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 50 章(1 / 1)

玉堂宫算是离承乾宫最近的宫室。

为此柳芽儿还专门偷偷问过姜瑶月,把姜锦月放在眼皮子底下是否有给自己添堵的可能性。

而绿檀等则认为姜瑶月是想盯着姜锦月,不让她翻天。

对这两种看法,姜瑶月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她心里自有自己的打算。

谁给谁添堵还不一定呢!

姜瑶月每每想到便能露出微笑。

姜锦月入宫她拦不了,姜老夫人拿住了她的软肋。

但入了宫,情况就又有不同了。

她是皇后,姜锦月是妃子;她是君,姜锦月是臣。

当然,姜锦月毕竟也算是和她一同长大的姐妹,虽然在姜家的众多女儿之间,两人关系也不是过分亲密,但若是做姐姐的刻意去为难妹妹,到底丢的也是姜瑶月自己的脸面。

且宫外还有一个姜老夫人杵在那里,若姜瑶月真的做得绝了,她先前为了父母弟弟而做的退让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姜瑶月也明白,先不论姜锦月自己愿不愿意入宫,即使姜锦月真的不愿意,她也是没资格做自己的主的。

但让她对姜锦月毫无芥蒂,也绝不可能。

于是姜锦月进宫的头一晚,没有见到虞容璧本人。

姜锦月进宫的第二晚,还是没有见到虞容璧本人。

......

一直到了姜锦月进宫的半月之后,夜里悄悄溜出来站在承乾宫宫门,眺望着不远处玉堂宫动静的柳芽儿姑娘发现,玉堂宫主位寝殿里的烛火终于没有再彻夜通明,而是早早便昏暗下来了,想必是里面的人已经歇了。

春风拂面,柳芽儿姑娘笑了。

她转身往里走去,还不忘去小厨房看了一回,叮嘱他们做些好克化的食物,或许一会儿晚了里面会要。

虽已入了夜,承乾宫可还是热闹得很。

一连半月,虞容璧夜夜都要来的。

头一晚是虞容璧自己来的,本来用了晚膳虞容璧就打算回紫宸殿去,结果姜瑶月对他说:“今日是妹妹入宫第一天,皇上该去玉堂宫的。”

这一说,虞容璧就连紫宸殿都不回了,反而留在了承乾宫。

至于玉堂宫,虞容璧实在没什么兴趣。

宫里也没一条宫规规定过,宫妃入宫第一晚,皇帝必须去她的宫里。

就像是袁妙嫣,虞容璧也从没有去过她那里,甚至不记得她住的宫殿叫什么名字。

姜瑶月就这样整整霸了虞容璧半月有余。

先时还总要找些理由留他,有时是邀请他留下品尝小厨房精心准备的宵夜,有时是让虞容璧给她看怎么用袖箭与小箭矢,有时叫来教坊的阿璇她们来献舞——阿璇先前为了死去的姐妹胡素儿而敢来姜瑶月面前陈情,倒是很让姜瑶月佩服。

没几天姜瑶月就发现,好像无论找什么理由,虞容璧都会乖乖留下来过夜。

于是她干脆换了一种简洁的方式,一用完晚膳就对虞容璧道:“皇上今晚也留下吧!”

虞容璧也不拒绝。

再后来姜瑶月什么也不说了,虞容璧竟也不提要走,主动留在了承乾宫。

宫里一时也只能称赞皇上与皇后鹣鲽情深,好得蜜里调油。

只有那胆子大的才会夸上一句,皇后娘娘好本事。

**

安国公府。

已至深夜,姜老夫人杜氏的房内仍然明烛高照,间或传来私语之声。

屋子里只有杜氏和汤氏两人。

“我想着,这总是与你来说才便宜,”杜氏抿了一口手边沏好的酽茶。

汤氏难得没了平日那张笑模样,哀哀道:“还求姨母想个法子出来,外甥女儿已经连着几夜没合上眼了。”

虽说杜氏平日就偏爱这个远房外甥女,但连氏是长房大儿媳,府上若有了什么事,杜氏第一想到的还是与连氏商议,今日连氏却只在饭后留下伺候了一会儿,就被杜氏打发走了。

姜老夫人斜了汤氏一眼,道:“人都送进了宫里,端看她自己造化。”

听了这话,汤氏倒也不急,她素日就深知杜氏秉性,既是将她单独留至深夜,绝不会只独独与她说些无关紧要的废话。

汤氏道:“这事说来原也是我们三爷的不对——姨母是知道的,他做事一直小心谨慎,这才勉强有了今日,不至于给祖宗丢脸。明明是做了这么多年的事,竟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错,若是累得国公府和皇后娘娘可怎么好......”

