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小夫郎[种田] > 42、第 42 章

42、第 42 章(1 / 1)

第四十二章

简陋版毛衣制造工厂就这样悄悄地启动了。

天气是越来越冷,家境富裕的都已经备上了厚实的棉服。

然而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靠北方的那一片冷空气实在是有些太过分,才刚立冬,就有冻死人的传言在这片大陆上迅速散开。

朝南地区倒还好,气温总是稍微高一些的,可这也不代表他们能够安宁过日子。

立冬不过三天,家家户户包的饺子都还没来得及吃完,青州忽然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地龙翻身,最中间的一个小镇直接没了,里头一个人都没跑出来,全死在了那场地动中。

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最后,便成了天要亡我大齐,于是,百姓们的恐慌再一次被点燃,人心惶惶之际,更有临近的燕国和周国联手对大齐发动攻击。

战乱再起。

这次乱的地方,离姚阳镇近的要命,敌军只需要跨越两座城,便直接能开到姚阳镇大门口。

这里不是要塞,所以连防御工事都没有,一旦边关失守,他们就要提前准备逃跑了。

有的人生怕自己小命不保,战争才刚打响,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往别处逃。

才不过短短一周的时间,姚阳镇的人口就空了一半,大街上能看到最多的,大都是些老弱妇孺,可能是不想跑,可能是觉得情况那么糟糕,也可能是根本就跑不动,已经彻底放弃了。

但还是有人完全不被这些事影响的。

柳姑娘算一个,她实在是太神秘了,越是到这种时候,就越显得她冷静。

姜念回也算一个,因为他知道,凡人之间的战争并不是重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那些妖魔鬼怪才是重头戏。

那反正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还不如安心过自己勤劳耕耘努力升级的小日子——

去岑州运货的胡商已经回来了,他手里大量的奇珍异宝都被换成了金钱和粮食。

入了冬以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日子更不好过,他们那里的资源实在是贫乏,不光是粮食紧缺,供应不上能御寒的棉衣也是一个致命的大问题。

也就是今年气候实在是古怪,中原以北才传来难民被活活冻死的消息,可在他们草原上,每年冬天,都会有不少人和动物因为气候过于寒冷而死去,不光是人和人之间在互相争夺食物,他们还要从猛兽口中夺食,冬季简直就是他们的噩梦,非要逼得他们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

而这次,名叫骞栎的胡商却看到了商机。

草原上的人们为了御寒,往往要穿得特别厚实,不穿多一点严寒会要了人的命,可是穿得太多捕猎的时候又很难施展开拳脚,总是没有个两全的办法。

可是这次,他在姚阳镇发现了一种新奇的衣物,样子跟胡服上装有些相似,却没有系带。

它摸起来手感极佳,软绵绵的,像是在摸丝绸,而且也不重,穿上以后轻飘飘的,不但双手能够自如活动,还因为那衣服紧贴着身体,风也透不进去,舒服的同时还很暖和。

骞栎当时就知道,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

他家在草原上有一个马场,虽然不是战马,但也比中原马高大健壮。

可是眼看着冬天已经到来,他必须快些把马场的那些马都给处理掉,不然马的口粮会慢慢减少,等到它们饿得一个个稀瘦,可就不值钱了!

骞栎从岑州回来,让忠心的下属带着护卫和粮食继续往家的方向走,而他带着几个从小就跟他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卫暂时留在了姚阳镇。

草原的冬天会让金钱贬值,但在中原不会,所以他要把那些毛衣都买下来,带回他的家乡,卖给其他人,换更多的粮食和金钱!

一想到这些,骞栎兴奋异常,但他好歹也是在这条路上来回了好几年的商人,自然知道,在买下一个东西之前,如果你表现的太激动太兴奋的话,就会给对方一个可以趁机提价的信息,让成交的价格变得不合理。

所以他硬是在抵达姚阳镇后又休息了一天,才去找到丁家,要把这个没来得及谈完的生意继续谈下去——

而这个时候,真正的制造商还在忙活着打理自己的小院。

那些种下去的灵植这会儿竟然就已经开始发芽了,完全无视掉了镇上越来越冷的环境,长势十分喜人。

所以姜念回在刚看到它们开始冒尖尖的时候,就拉着池渊和其他几个帮工开始搭大棚,花了足足三天的时间,给它们弄出来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生长空间。

玉灵草是长得最快的那一拨,就是跟大葱外形特别相似的那个。

别的灵植还在努力长个子,它就已经迅速成熟了,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像谁家炖了猪蹄一样的味道,害得闻到味道的人从附近经过,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吸吸鼻子。

姜念回蹲在棚子前头研究了半天,最后眼珠一转,找来了池渊让他帮忙——要做的事儿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想办法抓只老鼠过来。

池渊:“......”

