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是白月光呀 > 58、Chapter 58

58、Chapter 58(1 / 1)

直到这一刻,闻遥才体会到自己在国内的知名度变化。

她原本以为花滑在国内是小众项目,肯定没什么人知道,但忘了花滑与短道同属于冰雪运动。至少在国内的冬季项目圈里,她现在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凡是个稍微关注点时事的人,肯定都听说了她上个月在世青赛上的出色成绩——破了花滑女单短节目世界纪录,还大比分超越俄罗斯选手,为中国赢下了一枚几乎无可争议的金牌。

徐烈的确是个严肃的人,但面对闻遥,还是忍不住露出欣赏的微笑。

完全没搭理一旁的南川,主动跟闻遥聊了几句。

罗耀洲在远处围观了一会儿,忍不住凑到场边拉住路过的队友,小声哔哔:“有没有觉得徐教看闻遥就跟看儿媳妇儿似的,满眼都透着慈爱。”

那名被他拉住的队员一脸莫名:“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徐教什么时候多了个亲儿子。”

“川哥跟亲儿子也差不多了好吧?”罗耀洲感叹,“川哥刚来的时候什么水平大家都看在眼里,在这儿他真的是从零开始。也就是川哥真的争气,成绩突飞猛进翻着番儿的提升,不然我是真的不敢相信徐教敢往队里招一个已经放弃短道那么多年的人。”

别说是罗耀洲,南川刚来的时候,他们队里真的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还能回到一线水准。

眼下才过去多久?

也就大半个月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他的成绩一点一点提升,状态一点点恢复。最近两天甚至开始在模拟赛里一点点超越队友了。

搞得他们这些练了好多年的队友每天都在怀疑人生。

感觉自己练了个假的短道速滑。

……

徐教热情地与闻遥聊了半天。

从她上个赛季的心路历程聊到新赛季的准备情况,从俄罗斯的训练体系聊到中国国家队的训练气氛,天南海北的聊,聊得南川无语地看了一眼时间,终于出声打断:“行了老徐,差不多得了,您搁这儿专访呢啊?”他拉起闻遥的手往外走,“午休了,我带她吃饭去了啊。”

徐烈正聊得起劲儿被打断,一脸不爽地骂了句:“臭小子!”

闻遥哭笑不得,心里想着这人好歹是他的教练呢,他怎么是这态度啊,也太随便了吧……只好转头给徐烈教练递去一个抱歉的眼神:“不好意思啊徐教练……”

徐烈无奈地冲她摆摆手:“去吧去吧。”

南川经过罗耀洲他们的时候,非常自然地顺手拉过了闻遥的行李箱。偏头给她解释:“没事儿,徐烈这人就是一话唠,你不喊停他能给你说到天黑。”

对付这种人南川也算有了点心得。

前有二附中刘豫刘大妈每天夺命连环call追着他刷题复习,如今再遇上一个徐烈,他已经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以对了。

席苒眼睁睁地看着南川和闻遥从自己面前经过,她不死心地想了想,开口道:“你们是要去食堂吗?正好我们也要去了,不如也一起吧——”

南川微微皱眉看过去一眼。

掀掀嘴皮子刚要吐出一句“不方便”,就见罗耀洲此时赶紧凑过来打断:“说什么呢学妹,人家这一看就是要二人世界去啊,咱们这群电灯泡跟着多不好?来来来,咱们几个去二食堂吃点好的。”

南川复又闭上嘴,给罗耀洲递去一个“挺识相”的眼神,拉着闻遥走了。

等到两个人消失在门口,罗耀洲终于叹着气回头瞅了席苒一眼。

“小学妹,我劝你还是早点死心吧。川哥和他女朋友那个情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人感情跟铜墙铁壁似的好着呢,这墙角挖不了,你还是先省着点力气吧。”

罗耀洲与席苒算是同一个高中的校友,都是a大附中出来的,两个人之间差着两届,一个是火箭班的一个是体育班的,虽然从前没说过话,但是这段时间席苒每天跑来冰场这边,一来二去的他们也熟络起来。

席苒嘴上说着想进短道速滑队,但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她就是奔着南川来的?

