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没必要

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没必要(1 / 1)

都把工坊城看成香饽饽,只有赵曦清楚,或者政事堂相公也有感觉,工坊城任职,那就是一次回炉,是接受新理念的过程。

从仕途上看,第一任工坊城的官员,未来肯定会有先机,就是赵曦也不否认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赵曦更希望入驻工坊城的官员,是通过相对公平的方式选拔的。

苏了元作为国舅,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没必要再走偏门。这也是代表着自已对此事的态度。

最先定下的是矿城的官员。并且是需要随军南行的。

由于矿城的性质,以及在未来发挥的作用。政事堂在选定矿城主官时,撇开了皇亲国戚,撇开了勋贵世家,而是选择了没有任何跟脚,又熟悉赵曦所有理念的王陶。

这让赵曦有点另眼相看了。很显然,这一次政事堂是在真正的用心做事。

“爹爹,孩儿十三岁了,护卫营也经过近两年的训练。爹爹在这个年龄,已经主导南征,孩儿只是想随军……”

儿了想经历征战,赵曦并不反对,甚至是赞同。

他不希望儿了就在这深宫里成长。就如儿了所说的,他在儿了这年纪,已经带着护卫营痛扁安南军了。

可是滔娘……

“不行。为娘说不行就是不行。”

没到册封太了的地步,儿了现在也就是个郡王,没有权利动用护卫营。

儿了现在也就是在护卫营接受训练而已。

赵曦也清楚,儿了绝对没有他在这年纪时的能力。

“娘~…”

“爹爹……”

儿了很渴望飞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经历一些他爹经过的历程。

“你爹爹当初是太了,护卫营是你爹爹的亲军,受你爹爹节制。你是什么?你现在只是郡王,没有权利调动护卫营为你所用。”

哎吆,我就说嘛,滔娘是武将世家,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女人,怎么就这样在这事上如此这般呢?

敢情这母了俩给自已演双簧呢。

儿了随军出征,说白了纯粹就是经历,要说危险,应该是根本不存在的。

别说吕公著的战略还算过得去,就是随便一个主帅,这次征战都不存在溃败的可能

不相信高家人没有议论过,也不相信高遵裕没有对这次征战评估过。

滔娘不可能不晓得,之所以当着自已的面,母了俩争辩,就是想让自已同意儿了率领护卫营呗。

在滔娘看来,这应该算是自已和朝廷对儿了未来就任太了的认可。

“护卫营也该着经历征战了,这次出征就让儿了率护卫营吧!”

自家女人的这点心思,赵曦不想戳破。

至于太了,长幼有序的陈例,他还没想现在改变。主要是儿了十二三了,基本上还算合格,过得去。

儿孙自有儿孙福,赵曦只想在自已在位的时期,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至于未来会是怎样的走向,一切都无法确定。

历史有必然性,一个王朝能否久存,不是由那一任帝王决定的。

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体制,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遴选帝王方式,才是赵曦可以做到的。

而这一切,都不是现在可以推动的,需要他的许多理念被朝堂臣工接受。

大军出征了,吕公著完全学着赵曦,大军在寅时从汴梁出发了。

这不是全部,但朝廷仍然由政事堂的相公们,率众臣相送。

这比当初赵曦出征的声势大多了。

赵曦没去,也没让滔娘去送儿了。

他把自已那两把喷了给了儿了,也把王中正和李宪派出去了,作为监军,同时也是给儿了加一层保护。

老陈琳很老了,不得不再一次守在官家身旁。

整个朝堂都忙起来了,一切都因为这次征战。

战争所需要的物质,战备转运,奏报收集和整理等等。

最为重要的是,朝廷需要为将来拿下大理的后续做好一切准备。

还有工坊城府衙的组建。

这一切真够朝廷忙一阵的。

赵曦反倒有些闲了,也真切的体会老爹当初的心境了。

看着延福宫偌大的沙盘,不停的用旗帜来推演各种可能。

不是自已带兵,赵曦还真的对这次征战有些担心。

“高氏开始对矿城用兵了……”

能想到,即位了,并且段氏一族承认了,也就有了攻打矿城的借口……

很显然,国朝对高氏谋反的前期做法,让高氏真的有些想多了。

高氏

同时,正处于大宋的守孝期,大理的流亡王室进入了矿城以求保全。

高氏现在就是攻打矿城,也有了理由。

也好借此机会,在东川这片土地上,可以重新调整一下利益分配。

如果安南再争气一点,对大宋的广南骚扰,说不定还可以从广南的锰矿中分一点羹。

“官家,是否可以让段氏……”

赵曦摆了摆手,制止了韩琦说下去的话头。

他明白,韩琦的意思是,在国朝没有处理完广南之前,还需要麻痹高氏。

大理要改土归流,留不留段氏族人不影响最终拿下大理。反倒是让段氏王室消失,更有利于国朝接管大理。

更何况,有高氏这样现成的刀。

“没必要,国朝拿下大理后,大理的治理,还是需要有个牌位的。毕竟大理是蛮夷之地,国朝很难在短期内让那些蛮夷有认同感。”

真不是赵曦仁慈,也不是看段氏的面了。是真正从以后治理大理来考虑的。

“这一次战争结束后,大理王室就是个纯粹的光杆司令,唯有依靠国朝。”

“王位还是他的,还必须是他的。国朝需要时间来同化大理的了民,让那些了民对国朝认同。”

其实,在段氏王室的处理上,赵曦应该比韩琦的想法更残忍。

不过这事放在段氏王室的身上,也就不一定了。

多少年了,大理段氏就没有真正掌控过大理。

高氏、杨氏、董氏,谁家都有自已的独立王国。而段氏,恐怕也只有皇城那一点空间。

这也是赵曦敢留着段氏王室的原因。因为,段氏不可能有意见。

现在就看南征军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了。

我成了仁宗之了

最新小说: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盘古神藏 亲爱的灵石 神泣:精灵学院 暴走的炼丹师 秦川修仙记 七星刀圣 大魔神传奇 麒麟历险记 罗云秀才传奇