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秦语楚延年 > 第956章 半路截胡

第956章 半路截胡(1 / 1)

校长听完苏萨的话,连连点头,却又摇头。

“您这又点头,又摇头的,是什么意思?”苏萨也同武王一样皱起眉头。

校长笑了笑,“一开始,贵族子弟确实看不上秦神医那边儿给提供的‘实践机会’。但这不是有十几个学生被留下了吗?最小的才十三岁。最年长的二十四岁。”

“他们去了前后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吧,如今可大不一样了!”

“十三岁那个学生,是山贼手里救出来的,他年纪小,管不了事儿,但他心算能力很厉害。”

“秦神医教他了心算口诀,他运用的那叫一个熟练,还有好多计算技巧,小老儿我都不会,他一学就会。如今他是秦语的大账房先生。每月都要去各处核对账目。”

“因为去的地方多,时间错开,他每天也都挺忙的。秦神医看他年纪小,还让他在学什么……表格?账目方面的事情,我也不懂。”

“但我见过这孩子看账核算账目,那是真的快!而且准确!”

校长一阵的吹捧,武王和苏萨听得目瞪口呆。

“这孩子如今走到哪儿,说要看账,你看那地方的人热情不?生怕他看出了错,在秦神医面前说什么。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跟钦差大臣似的。”校长摸着胡子。

“另外几个孩子也都不错,这不是铁路陆续,一段一段的在开通吗?”

“那些个孩子,是什么……地区总管?反正挺大的总管,也很考验能力。”

“秦神医给他们的待遇很好。他们用的东西,我这个老家伙都没见过,什么钢笔,计算器,录音笔……都是新鲜玩意儿。”

“他们的月钱,甚至比家里长辈的俸禄都高。干得好的,比长辈俸禄高好几倍呢。”

“这不是叫他们在自家人眼里,也渐渐有了威望吗?”

校长笑呵呵地说。

苏萨还没忘了他刚才摇头的事儿,连忙问他,“那您摇头是什么意思?”

“现在可不是贵族子弟不想去秦神医那儿了。而是秦神医提高了门槛,他们想去也不容易了!”校长哼了一声。

武王了然的笑笑,“她是这个脾气。”

楚延年失忆了,她连燕王殿下的气都敢生。

她说不理就不理,说不让进她的家门就不让进。

贵族子弟看不上她给提供的机会?她还看不上他们呢。

“都是同龄人,以前一个教室里读书的。几个月不见,自己的同窗忽然在历练中成长迅速。穿的用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的气质都不一样了。那同窗们能不羡慕吗?”校长说,“现在挤破了头想得到学院的举荐机会呢!”

武王点点头,“也无妨,学院还有向朝廷举荐官员的机会。他们不去秦神医那边,到朝廷来,更有体面。”

校长看了武王一眼,没吱声。

“本王道怎么近来听闻许多大臣,旁敲侧击地询问入学的事儿。”武王道。

校长闻言,立时哭着一张脸,“老臣现在是有家不敢回,躲在学院里,才能躲个清净啊。”

苏萨看他道“想入学的人,怕是踏破了您家的门槛吧?”

“可不是嘛,真叫人惆怅啊!”校长一副凡尔赛的语气。

武王坐在上头,表情有些恍惚。

想当初,秦语叫山上那些孩子去皇家学院读书的时候,他还反对过。

他担心那些王宫贵族因此到他面前闹……怕他们不去皇家学院读书。

皇家学院可是他为自己培植的力量。

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年的功夫。

那些贵族不但没有退学,反而争相把孩子送去。

“她果然有手腕,”武王说道,“不过……不是说好了,皇家学院是给本王预备心腹,预备中坚力量的吗?”

怎么现在,成了她的人才储备库了?好的人才,她给半路截胡了?

武王觉得,他有必要找秦语谈谈。

但秦语现在可没时间跟他谈。

因为秦语不再王都,她甚至都不在若羌。

她如今带着几名得力干将,来到鞑儿汗国,开发这里的新市场。

小医发现,鞑儿汗国的铁矿资源非常丰富,而且铁矿的质量比若羌的好多了。

秦语要开发这里的铁矿,自然要征用这里的劳工。

因为她给的工钱足,而且她有小医给设计的更现代化,更省力的设备,工人比传统的采矿省劲儿得多。

所以一下子就收到了鞑儿汗国百姓的热烈欢迎。

当然,首先得感谢楚延年把这里打下来,鞑儿汗国如今已经归了若羌统管。

她是若羌的附属国,所以秦语才能带着人,顺顺利利的在此开采。

因为她的开采工艺先进,铁矿出产量高,更保证了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秦大秦二知道主子来了鞑儿汗国,他们俩个也没闲着。

若羌那边的厂坊都顺顺当当,他们也各自带出来了能独挡一面的副手。

把若羌的工作交给副手,他们来了鞑儿汗国开“分厂”。

这次算是“熟门熟路”,虽然也有各种挑战,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等……

但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都过去了,这次还能被挑战压垮了不成?

鞑儿汗国的百姓后知后觉的发现,归降了若羌,成了若羌的附属国之后……他们的生活明显更好了!

有好多的工作机会,自家的男人出去一个月,能挣过去一年,甚至两三年都挣不到的钱!

而且她们作为女子,也能出去工作了!

就连不敢出去抛头露面的,在家里做个缝缝补补,浆洗衣服的活儿,都比过去活儿多,挣得也多了!

鞑儿汗国的变化,周遭的邻国看在眼里。

这边许多国家,并没有严格的“户籍”政策。

于是好些百姓想办法搬家,搬到若羌,或是搬到鞑儿汗国去住。

若羌和鞑儿汗国竟隐隐有种“民心所向,天下归之”的势头。

这叫其他邦国的国君很是心慌。

秦语做这一切的初衷,不是为这时代做点儿什么,也不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单纯为了挣钱。

她就是想帮楚延年尽快实现目标。

而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楚延年去攻打高昌国的时候,高昌国城门锁闭。

他大军兵临城下,尚未开始攻城,便有城中有智慧的百姓朝大军喊话。

“我们投降,可以不杀俘虏吗?”

“可以让我们像鞑儿汗国一样做属国吗?可以来我们这里挖矿吗?”

“可以给我们修铁路吗?”

最新小说: 当皇后嫁给了摄政王 重生嫡女美又娇 逆天龙尊 豪门弃女惹不起 至尊武皇 摄政王妃不讲武德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龙欲封天 火力压制 离婚后我在豪门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