再说了,她根本也没有接触过短道速滑,就那细胳膊细腿没有半点肌肉,根本不是练短道的苗子。当时她这么跟徐烈申请的时候,徐烈听完就当即非常温和地建议她直接出门左拐去学校社团活动中心找滑冰社团报名去。专业运动员,跟兴趣爱好真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好在短道队的日常训练不是全封闭式,可以参观,于是席苒就每天过来看,一副很有兴致虚心好学的模样。

罗耀洲也不好意思点破她,偶尔也给她解释一下短道的专业知识。

如果南川真的没有女朋友,罗耀洲觉得席苒倒追也无所谓,没准真的追上了呢?他觉着,男才女貌的,也没啥不好。但是吧,现在南川的正牌女朋友人都来了,席苒再不死心那就有点不识趣了。

席苒瞪他一眼:“就吃个饭怎么了?就一顿饭我还能把人男朋友抢走了么?”

罗耀洲摸摸鼻子,心说你这心思可不是都写脸上了么?

他顾左右而言他地打岔:“好啦好啦,走走走吃饭去。”

……

闻遥跟着南川往食堂走。

两人手牵着手,漫步在校园里。

这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体验。过去在二附中里没那个机会,加上高中学校氛围不同,总觉得当着同学的面牵手都像是在干什么坏事。

现在进了大学校园,青春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牵手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闻遥现在所有心思都在他的项目上,琢磨半天终于开口问道:“你现在在练1500米吗?我以为你会练以前的项目呢。”

南川跟她提过,他从前主攻500米。

500米和1500米之间的差别她也不是很懂。

南川笑着看她一眼:“我还以为你会因为席苒的事儿跟我闹别扭。”

闻遥皱皱鼻子:“吃醋这种事来一次两次就得了,来多了我也嫌累啊。赶紧给我说说。”比起那些子虚乌有的小事,她还是比较关心他的项目。

南川轻轻“嗯”了一声,“是准备从1500米开始。”

他顺便给她解释了下两个项目之间的区别。

男子短道速滑主要分为四个项目: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5000米接力。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

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

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会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短道速滑中,1500米比赛属于长距离竞速项目。相较于其他短距离比赛,1500米项目的战术性更为突出。合理的运用战术与队友打配合,再加上体能、技术、心理素质以及经验积累——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才是一场短道速滑比赛真正较量的核心。

比起500米那种更侧重于短距离爆发力的项目,1500米目前更适合给南川这种战术型选手作为回归短道的起点。

简单来说,就是徐烈觉得南川够聪明,而1500米在战术上的发挥空间足够大,所以更适合他。

等今后南川在短道技术上更为纯熟老练,身体力量控制力更强的时候,再尝试500米和1000米也不迟。

随后他们又聊到成绩。

南川耸肩,很坦然地说:“目前这个成绩还不行。”

虽然徐烈和其他队友一直说他进步很快。

但是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能安于现状,他必须要跟自己同龄同水平的选手去比较。

a大并不是短道强校,历史甚至不足两年。比起a市其他几所已经开展十几年短道专业的体校而言,他们甚至不值得被拿来当成对手。据说去年徐烈邀请其他几所学校的短道队进行友谊赛,基本没几个愿意来的。后来徐烈没办法,只好动用他在北方的人脉和关系,直接跑去北方找人进行友谊赛集训了。

不过,这或多或少也算因祸得福。

从此a大短道队直接跟北方的速滑名校进行交流。论冰雪项目,北方以h市为首的几所名校才是领先于全国,乃至比肩国际的一流水平。这相当于是越过了小山坡直接登上山顶去华山论剑了。

亲眼见识过顶尖的水平,才能知道自己与顶峰究竟相差多远。

南川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也是之前他在徐烈面前签的军令状——八月份新赛季开始之前,他必须要完全恢复状态。

他想,他与徐烈理解的“恢复状态”或许还有点出入,徐烈大概觉得他只要能够达到参赛标准就算是恢复状态了。但南川觉得,至少要在比赛中达到能够争金夺银的水平,才算真正恢复了状态。

