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董家(1 / 1)

“董老爷和董太太的病需要好好调养。”

大夫是第一次上门。

在外面就听到人称呼董老太董太太。

这么个破败不堪的屋子称呼还这么高?

一进门,看见了小董子的着装就知道了原因。

当下自然不敢怠慢了。

认真的把了脉然后给出了建议。

“大夫,我爹娘这病?”

“哎,公公啊,他们这病有些年头您应该知道的,更多的,还是常年累月在脾胃不好造成的。”

什么脾胃不好啊。

就是吃不饱穿不暖呗。

吃不好身体不好抵抗力差,还有老毛病,能活到现在就已经是菩萨保佑了。

“有劳大夫费心帮我爹娘调养。”

小董子送上了二两银子的诊费。

“这是在下的份内之职。”

大夫嘛,不就是治病救人吗?

只要有银子,一切都好说。

事实上,也不是一次给这对夫妻看诊。

都是他们到镇上医馆里看。

拿上几十文钱买药都肉疼得很。

第一次拿了二两银子,说明啥?

说明这位董公公不差钱啊。

在皇宫里当差的,得罪不起!

就是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

既然有钱,好好调养,他爹娘也能多活几年了。

大夫认真的开了方,小董子又让二弟将大夫送回镇上顺便将药捡了回来。

还让他记得买米买面买肉,再给妹妹买点花戴。

“大哥,阿英不需要戴花,阿英就喜欢大哥在家。”

小董子何尝不想在家呢。

但是他更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他得回去当差。

确定家人好好的,以后他会更用心的当差。

自己要努力,才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董公公……”

村长来了,他决定要好好抱紧这条大腿。

“村长大叔,您依然叫我石头就好。”

“这怎么好呢,会说我一大把年纪了没规没矩。”

“村长大叔,石头就是晚辈,是您看着长大的。”

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要怎么说,石头比谁都清楚。

一番话说下来,将一个村长说得心花怒放。

村长这次来是告诉他说村里男丁都愿意帮董家的忙,帮他们起新房子。

还不要工钱这种。

这话让石头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了。

八年前,一家子穷得揭不开锅,那时候村里有也几户人家日子过得不错。

别说帮衬了,石头去跪着求借一升粮都借不来。

如今,他得了圣恩,村子里的人就上赶着来巴结他了。

想想,真正是喜剧。

更让他明白,只有你站得高过得好,才能被人看得起。

对当年不借他粮的人家,小董子也笑脸相迎。

因为他也明白,自己并不是什么大官,就是一个内侍而已。

与人为善才能不结怨。

“如此甚好。”

小董子自然是明白的,他们帮忙,怕是需要自己家也要拿出点诚意来。

果然,村长就说了,有好几家人想佃点自己家的田去种。

“这事儿没问题,要找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家,交多少租子到时候按时交纳。村长大叔您是知道的,我爹娘都是老实人,弟妹年幼,我虽然痴长几岁但在宫中当差,行事多有不便,到时候还望大叔多多帮衬我爹娘。”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就冲着你在宫中当差这几个字,也没人敢拖租子啊。

在规划建房时,小董子决定建一个两进的院子。

一番计算下来,大约需要六十两银子。

只是,这么大的院子,董家人也住不下呀。

“村长大叔,石头还有一个想法,您且听听是否可行?”

在董家的院子里办一个学堂,村里的孩子们都上学。

当然,请先生是需要费用的,先生的束修由村里支付,董家出房子做学堂,供先生吃住。

前提是,自家弟弟妹妹都要上学堂。

“石头啊,你果然是见过大世面的!”

村长激动不已。

如果真这样,自己家也有小儿子小女儿和大孙子可以上学堂啊。

“村长,石头在宫中当差别的没看明白,但是懂得了一定要识字要读书要明理。而且,女子也可以识字的,想必您也知道,京城中有女子医学院,那些大夫都是女子,我家小妹我不想让她当睁眼瞎……”

以前也就罢了,自己只有羡慕的份。

如今,有皇上的赏赐,有自己这些年当差攒下来的一些银两,算计了一下,这样子是足够的。

“石头啊,你可是我们董家村的大恩人啊,以后这些小子们有出息了,头等恩公就是你。”

“这倒不必。”

小董子都不敢想他们有这么大的本事。

“这事儿就交给村长大叔一并办理了。我在家只能住几日就得回宫当差。”

“你放心,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是了,石头回来了,董家好像还没有什么吃的。

村长赶紧的回去亲手拎了一只老母鸡过来送给董家。

“村长大叔,不用的,我已经让石柱给娘买药的时候买米和肉了。”

“那是你买的,这是大叔送的,大叔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不收就是嫌弃。”

“那就多谢村长大树了。”

石头收下了老母鸡。

吓得董家夫妻俩不行。

历来只有村民送东西给村长家的,哪有村长送东西给村民的。

“爹娘,村长既然送来了,你们就放心的吃吧。只是有一点,从此以后,不管是谁送东西都不要收。你儿子我在宫内当差也只是一个粗使内侍,并不得宠得势,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若是吃了人东西拿了人钱财,儿子又没有本事将人事办好,到时候少不得是一场官司,甚至可能会给家人带来麻烦,连累家人的。”

“爹娘懂,爹娘省得。”

老实归老实,他们不贪心。

就这样,天上掉陷饼一般的好日子来了,夫妻俩都觉得是在做梦。

又怎么可能去做有害于儿子的事呢。

“我的儿啊,你在宫里可是受罪了。”

想着他很快就要离开,想着心里就不安。

“爹娘,儿子在宫里还好,当差谨慎一点,少说话多做事儿,宫里的主子们都是好人,有犯错了的自然是要惩罚,但从来不苛待奴才,所以你们不必担心。”

“是了,还有一事,儿子要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