“行了,”杜氏毫不留情面地打断了汤氏,“你心里那些心思,别打量我看不出来。不过这回倒也不怪老三,施家盯得紧,老三才倒了霉。”

姜老夫人对三儿子被施家的人纠住错处一事有些不以为意,施家几百年世家门阀,安国公府不能与之抗衡一点也不算冤,这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她却对姜瑶月非常不满意,她奈何不了施家,竟连姜家的人都没管好。

祸事才由此而起。

她嫁来安国公府已有五十年,早就将国公府荣辱系于此身。

对于姜瑶月,姜老夫人承认是自己失了手,错看了她。

既是错的,就要改正回来,才不至玷污了门楣。

杜氏在安国公府一辈子,不是临到了老让亲自教养出来的孙女来打她的脸的。

这些话杜氏自然是藏在心底里,不去与任何人说的。

杜氏沉思片刻,才压低了声音,对汤氏道:“你也不用太替端嫔心急,宫里的事最是说不准。”

汤氏的心果真放下了一半,然而她还是用她保养得宜的手指捻着帕子,往眼角上捂上了两下。

还强撑着苦笑道:“姨母是知道我的,看着是聪明,其实是绣花枕头,三爷出了这样的事,锦月又被送进了宫,还......”

“老三早就没事了,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才赋闲一段时日。”杜氏叹了口气,“我让端嫔入宫,也不仅仅因为她年纪性格正合适。”

“这还多亏了姨母从中调停,施家才肯那么轻易就松了嘴。”

杜氏听了汤氏的话,并没有出声。

汤氏又重新忐忑起来。

果然,不久之后就听杜氏道:“淮阴施氏岂是那么好相与之辈?”

汤氏心头一惊。

“你告诉端嫔,让她做好姜家女儿,其余自不会少了她。”

“那皇后娘娘那边......”汤氏忍不住问。

姜锦月毕竟是汤氏的亲生女儿,即便有杜氏在前面顶着,汤氏不担心那也是假的。

如今的皇后是姜瑶月,若她一直不肯松口,姜锦月在她手里得不了一点好处。

原本汤氏是极有成算的,入宫到底也不错,日后前程如何先不说,姜瑶月和姜锦月是堂姐妹,姜瑶月不至于对姜锦月下狠手。

汤氏的神色落在杜氏眼中,姜老夫人看得分明,竟嗤笑一声,道:“我原先以为你是个聪明的,没成想你竟真是个绣花枕头,一点不错。”

汤氏知道这是姜老夫人又另有话说,连忙赔笑:“姨母就与我好好说说罢,我也好去教锦月,她年纪小不懂事,我怕她坏了事。”

姜老夫人听后点点头,姜锦月于她而言只是安国公府众多小辈中的一个,不比她当初手把手□□姜瑶月,姜老夫人对姜锦月知之甚少,自己亲手养出来的人都能生了二心,更遑论其他人。

“外头的事是男人们的,咱们女人不该插手,便是我说了你也不懂。”姜老夫人道,“皎皎到底还年轻,也是我往日太纵着她,惯得她如此任性,不肯听话。”

姜老夫人那双没有因岁月而浑浊的眼睛眯了眯。

“凭她是皇后,凭她再受宠,她都没有明白一件事,首先她是姜家的女儿,其次她才是姜瑶月。没有安国公府,又哪来她的今日?”

汤氏笑道:“不多时二爷也自有恩典的。”

提起不争气的二儿子,姜老夫人显然兴趣有缺,她拿起一串佛珠捻了一圈,重又放下。

“老二能成什么事?便是给他加官进爵,他离了国公府,也是立不起来的。”

“钰儿书念得倒不错,”汤氏心里渐渐有了底,“不瞒姨母说,二嫂的两个孩子倒实在让人羡慕得紧,皎皎做了皇后,来日钰儿也有了出息,两相得宜。”

姜老夫人摇摇头道:“姜家子侄众多,行钰不过是略出色了些,照他亲姐姐的性子来看,我也怕他年少轻狂了。”

汤氏清楚杜氏一向不喜后宅过多议论男子前程之事,便继续在一旁赔着笑,不再多言语。

姜老夫人的手指了指略有些昏暗的烛光,汤氏立刻拿了小银剪去剪烛花,一壁又紧紧竖着耳朵听着。

“原本只等她平平安安诞下皇嗣,于国公府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姜老夫人顿了顿,继续道,“有皇上的爱宠固然好,但她既已做了皇后,就不能局限于此,有一个好名声,把后位坐稳当了,再管教好子女,一眼可见将来更大的福气。”

“我是老了,往宫里递了几回话,她哪回肯乖乖听我的。便是锦月的事,也来得极为不易。”

汤氏忙道:“还是要姨母出面,皇后娘娘才肯的。”

“锦月的玉堂宫离承乾宫近,她这些日子门庭冷落倒也不是件坏事。”

姜老夫人说完便停了下来,隔了一会儿,才把汤氏往自己跟前又拉了拉。

“也不必刻意去提点锦月什么,她知道得越少越好,沉不住气反而坏事。你只需跟她说,且再忍几日,紧闭了宫门,过她自己的,外面出什么事都不要出面。”

汤氏一时猜不出杜氏用意,刚要开口问个究竟,却听杜氏道:“其余的你暂时也不必知道,也不许在别人面前多言,安国公府自有打算。”

最新小说: 日常系满级男神 动力之王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我的重启人生 官道:摊牌了,校花老婆是大佬! 非常规编剧 英灵祭:全面战争 都市修真,我靠功德成大罗 直播算命,算的太准客户抑郁了 重生之后系统让我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