抓老鼠?

这是把人当猫用的意思吗?

然而他只是迟疑了那么一会儿。

在姜念回无比期盼的眼神中,他莫名压力倍增,最后还是决定去满足对方的这个小小心愿。

但话又说回来了,他活了这么大,还真没机会被人指挥着要去抓一只小老鼠,而对方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因为家里没有猫,并且需要抓来的还是得一只活着的老鼠。

池渊很是无奈,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身武力竟然要用来做这种事,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身武力在做这种事的时候,还特别灵敏,真就在阴冷潮湿的杂物间让他抓到了一只跑来偷东西吃的小老鼠。

......罢了罢了,

姜念回弄了个笼子把老鼠给关了起来,然后就开始饿它,饿得它躺在笼子里眼看着都没力气动了,才摘了一株玉灵草放进去投喂。

这玉灵草在空间货架上,显示的属性标签是“无毒,可食用”,但他不够放心,非要再试一试不可。

等着看到那老鼠连着吃了好几天依旧是活蹦乱跳的以后,才彻底把这玉灵草打入“可食用”的分类中去。

晚上的时候,他琢磨着记忆中某个美食博主折腾出来的创意菜,很想尝试一下,顺带着也尝尝玉灵草吃起来究竟是个什么味道,便做了一个复刻版的“金玉满堂”——

加点水,把面粉搅成糊状,肥嫩的猪肉裹上面粉糊糊,丢下油锅之后还带着淡淡的麦香,下锅后一顿噼里啪啦,金黄色的外表令人垂涎欲滴。

然而被裹进生菜里之后,它最美味的时刻才刚到来,外酥里嫩的猪肉条上可以根据口味选择要刷一层甜甜的糖浆、又或者是洒上一些些被研磨成粉的调味香料,最后把切到稀碎的玉灵草丢一点进去中和口味,弄成卷。

一口下去,牙齿穿透清爽的生菜和酥脆的面壳,里面肥瘦相间的肉口感极其香嫩,甚至舌尖都能感受到有肉汁从里面渗出,一下子便把人烫的忍不住开始龇牙咧嘴。

也不知道究竟是姜念回的手艺大有进步,还是其中的玉灵草发挥了作用,反正这个小零食意料之外的美味,味道好到他都不敢相信是自己随便弄出来的。

一群人头也不抬,只觉得这回的吃食实在是香的要命。

丁彦笙找上门来的时候,正巧就撞在这个饭点上。

这段日子以来,他经常跑到姜念回这边串门,俩人已经熟的不得了了,所以他是一点都不见外:“这回又弄什么好吃的啊?快,让我来看看——”

“金玉满堂,好意头!”

他“啊呜”一口,立马瞪圆了眼。

嘴里面口水的瞬间泛滥,让他趁人不备,偷偷摸摸又卷走了指腹上的油,一脸的意犹未尽:“这是用什么做成的啊,好香!”

姜念回不搭他这个茬,反问道:“丁公子怎么今个儿过来了?”

丁彦笙这才刚想起来似的,哦了一声:“对对对,我找你是来说事的,那个什么......就你琢磨出来的那个叫毛衣的,你现在还有多少?我记得之前你说你囤了不少呢,能不能给我个数。”

“可以啊。”姜念回比划了一下,“大概三百件。”

丁彦笙立马拍手:“我要了。”

姜念回想到了什么,直起腰,擦了擦手:“那个叫骞栎的胡商回来了?”

丁彦笙就点点头:“对啊,现在人正在我爹那儿呢。”

姜念回直接问重点:“给多少钱。”

“这个嘛......”

丁彦笙摸了摸下巴:“不好算,因为他是想用马来换,我在家的时候简单算了一下,大概一匹马换五件,那三百件就是六十匹马,我给你三百两,再另加五十是辛苦费,你觉得如何?”

“丁公子,你是觉得我傻啊还是觉得我不知道马匹有多值钱?”

