队,再返回启程的地方,去带领另外一批百姓,到达指定的地方。

如此循环往复,减少了士兵们在长途转移中,对路程不熟或抢劫逃跑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运算转移的效率。朝中的百官则分批次,携带重要的朝廷文书物品、携家带口,同百姓们一起转移。

为了迷惑周边的敌人,不让他们发现许都方面有大的动作。整体的转移工作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的。因为已经摸熟了路线,即便在夜晚赶路,迁移的速度也非常快。

此外,刘协还派出很多使者,去各个诸侯那里对他们进行赏赐,来麻痹他们。荀彧还提出,让部分士兵换上寻常百姓的衣物,装作许都的百姓,在许都附近的农田照常干活。

多重策略之下,整个转移工作既迅速又高效。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许都及其附近的百姓,就悄无声息地转到了洛阳。

一到洛阳,刘协就发动百姓,开始了大规模的囤粮和整修城墙、巩固城防的工作。洛阳城是汉朝的都城,近百年间,历代帝王都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活动。

虽然洛阳被董卓烧掉了,但残骸还在,还有许都能够使用的木材石头块。这些东西用在修整城墙和修建临时的居所方面,派上了大的用场。再加上刘协已经让钟繇他们,在城内进行过粗略的整修。搭建了很多能够供,百官和百姓们居住的临时。这就避免了官员和百姓们,初到洛阳露宿街头的命运。

至于洛阳城中占地面积广大的王宫遗址,刘协也下令就地取材,改造成朝廷的办公机构,和官员及其家眷的集中。洛阳城的规模与许都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从许都迁过来的人员,再加上洛阳周边本来的人员。即便全住到洛阳城中,也没有占掉洛阳城的一半。

在荀彧的建议下,刘协直接下诏,把城中适于耕种的地方全都划为农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给百姓,在城中实行屯田。于是,大批士兵和百姓就在皇宫的旧址上面,热火朝天地进行修整。

洛阳城内外的各种活动都如火如荼,有一个人却如坐针毡,那就是曹仁。他现在的处境的确十分尴尬。自从兖州被吕布占领以后,曹仁就成了无头的苍蝇。既得不到曹操的指挥,也得不到兖州的补给。

刘协颁布屯田令的时候,他是大力支持的。毕竟他要吃饭,他手下的人也要吃饭,没有粮食大家都得饿死。刘协招募禁卫军的时候,曹仁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毕竟天子招募的是禁卫军,如今一个地方的富人,手底下都有几千个私人兵。堂堂大汉天子,招一些禁卫军,自然顺理成章。

一开始曹仁还不怎么觉得,后面他就渐渐觉得有些不妙了。断绝了补给线之后,曹仁军营里的士兵,都要靠刘协从各地方弄来的上供和屯田所得来提供粮草。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如今粮草这种关键的命脉都被刘协掐住了,曹仁就是想要翻什么大浪,恐怕也没这个能力了。

然后,刘协按照荀彧的策略,一如既往地实施怀柔计划。他先是给曹仁封了个忠义将军的名号。毕竟之前曹仁在曹操手下,官职小得可怜。当时连曹操自己都只是个奋武将军,曹仁的官职又大得到哪里去呢?

给他封将军之后,刘协又下诏把一些禁卫军拨给了他。名义上说得好听,曹仁现在是忠义将军了,他手底下的人自然不能那么少。如今他兵力紧缺,那皇帝就给他提供一些。

不仅如此,刘协还借封赏的名义,给曹仁配上了一些副官,什么司马、主簿、校尉等等。也美其名曰让他这个将军名副其实,有应有的排面。如此一来,大大稀释了曹仁军中曹家嫡系旧部的成分。

在迁往洛阳城的时候,刘协还借机把曹仁派去护送百姓。并把他手下的人分成了几队,派不同的自己人带领着,在不同的区域执行护送任务。

等到到了洛阳城中,曹仁无奈地发现,自己手下的兵士已经被切割成几部分,被皇帝派来的人统管着。当然名义上,这几部分的人还是属于曹仁的麾下。但曹仁自己心里清楚,现如今他想要调派手下的人马,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会听他的了。

刘协还嫌不够,到了洛阳城以后,还借着奖赏有功之臣的名义,把曹仁手底下几个多年跟随他的曹家嫡系人员,一个个封成了将军,和曹仁同级。既然那些人都成了将军,自然不能再在曹仁手下。刘协又以唯以重任的名义,把他们派到了洛阳以外,听凭钟瑶的调遣。

由此,刘协兵不血刃,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对曹仁军队的分化和接管,牢牢控制住了这一部分兵权。

到了洛阳城以后,刘协、荀彧和宋辞都忙得不可开交。刘协那边,除了他给自己安排的,多得吓人的文武方面的学习任务。他和荀彧都在尽最大的能力,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实力,安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宋辞也没闲着,她负责洛阳城内的物资调派和医疗工作。之所以让她负责医疗,原因也简单,这方面宋辞是专业的。

至于统管物资,一方面是因为宋辞在身份上是皇帝的姐姐。虽然大家都搞不清楚,她到底是不是万年公主,和刘协到底是什么关系?但既然皇帝承认她是自己的姐姐,那谁还敢跳出来否认?既然是皇帝的姐姐,在身份方面就压得住一些,自以为出身高贵的人。

另一方面,在物资统管调配方面,这可是油水很大的差事,向来都容易出现中饱私囊、腐败贪墨的情况。刘协对那些人实在不信任,就交给了宋辞。在某些方面,宋辞可以说得上是油盐不进。她和这些朝廷里面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走家族、亲朋故友的路线来贿赂宋辞,他们也找不到切入点。

就在所有人都各司其职,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在皇宫一带整修房屋的士兵,却有了重大的发现。他们在一个宫殿的柱子下面,挖到了一个包袱。包袱里面有一个坛子,还有一些类似于文书的物品。

官兵们都不知道那是啥,就拿去给负责那一带修理事务的官员。官员仔细一看,顿时激动地跳了起来。他立马拿着意外发现的宝贝,去找自己的上级官员汇报。他的长官一看,也激动不已,也立即向上汇报。

这样一层一层向上汇报,就汇报到了荀彧那里。荀彧看过之后,当即去找了刘协。因为找到的东西非同小可,是已故的司徒王允留下的遗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是能够决定整个洛阳生死的重要物品,也不为过。

最新小说: 逆转之途 给蜜姐开本娱乐文,你写我老公呢 被雷劈之后:我觉醒了神秘之眼 赌徒,老千往事 系统!我成了资本大佬 人刚复活:为什么丧尸挨打也会疼 鲜衣怒马行且知 重生之后在首都买房 小白脸穿到现代变少爷 玩穿越机模拟器,咋就战争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