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从一分钱秒杀开始幸福 > 第369章 小姨子当演员了

第369章 小姨子当演员了(1 / 1)

大闺女的口味比较奇特,喜欢吃酸的。

所以之前给何雨水准备的酸梅汤,她喝的最多。

没事的时候,还喜欢喝两口醋,也不知道这口味随了谁。

做个酸汤鱼吧。

啊,幸福的奶爸生活。

饭还没做好,于晓红就闻着味儿进来了。

周建军朝她背后瞅了瞅,把于晓红看的莫名其妙。

“姐夫,你看什么呢?”

“哦,就是看看你有没有带个对象过来。”

于晓红翻了个白眼,寻摸了一个番茄,也不洗,擦了擦,吃了。

“姐夫你这可就没劲啊。

在家里我妈催,想着来你这躲几天清净,你怎么也提这个事情?

是不是人上了年纪,就变得啰嗦了?”

嘿,我这暴脾气,说谁上了年纪呢?

周建军瞪了她一眼。

小姨子哪会怕他啊,装作没看着,在灶台边转了一圈,捏了把盐,撒里头。

周建军赶忙拦着。

“我都放过盐了,您就别跟这儿裹乱了。

会做饭吗你?”

小姨子把手在他围裙上蹭了蹭,擦掉盐巴,理直气壮。

“谁不会做饭啊?

我煮粥可好了。”

“合着就会煮粥?”

“要你管?我就是想跟你说一声,我要去拍红灯记了。

虽然不是女主,但我还挺开心的。”

红灯记里的女性角色有谁呢?

女主李玉梅,还有李玉梅的奶奶,邻居慧莲,还有慧莲的婆婆。

再有就是卖粥的大嫂,卖烟的女孩。

满打满算,就这么几个。

周建军瞧了瞧她,有些好笑。

“你该不会是演李玉梅的奶奶吧?”

“呸呸呸……你才演奶奶呢,我演卖烟的好不好?”

“好好好……不过以你的条件,怎么当上女主?”

小姨子看起来有些伤心。

“唉,毕竟我不是专业唱戏的。能让我演,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八一厂办了个培训班,我这正在里头学身段学唱戏呢。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京剧里头这么多说道。

我觉得挺好,回头我得正儿八经拜个师傅,学一学。”

对此周建军能说啥,只能说鼓励呗。

“挺好,艺多不压身。”

虽说这年头只能唱样板戏,但以后会这个可就厉害了。

谁能看到未来的发展呢?

他周建军啊!

“你也赞成?”

“那你瞧瞧,你要是喜欢,姐夫肯定得支持你啊。”

“可我都这个岁数了……”

“这叫什么话?你嗓音条件不错,经过系统培训学习,不说混成个角儿,但起码能糊弄糊弄一般人吧。”

“……”姐夫你是认真的吗?于晓红瞪了他一眼,然后趁周建军不注意,又捏了一把糖,撒锅里,撒腿就跑。

周建军哭笑不得。

幼稚!

尝了尝味道,还成,放点糖提鲜,倒没破坏什么。

小姨子要拍红灯记,行吧,不知道原来卖烟的姑娘是谁演的,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这气运被小姨子夺走了。

九月中旬,智取威虎山,正式开拍。

周建军跟米美人进了组。

事实上他们俩的职务,也没必要跟着进来,只要安排人就成。

谢大导对周建军两个人还是比较客气的。

周建军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拉着人家的手,说看过他的作品,夸了一通,把谢大导都给夸的不好意思了。

上午拍完了一场,谢大倒还算满意。

中午周建军弄来了铜锅子,谢大导跟周建军几个人坐一起吃火锅。

“要说我也在这行当干了些年头了,这几天是最痛快的。周老弟,你这活的干的够细致的。

感觉都不用我开口,整个剧组都能正常的运转。

怪不得最近老听其他人夸奖你。”

谢大导是淮阴人,倒听不出太多的口音来,估摸着是在四九城呆的时间久了。

“嗐,那都是大伙儿抬举我。

这些事情本来就有人干,我只不过是把这些活分的细了一些。

哪部分出问题,直接找负责人就成。

省得遇到点事情,在那扯皮。

咱们拍电影为的是什么?

那肯定是出好作品啊。

您这总导演总不能成天把心思用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吧。

多影响心情啊,什么人干什么活,您瞧瞧,这剧组就成了一个整体,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好一个忙而不乱,确实如此。

等这次电影拍完,我就跟厂里建议,把你弄我们艺术部来。

我看你对拍摄镜头的把握,机位的调度,都很熟悉,甚至还能教演员表演。

这很难得啊。

你是个人才,如果你愿意,那回头就过来,给我当个副手。

等过几年,咱们厂就又能出现一个导演了。”

周建军心里一喜,还没等答应呢,米美人就不干了。

“老谢,你这可不对啊,当着我的面,挖我的人,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小米,周老弟跟你是平级吧?怎么就成了你的人了?

这种事情,自然要听听周老弟的想法。”

周建军就感觉米美人那眼神跟刀子似的,嗖嗖的。

充满了威胁。

周建军想了想,七十年代的电影,行吧,产能低的吓人。

眼前这位除了这一部,也没什么作品。

拉倒,还是等春风吧。

“老哥抬举,我挺高兴的。

不过去艺术部就算了,我现在干的挺好。

再者说了,您这要是有任务要拍,那还不是咱们兄弟给您干活吗?

去不去,这也没差别啊。

您要是觉得我还行,回头让我也当当导演瘾,您跟着指导指导?”

老谢听了这话,有些可惜。

不过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周建军说的对,不用弄到眼吧前,也能合作不是。

“也成,那回头你试试?”

周建军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当上了导演。

只不过这年头机位不多,胶片昂贵,得省着用。

演员表演,调度也不算多,毕竟这还是个京剧戏。

这部戏完全是在室内录影棚内完成的,没什么外景,时间上也来不及。

几场戏只用了短短一周就拍完了。

毕竟这些京剧演员都是专业的,舞台经验丰富。

只不过面对观众,跟面向镜头的区别罢了。

所以很少有需要重拍的镜头。

用的时间远比想象中的要少,主要还是周建军保姆式的保障做的好,演员从吃穿住行,一条龙,大包大揽,大家状态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