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回到大宋做枭臣 > 第四十一章 策论

第四十一章 策论(1 / 1)

“两门都是甲榜第一,你可真该死啊,字由兄!”

李忠文看着一脸淡然的徐汉良,恶狠狠的说道。

“我也没办法,我也就随便写了点。”

徐汉良摊了摊手,无奈说道。

李忠文这次的成绩也不错,虽然依旧是乙榜,但也是比较靠前的位置。

如果后续能够正常一点发挥的话,完是能够冲击举人的。

对于自己这位好友的科举执念,徐汉良可是清清楚楚。

当然,李忠文刚刚所说的那些话,只是带了些许玩笑的逗趣而已。

颇有一种又怕兄弟过不好,又怕兄弟开路虎的感觉。

“最后一场策论,明日就要开考了,若是策论一科的成绩你也不错,那过两日我应该就要换一种称呼了。”

李忠文撇了撇嘴。

“徐解元?听起来也还不错,多叫几句听听。”

徐汉良倒是不谦虚,看向了李忠文。

其实三门考试之中,和做官有着密切关系的,也就只有着那一门策论。

而三门之中占比最低的同样也是策论。

策论一共会出两道题目,考生可以根据这两道题目,回答出相应的对策。

而这两道题目则是随机选择,很多时候也是根据当时的时事。

所以说在这三门之中最为琢磨不定的,应该也就是策论这一科了。

徐汉良已经有这两门甲榜第一了,只要策论能够上乙榜的话,解元便板上钉钉的一个事情了。

接下来休息的一天之中,徐汉良便没有选择继续的看书了,而是稍微放空了一下自己。

与此同时,徐汉良的那两首诗词,开始逐渐在整个两浙传扬开来。

担当团练教头的韩世忠回来后,也都拉着徐汉良一脸崇拜的夸赞那首《破阵子》的优秀。

如果不是担心说太多话,会影响徐汉良科举的话,估计他能扯着徐汉良说一晚。

……

乡试第三场。

和往常一样,在敲锣之声响起后,众学子入闱。

摊开这次的考卷,两个题目赫然在目。

第一个题目正是水患之治理。

这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经典的题目了。

在封建时代,但凡出现一点水患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的话,也会成为百姓身上的大弊病。

对于这个题目,其实也算得上是有着标准答案,但是标准答案也就只能够得到一个标准的分数。

而徐汉良在见到这个题目后,便用一种偏向于现代的思想去写的。

整个封建时期数千年,其实水患,一直都是纵横神州大地的一个巨大问题。

一直到了徐汉良所处的那个时代,水患才得以彻底解决。

除了生产力的发展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式。

这个题目虽然写的是水患之治理,但多数情况之下,是让人谈谈如何在水患发生之后治理。

徐汉良略微思考了一下之后,便在试卷之上写上了自己的方针。

首先就是建立大量的小型工程,在这个时代建立大型工程是没有那种技术的。

既然如此,那便化整为散,然后化散为零。

其次就是要动员普通百姓的力量,在一些水患多发的地区,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

在水患发生之前,或者水患发生之后,建造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以蓄水为主。

修围、浚河、置闸,这三者之间,更是要如同三足鼎立一般,缺一不可。

要看清问题的主要矛盾,不能够从次要矛盾入手。

洋洋洒洒的写了几百字之后,时间已经是过去了半个时辰。

策论的时间比其他两科都要更久,一共是四个时辰,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

两个问题也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和诗词,经义有着很大不同。

在将这个问题写完之后,徐汉良便看向了第二个问题。

而这第二个问题,问的则是更加奇怪,关于农民起义的治理。

在见到这个问题之后,徐汉良的脑海之中,就已经是涌出了很多的答案。

作为历史老师,其实他对于这些问题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格外熟悉。

毕竟自己身为后世之人,所以能够看到很多这个时代看不到的。

徐汉良抬起自己的毛笔思考了半晌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下笔。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有着标准答案的。

地方官在遇到这种事情之后,正常来说就是以招安为主。

宋朝很多的农民起义之所以发生,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要招安。

普通的农民想要做官的话,通过读书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一旦农民起义之后,官府就会尽力出来安抚。

到时候不管是金钱,还是官职,官府也都会尽力的满足这些。

除此之外,一旦是出现了农民起义的话,也是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中央朝廷的。

但是这样的一种标准答案,在徐汉良看来完就是和糊弄人差不多,根本就是没有讲到切实之处。

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那便是大宋自建立以来,其实就已经是有了晚唐气象。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没有均田地。

大量的田产基本上也都掌握在以前的大贵族,大地主手中。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说大宋的商品经济才会如此发达。

多数的农民手中都是没有田产,自然不可能通过耕种养活自己。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要不然会成为流民,要不然只能成为市民。

如果想要制止农民起义的建立,那么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分田地。

除此之外,对于官僚大地主的遏制,同样是要作为一个重中之重。

对于这些方面,徐汉良本身就是有兴趣的,所以说在写起来之后,也是写个没完。

随着策论的完成,徐汉良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不得不说,策论其实还算得上是比较耗费精力的。

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前说,才将两篇策论给写完。

在第一篇策论完成之后,徐汉良还稍微的看了几眼。

但第二篇策论完成之后,徐汉良却没有多看一眼。

徐汉良自己都明白,自己所写的这两篇策论,或许和这个时代的背景,也都是有所不相符合的。

不过他已经是尽量的压抑住现代的灵魂,尽量不让自己写的东西太过于杀头。

最新小说: 云和山的顶端 开局亲吻女神像,我吐了一地 我在甬安当罗刹 神域大战 神起在风华 穿越:修真资源随手挖,一镐成神 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 玄幻:我背负一座天机阁 仙门遗孤 黯夜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