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是白月光呀 > 44、Chapter 44

44、Chapter 44(1 / 1)

隔天世青赛的队伍踏上了前往爱沙尼亚塔林的飞机。

而林静仪和宋月升他们照常训练,继续为一周后的世锦赛做准备。

临行前林静仪拉着闻遥的手信誓旦旦地保证:“你放心,你叮嘱我要注意的部分我这几天一定会好好练,宋姐也会帮我看着的,这次世锦赛我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尽量争取进前十,这样一来明年女单咱们就有两个名额了。等明年你升了组,咱们就可以一起去世锦赛啦。”

不得不说,林静仪的志向还是挺高的。

作为一个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的选手,还是个在国内都没拿过金牌银牌的刚升组的女单,其他人如果听见她这么说,指不定得说她不自量力了。

纵向比较一下去年,我国干脆就没有派女单参赛。

今年她一上来就开口说要拿前十。乍一听确实口气不小。

但闻遥是明白她的。

最近一段时间林静仪进步很快,闻遥给她调整了一下训练方法,她抓住了感觉,简直是事半功倍。连闻遥也觉得,林静仪大概真的有可能争取一下前十。

闻遥鼓励道:“加油。”

林静仪站在安检门外朝闻遥挥手:“你们也加油。”

机场的广播声中,清一色穿着红白色的花滑队队服,走出安检的时候,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花滑这个项目对形体的要求非常严苛。特别是体重,要是胖一点儿,都会影响在冰面上做技术动作。

而作为一个将技术与艺术美结合的运动,花滑运动员们的气质显然也跟其他人高马大到有点五大三粗的运动员完全不同。

因此花滑队走出去的运动员,一个个都高瘦纤细,身材比例极好。长相也非常的出挑。

一眼望去,一溜儿全是年轻的俊男美女。

这一队伍人走出去,其他路人看见了,天然就忍不住多看几眼。还有些人则悄悄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准备上网查查这几个人究竟是什么队伍的运动员。

这次国家花滑队参赛的阵容难得的是满员,青年组和成年组的每个项目都有人参赛,临行前看得李启鹏感慨不已。

冰舞和双人项目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我国的强势项目。

双人滑去年夺金,今年我国有三个名额,因此有三组选手参赛;冰舞去年拿到的是铜牌,今年两个名额,但今年的冰舞进步挺大,第三队的主教练信誓旦旦说今年他们冰舞也会尝试争金。

比起这两个大热项目,男单女单就略显单薄了,各自就只有一根独苗参赛。

男单那边派出的就是之前对抗赛后半段换上来的小男单。叫谢一苇,是个十四岁的男孩子,个子不高,长得有点虎头虎脑,很爱笑,笑起来会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很可爱的一个人。

谢一苇也是经李启鹏发掘,一力主张带进国家队里培养的选手。

刚进队里的时候,因为综合实力不强,因此李启鹏也没少被人质疑。

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孩子的确很有潜力,不声不响地努力了两年,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着。虽然他掌握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太高,也没有掌握任何的四周跳。但是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说,他的稳定度很高。闻遥看过他平时在队内的训练记录,在完整的节目中,他的跳跃动作的成功率在80%以上。这在花滑选手中是非常难得的成绩了。

闻遥也帮谢一苇调整过节目编排,因此两个人也挺熟悉了。

这一次出国比赛,李启鹏怕自己太忙顾不上他,叮嘱他跟着闻遥别乱跑。

飞机划过祖国领空,几个小时后在塔林首都机场降落。

刚到的时候,塔林似乎刚下过雨。

云层散开了一些,碧空中挂着一道细长的彩虹。

这一次参赛的运动员都统一安排在同一个酒店。中国队刚到时,就看见酒店大厅里已经站了不少人了。一眼望去,蓝白色的美国队队服,全黑色的俄罗斯队队服,以及上白下黑的日本队队服。这三支队伍也刚到,正在酒店大堂等着登记入住。

已经有不少记者提前到了这里,准备先进行一轮赛前的采访。

闻遥到时,正好看见伊万被一群国外记者包围着提问。

对于记者们来说,这位精通英语的俄罗斯选手实在是个绝佳的采访对象。

长得好、脾气好,面对镜头幽默且落落大方,最重要的是,全球粉丝众多。相信只要是标了他名字的报道,就会有很多人天然愿意点进去看。

这时候,提着□□大炮的记者中间有人大声关切地问道:“伊万,你看着比赛季初的时候更瘦了一点啊,是不是最近太累啦?”

