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大发现》(五十三)

《周易大发现》(五十三)(1 / 1)

卷五:发现了《周易》学术

第三章:《易传》对《周易》的学术研究

第六节:《系辞传》对今本《周易》的总体概述

一、《系辞》总体从“卦、爻、象、数、理”概述今本《周易》

从《系辞》内容来看,是对今本《周易》一书的综合论述,不同于《象》、《彖》那样对所谓卦爻辞进行的阐释。《系辞》是面对今本《周易》做为研究对象,是今本《周易》(即数字爻题《周易》)的学术文章。

今本《周易》是在春秋《周易》文本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算卦,而改造成数字卦爻格式。这种格式文本《周易》,大约在秦统一六国后已经完成,故今本《周易》做为卜筮之书,不被禁焚,才传者不绝。而这种算卦格式文本,传承下来并成为学问,实乃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传世本《系辞传》分上下两篇,但无论上下篇都是总论今本《周易》原理,是从卦、爻、象、数、理,既论其象数筮术理论,又论其卦爻辞义理,所彰显的是八卦占术与神秘易理。正因今本《周易》是个算卦格式文本,导致《系辞传》作者们被今本《周易》算卦格式外在形式(六十四卦符号及八卦符号取象与数字阴阳爻位)所迷惑。

而帛书《周易》不分上下篇,帛书《系辞》也不分上下篇。在长沙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易传》里已有《系辞》,因帛书《易传》是西汉初期的抄本,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内容基本相同,帛书《系辞》里没有今本《系辞》里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一章内容,其它帛书《易传》里也没有。说明在汉初帛书《系辞》还没有”大衍之数”算卦起卦法,是西汉后来篡入的。

今本《系辞》无疑是在帛书《系辞》基础上整编而成的。今本《系辞》上篇,其中除增入了“大衍之数”算卦起卦方法一章外,其余章节次序与帛书本同。而今本《系辞》的下篇,则比帛书本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章节,这部分增入的章节是从帛书佚文《易之义》和《要》中移过来的。

《系辞》一文在整个《易传》里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超过今本《周易》一书。其重要是在于后封建时期里的典章书籍里所引述称为《易》或称《周易》里文句,多是出自于《系辞》文。《系辞》成为后封建社会里《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系辞》的产生对后封建社会里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影响远远超过《周易》影响。《系辞》实则成为了后封建社会文化的活水源头,也是后封建社会二千多年里的文化脊梁。每个时代里的思想家都从所谓经之首的《易经》里的《系辞》中得到那活水的滋养。真正成为帝国二千多年里文化的活水源头是《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尤其是《易》经里的《系辞》文章。帝制时期里的各种文化无不打《系辞》文化思想的烙印,因为那里头有演义不完的阴阳、八卦、太极、道器这些所谓形而上的哲学命题。

《系辞》大约四千五百字,不足五千言,与《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是略少了几百字,但这不足五千言的《系辞》传,正是与《道德经》一文构成后封建社会里帝王文化战车上的内外两轴轮,而驱动着帝国的文化战车永不停息。而在帝国时期的意识形态上,《系辞传》(《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比《老子》一书更占有统治地位。而在帝国时代里所彰显的《易经》(《周易》加《易传》)内涵,正是《系辞》里的阴阳、八卦、天道神秘文化理念。

我们看《系辞传》是如何解释与论述今本《周易》的。

《系辞》里有关大量的关于八卦占筮筮术说法。

我们说“八卦”筮术理论化,始于《系辞传》,原创《周易》一书里可没有“卦”与“八卦”一词,即使被篡改的《周易》文本里没有“八卦”的内容与理论。就《易传》里的《象》、《彖》、《文言》文章里也不涉及“卦学”内容,均是阐释义理文章。因为这些《易》(即《周易》)学文章,确确实实是从《周易》的义理观出发,而阐发发展了《周易》的义理思想。可到《系辞传》出现了“八卦、象数”筮术理论。

1《系辞》关于”八卦”的论述: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2《系辞》关于”爻”的论述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3《系辞》关于”象”的论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以有为也。”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手机版阅读网址:

最新小说: 盘古神藏 亲爱的灵石 神泣:精灵学院 暴走的炼丹师 秦川修仙记 七星刀圣 大魔神传奇 麒麟历险记 罗云秀才传奇 天道烬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