眼下还有四个月,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八月份会有校际赛,目前a市一共有四所学校开展了短道速滑的项目,分别是a大和a体大,还有首体院以及体师大,因此这个校际赛也被称作四校联赛,相当于是新赛季的起点。随后就是短道联赛、精英联赛、全锦赛、冠军赛等国内一系列的赛事。

两个人在食堂简单吃了点。

最近南川运动量上来了,食量也大了不少。

闻遥上下细细打量他,发现一段时间没见,他整个人看起来结实健壮了不少。

以前大概也就属于高瘦的身材,有肌肉,但完全不像现在这么紧实,仿佛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优越的力量感。

“你怎么就吃这么点?”南川皱眉盯着闻遥碗里的二两饭。她以前食量跟他差不多,现在怎么比女生吃得都少了?

闻遥也看了自己碗里一眼。

她最近都习惯了。

莫斯科舞蹈学院对于学生饮食控制得严,就怕体重导致身材变形。她虽然不是学舞蹈的,但是花滑运动员也一样需要有轻盈的体态。

一方面是为了表演上的美感,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做各种技术动作。

她最近一直在打算朝四周跳上努力。

想要尽快提升跳跃,最有效的方法一个是提升力量,一个是减轻体重。

前一个方法她一直在练,从之前在集训基地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训练,只可惜,收效甚微,虽然力量训练非常有效地帮助她将三周跳进一步稳定下来了,上一个赛季她的跳跃基本上毫无失误,但是,四周跳依然上不去。不得已,她只能开始尝试第二个方法,两者结合地练。

只是……

这两者之间其实也存在一个悖论。

减轻体重不难,但是减轻体重的同时,有可能还会带来她对于身体的控制力以及跳跃力量上的减退。也就是说,她为了能够提高跳跃减体重,但体重下降了她的力量也会跟着降,也就更难做跳跃了。

简直就是个死循环。

这对很多运动员都是两难的困境。

很多选手就是被困在这个瓶颈里,一辈子都迈不过发育关的后遗症。

“别减了,该吃吃。要减也别靠节食去减。”南川说着,夹了两片牛肉到她碗里。

闻遥只好点点头,闷头吃。

他夹过来多少就吃多少。

等两个人从食堂出来,南川说先带她回公寓休息下。

他在清华园里自己租了公寓,从食堂过去也就十分钟的路程。

闻遥有些好奇:“为什么自己另外租啊?这里不提供学生宿舍吗?”

“大学生宿舍都是四人间六人间,我不喜欢人多。”南川解释道。

而且现在他还没正式入学,宿舍的手续暂时也办不了。不过,其实他要是想办也能通过徐烈办,但南川懒得申请。自己住清净,公寓也离冰场近。

在回公寓的路上,南川拐去了学校的小超市一趟。

他从货架上飞快挑了牙刷毛巾还有拖鞋,甚至在经过一次性内衣裤的货柜的时候,还非常自然地转头问她有没有带换洗的内衣裤,没有的话就一起买了。

闻遥囧囧的从一脸好奇的收银阿姨面前扭过头,默默说:“……我没打算住下啊。”

南川笑着看她一眼,揉揉她头发。

“乖,就住一晚。”

闻遥心说,住一晚也是住啊,她根本没打算留下好不好!她本来都已经跟李启鹏说好了她下午会回基地的。

南川仿佛没注意到她纠结的心理活动,一边结账一边顺口说:“正好我也有点事要和你聊聊。”

闻遥的注意力一下被带走了:“嗯?什么事?”

南川拿校园卡刷完卡,将拎着的袋子勾在行李箱拉杆上,另一手非常自然地再次牵起她往外走,说:“你之前不是一直在烦恼四周跳的事么?我后来稍微研究了下四周跳的跳跃技术,感觉说不定能帮你攻下四周跳。”

“!!!”

闻遥脚下一顿,哑了半天,不敢置信地瞪大眼,双眼发亮。

“………………真的假的!?你有办法!?”

怎么可能?连她老师都没办法,连李启鹏都无能为力,他居然有办法???

南川老神在在地瞅她一眼:“大概吧……所以你住不住?”他笑着明知故问道,“其实不住也没事,我下午请个假送你回集训基地……”

现在还回什么基地?

基地有四周跳重要吗??完全没有!!

闻遥一把抱住南川,迫不及待地点头:“住住住!!”