姜念回低下头继续泡自己的茶:“三百五十两,一笔巨款,够我再买好几个大宅子然后大鱼大肉吃上几年了,但我还是亏了啊丁公子......就说一匹马的市价大概在五到十两不等,而骞栎给你的得比中原土生土长的马贵上一倍,你作为一个牵线搭桥的中间商,未免压价太狠了吧?以后还要不要合作了?”

丁彦笙眉头一皱:“哎?你竟然知道?看来骗不了你了,五十两辛苦费还有,再给你五百两,咱们五五分账,毕竟那些马送来路上也有风险的!”

他倒是理直气壮,一点也不觉得这是空手套白狼。

不过这在姜念回的预料范围之内。

骞栎会拿马当货币抵账这事儿真是一点也不让人意外,毕竟两个地方的环境不一样,那边不值钱的,到了这边反而值钱的很,利益就在于中间的差价罢了。

而他这边,一件毛衣的成本和人力消耗,撑死了也就几百文。

五百两?

那都可以再来几万件还能有富余啊!

姜念回假装犹豫了一小会儿,然后立马成交,下午就和丁彦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转眼账上就又多了五百五十两。

他美滋滋地把五百两给藏了起来,然后再五十两的零头分成两半。

一半给池渊,让他抽空给家里再置办些家具之类的生活用品,另一半拿着出去兑换成了一吊一吊的铜钱,还有些碎银,送到了张翠翠的手里,表示那些都是工人们的工钱,让她按着登记的上工日子给他们发下去。

他还抽空让旁边打下手的张岚和荀牧上集市上买了些瓜果小吃回来,给工人们发下去,当做慰问了。

然而就这么零零碎碎的弄下来,也不过才花了七八两,他兜里还是鼓鼓囊囊。

最后,骞栎带走了三百一十五件厚实的御寒毛衣,姜念回看着还在继续生产的毛衣,干脆就把旁边的铺子也给包了下来,找人简单给收拾好以后,直接弄成了流水线工程——

一边生产,一边售卖。

当然,这个定价肯定不会比给骞栎的贵,那差价几乎就跟白捡一样了。

但在姚阳镇,要把它卖出去,还是得走平价路线。

这些毛衣的一套制作流程下来,大概一个人一个月需要几百文的工钱,熟手一个月的固定生产量是在二到三十件左右,超出固定量就需要加工钱,按件计算,这样会让这些员工们更有动力。

贵的地方就在于人工,至于原材料......那玩意儿便宜的很,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要么怎么说那五百五十两是白捡呢。

而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再参考一下姚阳镇的普通镇民每个月的平均收入,大概是六百到八百文,最后毛衣的定价就落在了一百五十文到二百左右。

外人那里大赚一笔其实也差不多了,平价路线的东西也不能太超出人们的预算,这种东西以后都要变成再普通不过的货物,还是多线发展最稳定不过。

张翠翠也算是有的忙了,她不仅要管着隔壁售卖,还得抽空盯制作,没过一段时间,她就开始向家里求助,把牛婶也给拉来帮忙了——

反正这条线整个都是交给她来管理的,姜念回只负责提供原材料,其他大小事务都由她做主。

帮姜念回赚的多了,她自己拿的也多,所以她爱叫谁叫谁,只要不耽误做事,一切都没所谓。

姚阳镇上的人起初也是对这种没见过的衣裳带着好奇和观望的心态,为了打破观望期,姜念回请了几个托,营造出了生意红火的假象。

人都是随大流的,这种事情,只要有第一个敢先去吃螃蟹的人站出来,后头那些观望的人也就会接二连三的跟上去。

这边也就算稳定下来了。

...

又过了一段时间,姚阳镇彻底进入了寒冬期,但姜念回家里的灵植却一点也没受冷空气影响,全都长出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灵土和灵植混合在一起,让这周围的灵气滋生的特别快,池渊已经从他刚来时的炼气入体,进到了筑基大圆满的阶段。

现在,池渊离凝结出金丹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他能成功跨过中间的融合境......

最新小说: 修士进名校,浑身绝活独领风骚 师弟,求求你饶了我吧! 重生老婆要追我 茅山道法之天道 京城世家太无敌,问鼎全球巅峰! 谁会想当王者英雄啊 开局签到:我成了全球大佬 大学生村医吕小树 生命的历程 游戏宅的奇妙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