闻言,伊万作忧郁状地撩了下额前的碎发,半真半假地轻叹一声说道:“不是。是因为失恋了啊,我爱的人不爱我啊。”

刚踏进大堂不久的闻遥:“……”无法直视,她还是赶紧走吧。

总觉得两个月没见,他的风格走得更偏了。略骚。

大堂内正在接受采访的选手有很多,有点喧闹。

在这方面,中国队一向低调,并没有接受采访,只是稍稍配合着拍了两张照片就上楼了。

今年世青赛上中国队第一次参加的新选手众多,带队的李启鹏多操了一份心,前前后后替他们张罗。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待在酒店里好好休息别乱跑。操心得就跟只牧羊犬似的,生怕一转头羊就撒着欢跑没影了。

闻遥住了个双人间,跟随队来的一名女副教练王童一起住。王童还在跟李启鹏一起做赛前的准备,忙得回来放下行李就走了。

闻遥简单收拾了一下,给南川发了条信息报平安,然后躺床上休息了会儿。

没多久,房门被敲响了。

闻遥起身开门,看到门口站着伊万。

伊万笑嘻嘻跟她打招呼:“嗨~亲爱的~想我了吗?”

不知怎么的,明明是伊万叫惯了的“亲爱的”,落到闻遥的耳朵里,就令她忍不住想起昨晚南川在她耳边呢喃的那一句。耳朵微微发痒,她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耳垂,偏头示意伊万进来。

“你怎么来啦?”她在房间沙发上坐下来。

“来看看。好不容易今年有机会跟你一起上场比赛了,我提前激动一下。”

闻遥笑笑。

伊万拖过旁边的椅子,反着坐下,双臂交叠搭在椅背上,看着她说:“提前做多少准备了?”

“准备?”闻遥疑惑。

伊万一看她这茫然的模样,就忍不住露出“早就知道”的表情。

“你是不是又只记得闷头练了?好歹也关注一下你今年会遇到哪些对手吧?喏,给你。”说着,伊万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利落地抛向闻遥。

她抬手精准地接住。

翻开看了第一眼,她就认出来这是谁的东西了。

是杰夫的笔记。

就是他们都很熟悉的那位“数据流大师”。

闻遥想起来了,杰夫每年都这样,每次新赛季开始,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开始搜集各个国家所有选手的资料。美其名曰有备无患。

但也正是因为杰夫的提前准备,往往在国际赛事前,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掌握所有有能力崭露头角的选手信息。

每年杰夫都会根据所有选手的表现预测当年的大赛排名。准确率大概在85%以上。

这个准确率虽说跟百分百还差得远,但是闻遥他们都知道,这已经算是相当高了。毕竟杰夫所有的数据分析,都基于所有选手们在之前公开比赛中的表现,然后再结合他们前几个赛季的成长性进行的一系列分析。

但是赛场上的事情是千变万化的。

或许一个能力顶尖的选手不小心在冰面上摔了一次,就会直接影响排名情况。

闻遥翻了翻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就是杰夫预测的这次世青赛的排名。

男单他预测夺金的会是伊万,夺金概率98%。

再看女单。

杰夫写在第一位的是小乔,夺金概率没有伊万那么绝对,只有52%。第二位的是另一位同样来自俄罗斯的选手娜塔莎·尼基塔,夺金概率43%。闻遥则被排在了第三位,夺金概率5%。

第三位这个名次在闻遥看来并不算高,但是她多少已经有点欣慰了,至少在杰夫眼里,她如今的实力还是被认可的。比起他,在各国媒体眼中,她大概只是个中国派来凑数的“重在参与”吧,在他们看来她估计连前十都进不去。

伊万说:“今年小乔和娜娜势头都很猛啊。你看看前面杰夫对她们的分析。小乔掌握两种四周跳了。自由滑里放了两个4+3,分数翻上去有点吓人。娜娜那边也是,她的4s非常稳,我之前看过她的4s+3t,还有,她今年的自由滑节目《黑天鹅》,完成度特别高,p分能拿到不少。”

闻遥垂眸看着。

伊万吧啦吧啦说完一堆,看闻遥没什么大的反应,只好停下来,托腮看着她的表情。

他认真地问道:“今年情势对你有点不利啊。你发育关还没完全过去吧?四周是不是一个都没重新练回来?”

房间内安静了一下。

闻遥点了下头。

与中国队那些教练队友们对她的盲目信任不同,伊万是最了解她实力的。也知道她曾经碰触到的高度。

人人都说发育关残酷,说江淼淼受影响极大。但是与闻遥比起来,江淼淼的退步真的算不上什么。她本来撑死了就是三周跳的水平,发育关来临之后,顶多也就是三周愈发不稳定而已。

对闻遥来说,发育关直接将她从一个四周跳选手,打回了三周水平。而且谁也不知道她还有没有可能练回来。

发育关在她身上的杀伤力可强太多了。

要不是她心态稳定,换了别的女选手,说不定就此沉寂了。

与她相比,杰夫笔记本上排在她前面的两个选手,小乔和娜塔莎,她们的发育关似乎还没到来,还能趁着今年世青赛奋力一搏。

……真好啊。闻遥想。

半晌,她合上笔记本,故作轻松地笑了笑。

5%的概率啊……

“那就看今年我能不能创造奇迹,凭三周跳夺冠吧。”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8点二更。

最新小说: 绿野仙村 我叫孙贼,不是贼 祭祀自己,我成为了神话? 开局枪杀上线,我不想当卧底 背靠黑暗,向阳而生 落地成盒之考公上岸版 战!必胜! 跨界商贸 不一样的中医 村村村村村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