她一双星星眼望着南川。

太厉害了吧……他连四周跳也有办法吗?

这就是学神的境界吗……

……

南川租的是一居室的套间,外头看着干干净净,里头看着清清爽爽。

住在附近的基本都是a大的老师和研究生博士生,跟学生公寓也差不太大。

大概是个人习惯的缘故,房间里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用品,只有客厅的茶几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边上散落着几沓文件资料。

闻遥将行李箱放在门口,换了拖鞋进去。

她进了门就径直走向客厅的沙发,正襟危坐,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南川扭头看见,哭笑不得。

摆摆手打发她说:“行了,你先去洗个澡换身家居服再说吧。我这边本来是计划着等你回来了再跟你详细说的,没想到你提前回来了,我还得花点时间整理一下,给我半小时。”

闻遥心想也好。

她从昨晚开始坐飞机一路风尘仆仆的,是得收拾下。于是从行李箱里拿了一套换洗衣服和新买来的牙刷毛巾就进了浴室。

等到她二十多分钟后从热气腾腾的浴室里出来,南川那边似乎已经准备好了。

他半盘着腿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见她出来,朝她招招手。

闻遥赶紧凑上去主动挨着他坐好。

“来来来,开讲开讲。”

南川好笑地看她一眼。

他也知道她现在肯定很兴奋很激动,不过,该说的他也得先说清楚。

“我丑话说在前面,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不保证你一定能练成。而且,我估计……风险挺大的,你真的要想清楚。”

他的谨慎令闻遥也忍不住跟着紧张起来,她稍稍坐直了一点,点点头说:“你放心,我知道的。”

四周跳哪有那么好练啊。

要是真的随随便便就能练出来,怎么可能在花滑青年组女单迈入四周跳这么多年来,而在成年组里依然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她有这个心理准备的。

南川将自己面前的电脑屏幕往她面前推过去,点开一个视频。

视频才开始播放闻遥就认出来了,这是她自己的比赛视频。

南川剪了她在节目中的几个跳跃动作。

闻遥疑惑地看他一眼。

南川瞥她一眼,捏着她的下巴把她的脸转回去:“别看我,看屏幕。”

闻遥:“……哦。所以你准备讲什么?”从她的跳跃上能发现四周跳的机会?

南川:“急什么?正要给你讲。”

他说着,顺手切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按了暂停,说:“目前过了发育关还能拥有四周跳的女单几乎没有,所以我比较了几个近两个赛季中能够稳定做出四周跳的男选手,发现你使用的跳跃方式跟近几年在男选手之间比较常见的跳跃方式有点差别。你自己应该多少也知道吧?你目前的跳法并不是技术上最优越的跳跃方式,更接近于芭蕾范畴上的空转,是凭着起跳之后的核心力量带起的动量来加速旋转。”

闻遥听着,缓慢地点了下头。

的确是这样的。

南川继续说:“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男单所用的跳跃技术,是更加强调空中的重心位移,通过在空中调整身体姿态来使绕身体纵轴的转动惯量减小来增加转体的速度。所以在一定的速度水平上,合理分配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是训练的关键。”

南川从三维运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一遍,又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又讲解了一遍,还带上了点生物解剖学的知识。

闻遥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

好在悟性是有的,加上南川又解释得非常非常详细,她大致明白了他的思路。也明白了他为什么一开始就将丑话说在前面。

因为很难练。

非常难。

这个理论她是听说过的,甚至很早就有人提出过,最近几个赛季男单选手的跳跃技术主要就是脱胎于这个理论。但是女单选手里很少有人用。主要是因为目前掌握四周跳的只有以米叔为首带领的俄罗斯女单,而米叔的训练体系中并不包含这个理论,而其他国家的女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触及过这个领域。因此,这个新的四周跳跃技术在女单领域几乎是空白的。

伊万诺夫老师的技术其实也更偏向于老派的跳跃技术。

但,一项技术能从他十几岁开始沿用到退役,并且他后期的技术难度就算放到现在的男单领域也算是顶尖水准,说明这个技术本身是可行的。或许并不是最优越的,但也是有效的。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前提,就是伊万诺夫老师从年轻时代开始就是一个非常出众的jumper,他的跳跃能力极强。所以这个跳跃技术由他来做能够非常轻松地上四周。

