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宠臣(1 / 1)

“怎么,都不知道?”

半晌,无一人站出来讲。

皇帝的怒火快控制不住了。

大臣们额头上全都冒冷汗。

之前是希望大家都不知道,都不用讲。

这会儿发现,如果一个都不知道都讲不出来,这一关是过不了了!

怎么办?

“朕再说一遍,但凡在这大殿之上,无论身份高低贵贱,说出朕要的答案者,赏银百两。”

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顿顿都吃着饭,却不知道亩产几何。

那么,他们又怎么知道百姓的生活有多苦?

又怎么知道他们吃得饱与否?

对这些朝臣,皇帝的失望越来越大。

“启禀皇上,奴才小董子……。”≈

站在大殿门口的一个小内侍两股颤颤,声音也是颤抖的。

因为,他知道答案。

但是,他又怕讲。

之前是不敢得罪文武百官。

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都不知道,自己讲了还不恨死了。≈(≈

再一个,他若讲了,怕是以为他想要那一百两银子。

其实,他确实也想。

因为一百两银子可以送出宫去给爹娘看病,给弟弟娶亲。

但是,他不敢。

如今看这情形,再不讲出来的话大家都别想走。

到时候龙颜大怒,没人能扛得住。

牺牲我一个,幸福大家,你们可要记得我小董子啊!

“噢,你知道答案?”

皇帝的怒意也减了不少。

因为,他跟着自己的亲娘学的,对下人,不要太过于苛严。

他怕自己的龙威让小内侍吓破胆。

“奴才小董子进宫之前家里是种地的佃农。”

小董子咽了一下口水,话不成句颤颤惊惊的说着。

“你且慢慢说来,无须紧张,就算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

“奴才谢皇上!”

小董子一下就跪拜起来,他就是怕说错了丢命啊。

“你且起来回话。”

“是”

小董子从地上爬了起来,众目睽睽之下,他给自己加了点胆子。

死不了了就意味着还可能得赏,所以他怕个屁啊。

“回皇上,农户种庄稼的收成是不一定的。如果遇上风调雨顺老天爷赏饭吃,加上良田沃土一亩地可以收上三百斤左右的谷子。若是年头不好,或是土地贫脊亩产一两百斤;再不济,遇上天灾,干旱或洪涝,农户辛苦一年下来颗粒无收,连老本都要亏进去,还倒欠东家的租和朝廷的赋税……”

小董子今年只有十六岁。

八年前就遇上这样的年头,爹娘又多病,一家六口活不下去了,身为长大的他就进了宫。

净身为奴,换了爹娘和弟弟妹妹们的活命。

说到这儿想起了不堪的过往,声音哽咽不已。

“皇上请恕罪。”

来福大惊,这不要命的狗奴才,在皇上面前回禀问题怎么抹起了眼泪。

“无妨。”

皇帝知道这小内侍应该就是那倒欠了东家的人才会进宫的。

“你叫小董子。何方人士?”

“回皇上,奴才小董子,上河屯口人。”

“家中可还有亲人?”

“奴才进宫那年,爹娘和弟弟妹妹倘有五人,至今已八年之久,也不知道家人如何?”

无数个夜里,他都在想家人,想得发疯。

默默流泪。

“来人,传朕旨意,赏银百两,上河屯良田百亩,让小董子回家寻亲孝顺双亲,五日内回宫即可。”

“奴才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董子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出宫寻亲。

他进宫八年,上河屯口离盛京有百八十里路,休沐只有一日哪够来回,所以从来不敢离开。

没想到,今日就回了皇上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得了天大的恩赐。

“还不快退下。”

来福也悄悄的抹了一下眼泪。

皇上太好了!

他替这小奴才高兴。

可惜自己是没有亲人了。

不对,还有干爷爷。

他时常出宫去看干爷爷。

只是,干爷爷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诸位臣工。”

小董子退下后,皇帝问他们:“听了小董子的话,作何感想?”

众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真正是不敢想啊。

真的没想到皇上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

二是没想到一个小内侍会得了这么大的恩赐。

第三,就是没想到农户种庄稼这么惨。

他们都是有庄子的人,庄上的收益什么的全是府中当家主母在管。

作为大老爷的他们只管外面的大事。

当然不知道庄子上的收益如何了。

“你们都有庄子,庄上的收益纵然是不好,也不要紧,因为,你们不缺粮吃,也不用给东家交租子。”

众人脸红。

“朕之所以要摸清人口有多少,也就是要摸清我大周到底有多少人口家底;也想知道,一年到底能生产多少粮,消耗多少粮……”

好像,这些确实有点重要了。

所以,人口普查这事儿咱们不反对了。

众大臣在下面对着眼色。

反正,反对也无效。

“来福,宣旨。”

突然,皇上又来一个宣旨。

谁?

出了什么事?

“奉天承运,皇帝诏云,琼海季明训种出三季稻谷功勋卓越,特赐封司农卿享正三品掌农耕之事。”

好家伙!

这一次,大家更是震惊了。

一个泛泛无名之辈,一跃正三品。

这是什么传奇。

等等,稻谷一年三季?

骗谁呢?

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他这是逆天啊?

这么明显的骗局皇上居然都信?

只是,来福大总管宣完了旨意,没有来领。

“商务部章爱卿也有功,举荐能人,赏银千两。”

“臣谢主隆恩。”

章大人高兴啊。

真没想到,季明这黑小子当真的干出了一番事业来。

连带着他也得了赏赐。

事实上,最大的功劳当是太后娘娘。

要不是她写给季明的那些东西,季明怎么也折腾不出来吧。

内心激动不已。

众大臣又是羡慕又是好奇。

最近这几年,这位算是宠臣了!

都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新奇古怪的东西。

当然,也是在私下里暗暗的想这一次人口普查的事儿看他怎么搞。

章大人才不怕呢。

他背后有真正的主子。

那一位,本事大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