闻遥的跳跃能力也是强的。

但由于发育关后的身体条件限制,她完全没有办法达到老师当年的水准。

她其实也知道,想要突破,就得求变。

“没事,别怕,还有时间。”南川揉揉她头发,“回头跟你的老师还有李启鹏商量一下,还有我也会一直陪你的。”

闻遥抱着双膝,将下巴靠在膝盖上怔忪地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她忽然有点明白南川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找到状态了,原来有这么强悍的理论知识开道,能不强吗?

唉。

原来学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冲击有点大,她得缓缓。

……

这一缓直接缓到了深更半夜。

闻遥在南川公寓里住下了。

南川让她睡卧室,他自己则睡外边的沙发。

入了夜,外头静悄悄的,而闻遥还躺在床上睁着一双眼睛盯着天花板。

她思来想去,还是举棋不定。

可以尝试。

但是难度太大。

因为她的技术已经成型了,想改很难,比改正存周错刃的毛病还要难上数倍。

要花大力气不说,万一最后改得不成功,又改不回从前的跳跃技术,那就很悲剧了。很可能一个赛季就这么废掉了,所有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

这个结果……她可能有点承受不起,刚刚看到了女单夺金希望的李启鹏教练的小心脏恐怕也承受不起。

闻遥轻叹了一口气。

果真如南川说的那样,风险很大。这人平时说话吊儿郎当的,在这种问题上可真是一点儿水分没有。说风险很大,还真就这么大。

她辗转反侧了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爬起来去客厅找他。

她趿着拖鞋小声摸过去,从卧室探出头轻轻问:“川哥你睡了吗……?”

沙发上模糊地传来一阵声响,南川模糊地应了一声:“怎么了?”

闻遥没开灯,借着客厅窗户外的月光摸到沙发边蹲下来。

南川依然维持着躺着的姿势,单手枕在脑后,偏过头来借着月光看她。

“睡不着?”

闻遥点点头,靠着沙发在地毯上坐下来,脑袋轻轻靠在他外侧的手臂上。安静了半天,小声问道:“川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啊?”

她想从他的答案里寻求思路。

南川没有立刻回答。

他希望她能自己想清楚。

旁边的人说什么都不如她自己想通了有用。有人逼着她上四周跳,觉得现在国际上顶尖的女单都有四周跳,她没有就不算顶尖女单,说她凭着一个只有三周的自由滑拿下冠军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冠军依然还是她的。

只要她想,他觉得她也有本事继续靠着纯三周跳的节目闯荡成年组。放眼如今的成年女单里,几乎没人能挑战四周,那里就是三周跳的世界。到时候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逼迫着她上四周。

那么,这个四周跳究竟值不值得她付出那么大的心力?押上那么大的赌注?

这得她自己来做选择。

南川顿了很久,最终慎而重之地说:“如果四周跳对我足够重要,我就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闻遥安静了会儿。

她扪心自问:那么四周跳对她来说有多重要呢?有没有重要能让她愿意赌上一个赛季的荣誉?

客厅里安静得只剩下他们两个的呼吸声。

良久,她终于开口:“谢谢你,川哥。”她有决定了。

南川借着月光注视着她。

看着她俯身在他脸颊亲了一下。

“晚安。”

他偏过脸捏着她的下巴亲上去,温柔如蜻蜓点水,随即松开手:“晚安,宝贝儿。”

……

第二天一早,闻遥就出发回了集训基地。

她没让南川送她,但拗不过他一定要把她送到学校门口,直到上了车,她朝他摆摆手,一副老母亲送儿子上幼儿园的语气:“行啦我走啦,你在a大好好练,我有空来看你哈!”行啦妈妈走啦,你一个人在幼儿园要乖,妈妈下班了来接你。

南川失笑。

“成。”

训练基地距离a大不算远,没多久闻遥就到了。

刚回到基地她就察觉到整个基地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从遇到的门卫开始到进花滑中心碰到一个个熟人,每个人看着都一副随时要跳起来普天同庆地架势,一个个走路都是带飘儿的。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今年花滑队满载而归。

刚走进花滑场馆,迎面就是一整面喜气洋洋的艳红色光荣墙。

墙上贴满了这次在国际赛事上表现不俗的选手照片。

中间最显眼的地方贴的就是闻遥的照片。

是她短节目罗密欧的照片,照片上还被人用红色的笔画了很多个大大小小的爱心,颇为热闹。

闻遥:“……”

世青赛的成绩不说,世锦赛上各组选手同样表现不俗。作为我国的强势项目,双人滑不负众望蝉联冠军,冰舞表现不俗,拿下了一枚银牌,提明年世锦赛再次争取到了三个名额。

男单方面宋月升拿了铜牌,女单的林静仪拿了第九,也就是说,两个单人项目明年都有两个参赛名额。

初次参加国际比赛就拿到前十的成绩,林静仪简直乐疯了。

一看闻遥终于回来了,兴奋地跑过来抱住她:“幸不辱命啊!明年我们就能一起去世锦赛了!!”

路过的双人滑的前辈笑道:“这话你都说几遍了?当着记者也这么说,都要被外头网友笑死了。”

林静仪红着脸傻笑。

原来是比赛结束后他们一起回国,有记者在机场等他们,本来主要是采访夺金的双人滑和拿了银牌的冰舞,宋月升也很受欢迎,被拦住问了许多个问题。女单方面,只拿到第九的林静仪,知名度显然不如前面几个人。后来有个小记者注意到了她,顺便采访她,问她拿到这个名次感想如何。

当时林静仪答:“特别高兴,特别心满意足。”

记者很奇怪:“这个名次也不算特别高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林静仪憨笑说:“为了明年可以跟遥妹一起参赛呀!我做到了啊!当然高兴!!!”

这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当做一则小趣闻发了出来,很快就引起了网友的一波讨论。有人调侃地称呼她是花滑队的傻闺女,画风跟身边几个一本正经接受采访的队友完全不一样,笑得又憨又可爱。

从那之后,林静仪也算是剑走偏锋地火了一把。

再加上之前世青赛上,一本正经地跟着俄罗斯的伊万和吉米闹出来“编舞趣事”的谢一苇,从那之后这孩子就被称作是花滑队的傻儿子。

甚至连教练李启鹏的形象也岌岌可危。记得在世锦赛开赛之前,有记者采访李启鹏,问他对闻遥世青赛夺冠的看法,当时李启鹏骄傲地笑了一下,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憨气也被有心人截出来与林静仪和谢一苇放在一起,甚至还有人将视频里偶然拍到的他在赛场边的各种反应剪成鬼畜,或者贴上自己理解的李启鹏心理活动文字版。

于是,在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情况下,整个国家花滑队的气质在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有人说,这是可怕的“闻遥效应”。只要一沾上闻遥,总觉得不管什么人都莫名变得喜感了起来。可偏偏她本人在所有人心目中依然是一副岁月静好的人间仙子形象。

……

去宿舍放下行李之后,闻遥先去了一趟李启鹏的办公室。

李启鹏主要是想找她聊聊下个赛季各大赛事报名的情况,而她则想跟他聊聊四周跳。

李启鹏听完她的来意就直接说:“那你先说。”

闻遥将南川的理论还有自己的决定都说了。

她很想练。

正如南川所说,四周跳对她很重要,也很有意义,她真的很想练回来。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摆在她的眼前,她真的希望能够抓住它。

这件事她也找伊万诺夫老师商量过。

老师给她的回答是:只要决定了就放手去做,别迟疑。

所以,与其说是她今天来找李启鹏商量,不如说是她在问他能给她的选择提供多少专业上的助力。

其实,李启鹏一向是支持她的。

听完了她的话之后,沉思了片刻就点头了。

“可以。花滑队这边肯定会尽力帮你安排好。这样吧,从明天开始你也别跟着女单教练组那边练了,我让男单组这边的跳跃教练重点帮你做好训练计划。”

四周跳的事情告一个段落,接下来就要说到李启鹏之前要说的事情了。

下个赛季很多赛事需要提前报名,所以李启鹏作为目前两个单人项目的主教练,需要提前安排好每一名选手的参赛目标。

闻遥下一个赛季升入成年组,李启鹏打算让她将所有的国际a级赛全报上。

也就是说,从九月份开始她就得准备参加国际大奖赛。成年组的大奖赛一共有六个分站赛,每个参赛选手可以参加两个站的比赛,然后根据六个分站赛所有选手的积分排序,选出参加最后总决赛的六名选手。

还有则是明年二月份差不多同时举办的欧锦赛与四大洲赛,作为中国选手参加的是四大洲,最后则是三月份的世锦赛。

李启鹏在列出的时间表上看了看,说:“大奖赛和四大洲都要去,挑战者系列赛是b级赛,看情况再说吧。然后就是国内的比赛,含金量高的也就是全锦赛和冠军赛,全锦赛在十一月份,可以报一下。十二月的冠军赛可能会跟大奖赛总决赛的时间撞上,就先不报了。”

也就是说,李启鹏准备让她将国际上的a级赛报满。

比起去年,她前前后后也就只参加了三场比赛,新赛季她的比赛就被排得密密麻麻了。

闻遥静静地呼出一口气。

压力有点大。

而且,李启鹏没有说的是,新赛季的世锦赛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因为世锦赛的成绩会关系到下下个赛季冬奥会各个国家的参赛名额。

我国虽然是后年冬奥会的东道主,却并没有在参赛名额上得到额外的照顾,所有的门票也得靠运动员自己去争取。

“对了。你的节目开始准备了吗?需不需要我们编舞组的教练帮忙?”

闻遥照实说:“自由滑基本确定了,短节目还没什么头绪。”

李启鹏摸摸下巴:“编舞组那边出了一个新节目,正在考虑让你来还是给林静仪。这样吧,正好你和静仪都在,一起去那边看看,如果更适合你来,这个节目就优先给你。”

闻遥迟疑了下。

“这……不太好吧?”那岂不是有点抢了林静仪节目的意思?

李启鹏随性地摆摆手,打趣道:“这么有信心啊?说不定人静仪比你更适合那个节目呢。走走走,我去叫上她一起去看看。”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闻遥松了一口气。

也是。

每个选手的表演风格都不一样,她和林静仪的风格就完全不同。

相对来说,国家队的编舞会更偏向于现代舞与中国风,的确更适合林静仪。

到了那边才知道,原来这套新编舞的主题是《咏春》。

闻遥:“咏春?春日主题?”

教练纠正道:“不,是咏春。”

闻遥一脸疑惑:“那不就是春吗?spring对吧?”

教练认真地看着她:“不,是kongfu的咏春。”

闻遥一脸惊恐:“…………………………”不不不不,放过她吧。

其实中国队一直在致力于向世界推广中国特色文化与风格,比如《敦煌飞天》,比如《梁祝》,再比如本来就通过外国人的眼光来展现的《末代皇帝》《图兰朵》。这一次教练组选定《咏春》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为了展现中国特色。中国功夫在国际上知名度甚高,如果能够融入到花滑节目中,说不定也会非常惊喜。

编舞组的教练笑着说:“其实一开始是奔着给闻遥编排的想法去的。她的男装打扮的确太令人惊喜了。”

闻遥:“…………不,这个赛季我打算当回女人了。”

闻遥全身上下都写着抗拒。

也不好勉强。

反倒是林静仪挺有兴趣的,她小时候就练过两年的武术,后来才改学的花滑。于是,几乎毫无争议地,这套节目就成了林静仪的备选节目。

李启鹏随后问:“那你的短节目有什么打算?”

闻遥摸摸下巴:“不知道,慢慢看吧。”

虽然很遗憾,但是她还是更倾向于芭蕾。

作者有话要说:  遥遥会有中国风的,将来。

ps:情人节快乐呀,我要出门陪妈妈去看《你好,李焕英》啦~明天见~

最新小说: 超级间谍,害怕暴力 震惊,我被诡异包围了! 重生:把小青梅撩成女友 消费会返现攻略美女不过分吧! 一座城一个故事 仙医系统:从天而降的绝世医仙 婚礼现场,我和全家断绝关系! 我开玩笑,青梅校花偷拿户口本? 化身金手指,机遇随缘送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